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微媒体中不良意识形态的传播,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等产生不利影响。红色文化中的强大精神内核,是值得重视和深入挖掘的丰厚资源。微媒体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深化政治情感,探索有意义的精神世界,促进其价值观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媒体的兴起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从情感感召、思想引导、文化洗礼等方面激发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重塑与巩固道德根基,进而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插上"微翅膀"。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微媒体最活跃体验者的大学生,微媒体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深深地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利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发挥微媒体平等化、社群化、个性化的优势,并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积极应对网络话语的多元化、交流的匿名化、阅读和信息的碎片化的挑战,通过搭建微平台、强化微管理及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来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媒体事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媒体道德失范事件常常发生,主要表现为媒体内容泛娱乐化、媒体内容低俗化,媒体信息虚假化、媒体价值功利化和媒体内容负面化。媒体道德的失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媒体的免疫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交互性强、传播迅捷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使大学生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成熟,价值观更为多元。随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淡漠。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了解自媒体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政治素养,加大对学生媒体素养的教育,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6.
在微时代,微媒体正在深度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微媒体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以微媒体为依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和网上读书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理性思考,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理性思考,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现状堪忧,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微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传播的交互性和去中心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当前要从微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入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中华文明传统美德教育、建立平等对话的德育新模式、构建联动立体化的德育机制、加强网络道德监管工作力度、提升网络德育工作者水平等策略,不断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微时代背景下,各类社会思潮通过微内容定制、微媒介助力、微权威加盟以及微情境渗透等路径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对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做以下应对:构建微话语,将其落细、落小、落实;建好微阵地,进行传播环境的优化;培植微队伍,形成传播的多方合力;提升微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认同,从而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培育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抵御能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