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14名柔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进行监控。结果: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男子运动员血尿素显著下降,睾酮值显著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去脂体重略有上升,女子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均显著下降。结论: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提高;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机能状态良好,男子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某省16名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高强度间歇组(HIIT组),每组各8例。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一般日常训练,HIIT组增加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较训练前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身体成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HIIT组8名队员训练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不显著(P>0.05);体重和脂肪百分比含量下降,对照组显著(p<0.05),HIIT组极显著(p<0.01);而瘦体重和去脂体重,HIIT组有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8周HIIT训练能明显提高赛艇男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并显著降低体脂,增加瘦体重和去脂体重。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有氧健身舞对单纯性肥胖中年女教工血脂成分及相关激素的影响,将40名单纯性肥胖中年女教工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较实验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脂成分改变,即:TG、TC、LDL-C和apoB100含量显著性下降,HDL-C、apoAI较实验前明显升高(P<0.05);血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降低,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长期系统的有氧健身舞锻炼能使单纯性肥胖中年女教工体脂减少,血脂成分改变,身体成分趋于合理化,并可起到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重竞技小级别优秀运动员体成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黄立新  曾伟  蒋琳 《体育科技》2006,27(4):56-58
对广西重竞技小级别5个项目48名运动员进行体成份分析,结果发现:男子项目中,举重运动员的BMI、体脂百分比及腰臀比均明显高于古典跤、自由跤和拳击,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子项目中,BMI和腰臀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举重运动员应加强体成份控制,同时,有必要建立不同运动项目体成份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世居高平原45~55岁的人群,观察高原低氧环境健身运动对其血脂HDL-C、LDL-C的影响,以期为促进高平原人群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为高原实验组(高原组、平原组)和对照组三组。实验方法分为高原和平原实验两部分,实验期共7周,其中适应期1周,实验期3周,观察期3周。实验组在青海多巴(2366m,2周)、天峻(3480~3700m,1周)集中进行高原训练,每周采集1次指标。对照组在陕西户县余下镇(395m)采取集中训练、非集中住宿的方式进行健身锻炼,在实验初期、末期和观察末期采集指标3次。结果:男子高原组、平原组的HDL-C均呈下降趋势,且高原组下降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则呈显著上升(P<0.05)。女子平原组HDL-C呈下降趋势,高原组、对照组均有所增长。男子高原组、平原组LDL-C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呈下降趋势。女子高原组LDL-C上升水平非常显著(P<0.01),平原组LDL-C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则下降显著(P<0.05)。男子高原组LDL-C/HDL-C值在标准范围内表现出上升趋势,平原组上升显著(P<0.05),对照组在观察末期显著下降(P<0.05)。女子高原组LDL-C/HDL-C值在标准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平原组上升显著(P<0.05),而对照组在标准范围内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高原进行健身锻炼时应注意控制饮食以及掌握好高原健身运动的负荷量和强度,同时,应适当考虑延长在高原居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将40名老年女性随机分成太极组和快走组,分别进行16周,5次/周,1小时/次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使用韩国Inbody-3.0身体成分分析仪在锻炼前、后进行测试,选取体重、WHR(腰臀比)、BMI(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瘦体重7个指标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体重、BMI、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中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HR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快走组在体重、BMI、WHR和脂肪质量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锻炼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周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均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脂,降低体重;但太极拳锻炼可以更有效的增加肌肉重量和瘦体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4周不同方式的规律运动对肥胖绝经妇女(52.5±3.10岁,BMI:27.65±1.45)血清瘦素的影响,及其与体成分、脂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46名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有氧练习组(AER),有氧加抗阻练习组(AER RES),控制组(CON)]进行24周的训练。AER组每周3次,每次70 min,60%~70%HRmax强度,AER RES组运动方案与AER组基本相似,只是在基本部分进行20min抗阻练习。实验前、后测量形态学指标、血脂、胰岛素、瘦素等。结果:实验后两个运动组的体脂百分比、BMI、体脂含量、体重、WHR显著下降,甘油三酯显著下降,而HDL-C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出现非常显著的下降,AER组下降10.63%(P<0.05),AER RES组下降19.90%(P<0.01);AER组瘦素水平显著下降,而AER RES组则没有显著变化;CON组所有指标都没有良性的变化。运动后瘦素水平的变化量与体脂百分比、WHR及体重的变化量显著相关;运动后体重下降大的(≥3 kg)受试对象与体重未下降者相比,瘦素水平有非常显著性的下降。结论:24周运动改善了肥胖妇女的体成分和血脂,而瘦素水平的变化与体重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第四套健身秧歌对老年肥胖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身秧歌对老年肥胖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58~69岁70名肥胖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健身秧歌锻炼,对照组不安排运动。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锻炼前和锻炼3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身体成分指标。结果:实验后实验组的体重、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脂肪分布、BM I均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而对照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身秧歌可以减少体脂百分比、脂肪质量和脂肪分布,从而降低BM I和体重,使老年人肥胖女性的身体成分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安全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男子专业摔跤运动员血清脂联素的分泌特点以及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以男子专业摔跤运动员(PRO, n=12)为研究对象;以周运动频度≥3次(CON1, n=14)、运动频度≤1次(CON2, n=12)的男大学生为对照,对其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分析,并研究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一次抗阻训练等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RO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极显著高于CON1和CON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脂%、体脂极显著负相关(r=-0.811、-0.852,P<0.001);与TG、瘦素(r=-0.624、-0.635,P<0.05)显著负相关.一次性抗阻运动前后,PRO脂联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子摔跤运动员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体脂、TG含量与脂联素水平高度相关,一次性抗阻训练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氧运动升高脂质清除障碍的ApoE^—/—小鼠血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ApoE在有氧运动调节脂质代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敲除的ApoE  相似文献   

12.
有氧运动升高脂质清除障碍的ApoE~(-/-)小鼠血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poE在有氧运动调节脂质代谢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调皮除的ApoE-/-鼠建立运动模型。结 果:对比游泳 12周(2h x 6d)前后结果。ApoE-/-鼠 TC(18. 5±2. 27 mmol/L vs 27. 9±4.63mmol/L,P<0. 01)和 TG (1.09±0.26mmol/L vs 1. 52±0.37 mmol/L,P<0.01)显著升高,睾丸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与 C57BL/6J对照鼠游 泳前后的变化趋势相反(TC:1.76±0.31 mmol/L vs1.32±0.32 mmol/L,P<0.05;TG:0.86±0.14 mmol/L vs 0.45±0.043 mmol/L,P<0.05)。结论:ApoE-/-鼠运动后血脂升高。反映了运动促进组织脂质动员入血和 ApoE缺 失引起脂质清除障碍的机制;也说明运动调节血脂的关键机制包括ApoE参与的受体依赖脂质清除途径;同时提示 脂质清除障碍时,依靠有氧训练改善血脂状况的效果可能不佳。  相似文献   

13.
观察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对经过4周中等强度训练后的两组小鼠,迅速断头取出心脏进行MDA、SOD、GSH测定。结果显示: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可降低小鼠心肌力竭运动后及安静时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安静时心肌组织中还原型谷光甘肽含量。这表明适量运动具有提高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of marine biomarker. Biomarkers of marine microorganisms are also included. It is important to the origin of marine biological and the monitor and evaluation of m...  相似文献   

15.
低氧条件下耐力运动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雄性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常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运动组。常氧运动组每天在常氧动物跑台上以25 m/min、60 min/d、6 d/w运动;低氧运动组每天在相当于海拔2 500 m低氧动物跑台上以20 m/min、60 min/d、6 d/w运动,其余时间在低氧环境下居住。实验4 w之后采样测试指标,低氧运动组与常氧运动组比较,血甘油三酯浓度、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幅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幅度、血清脂蛋白脂肪酶和骨骼肌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提高都更明显,提示低氧运动改善血脂代谢状态比常氧运动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清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10周,复制成高脂血症模型,而后进行4周的绞股蓝灌胃干预和/或有氧运动训练。结果发现,绞股蓝总皂甙和/或有氧运动训练使高脂大鼠胆固醇(TC)、甘油三酯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降低。提示绞股蓝总皂甙有降低血脂、改善血脂成分的作用,其作用和有氧运动训练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武汉市138名无遗传病史的健康中年人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按年龄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广播体操干预,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做6套,每套间歇1min。两组受试者在实验期间均保持正常健康饮食。受试者于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的两个早晨,在安静状态下空腹抽取6ml的静脉血,测定实验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值。结果显示:3个月的广播体操能有效改善中年人的血脂水平,尤以中年男性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对青年人的血脂水平也有相应的改善效果,但相比之下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运动时骨骼肌两种重要能源底物,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氧化供能时存在交互关系,且与G-FA循环理论以外的机制有关。运动中增加脂肪的可用性可降低骨骼肌PDH活性,减少肌糖原分解,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NADH可用性,进而缓解运动诱导的游离ADP,AMP和Pi累积增加;增加外源性CHO可用性能减少骨骼肌脂肪氧化,可能是通过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和FFA可用性下降,也可能是通过减少脂肪转运进入肌肉和/或降低线粒体速率等机制;运动强度增加机体更依赖于CHO供能,可能通过肌肉内、外机制下调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9.
“Crossover”概念可以解释耐力项目运动中,运动强度和耐力训练对糖、脂肪代谢平衡的影响。根据“Crossover”的概念:耐力训练引起肌肉的生化适应,增加脂肪的氧化供能。小强度运动(≤45% VO2 m ax)以脂肪供能为主,大强度运动(~75% VO2 m ax)糖是主要供能底物,即便是经过耐力训练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36-138
低氧运动能更好的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β-oxidation,FAO),调节胆固醇代谢,提供了更优越的脂代谢应激,降低体脂调节脂代谢。本文通过综述低氧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探讨低氧运动调节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及生理学意义,展望脂代谢的研究前景,旨为解决全球性超重与肥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