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远程教学的特点出发,基于SSH整合框架和jQuery Mobile页面脚本框架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移动学习应用实践解决方案,也是一套符合远程学习者实际需求的应用系统。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网络化、智能化和易维护、易扩充特点,更加方便远程教育管理工作。基于SSH和jQuery Mobile的移动学习平台可从目标、架构、功能等方面加以设计。移动学习平台开发指领域模型的建立、用例模型的建立、表示层的实现等。移动学习平台的实现包括代码结构、部署与测试。  相似文献   

2.
基于3G时代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继电子学习(E—Learning)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在以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探讨了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结合3G技术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3G技术移动学习网络服务平台的初步设想。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樊雷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56-58
介绍了PhoneGap和jQuery Mobile两种Hybrid App开发中常用的框架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课程群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对学习平台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在开发模式上选择MVC模式,采用主流开发技术实现架构,对开发中存在的几种关键问题,如移动开发中的跨域数据通信、移动终端数据加载和系统配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PhoneGap和jQuery Mobile两种 Hybrid App开发中常用的框架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课程群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对学习平台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在开发模式上选择M VC模式,采用主流开发技术实现架构,对开发中存在的几种关键问题,如移动开发中的跨域数据通信、移动终端数据加载和系统配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佛山市顺德区嘉信西山小学以《基于学习策略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动力研究》和《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教育部和省级课题为抓手,整合"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智慧课堂实验室",将技术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协作备课、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控制类实验课程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学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实验室(Mobile Laboratory,M-Lab)与移动远程控制实验(Mobile Remote Control Experiment,简称MRC-Experiment)的设计方法。这种基于移动实验室中的远程实验,能够允许工科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手机、平板电脑)进行控制类实验课程的学习与操作。通过移动实验室软硬件的设计、控制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将智能控制算法应用在远程控制实验课程等环节,设计并实现了移动实验室,并允许学生进行移动远程控制实验。为了验证MRC-Experiment的效果,设计了在线调查问卷,对使用者在完成在线实验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M-Lab和MRC-Experiment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蓝牙(Bluetooth)、WAP、GPRS等技术的发展,使无线移动设备能够自由接入因特网,移动应用已逐渐渗透到商业、新闻、电信、医疗等行业.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个新概念--“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本文简要介绍了M-Learning的系统组成、支撑技术、研究现状,对移动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和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的青睐。众多机构和院校纷纷设立项目开展研究,但这些研究要么尚局限于大学的普适技术实验室,要么在学校中被看作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即使是在电大系统中也大多当作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的平台。本研究以电大系统广泛采用的蓝卓校园网为平台,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五所分校的10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彩信(MMS)方式为试点学生发送教育部统考"大学英语B"微型课件。本研究以FRAME移动学习分析模型为出发点,在实验前期对学习对象、教学设计、内容呈现等方面做了充分调研。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后,从实验效果、学习者认可度和对下一步实验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实施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与控制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升,绝大部分成人学习者对这种学习方式持欢迎态度,并对扩大试点范围和内容针对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由于该研究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实证研究,将对以后移动学习的普及乃至泛在学习的未来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3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技术性能的提升,成人学习者在移动终端上开展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研究从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及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平台设计、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以及系统实现等方面入手,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成人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移动学习系统在开放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范生开设"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职前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使其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应融合到"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情境下有效学习。然而要想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就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准备:首先,要把握移动学习的特点,从课程设计最初就要考虑到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与移动学习环境相适应,在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其次,建立适合移动学习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源的优化;最后,要注重手持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对于能够承载移动学习资源的各种平台进行合理的选择与使用,实现移动终端优势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流行全球。移动学习是跨越多个情境的学习,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支持非正式学习意义重大。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移动学习领域国际著名学者、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Mike Sharples)教授,介绍和分析移动学习的国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迈克·沙普尔斯现为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FutureLearn公司的首席学术顾问,主要研究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和新技术设计。他发起了一系列的移动学习国际会议,是移动学习国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obile Learning)的创会会长,还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副主编,承担科学教学的国际虚拟实验室(Wolfson OpenScience)、通过视频帮助理工科学生理解复杂的课程内容(JUXTALEARN)等重要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Mobile—Leaming)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和应用中最新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智能手机这一学习终端的研究.从而对其进行移动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  相似文献   

14.
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具有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还兼备高度的移动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进一步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愿望。3G技术的推出,使得在移动学习中高速传递学习资源成为可能,这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热点。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学习实验室(E-Learning Lab)研发的移动学习网站为研究平台,开发了对应的手机客户端。通过Webservice服务实现网站与手机客户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用户在移动学习中若有问题,可直接编辑短信发送到指定号码,后台答疑库会自动回复相关答案,实现了移动学习的高度移动性、交互性等特点。研究者还做了性能和用户体验测试,各方面指标都达到要求,并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了浙江省三农学习的特殊性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现状与三农移动学习平台应用的必要性,对基于安卓的三农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理念与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的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6.
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大量的碎片化应用。在这些繁多的碎片化应用中,微信拥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本研究将微信和移动学习相结合,把虚拟交互延伸到现实交互,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并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简述了此系统下的设计案例与实施过程,证明了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学习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国内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普及,基于移动平台的"微学习"日渐兴起。数字化资源是"微学习"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移动平台进行数字化资源组织与推送是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以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用"微学习"理念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探讨"微学习"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与实现"微学习"平台,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改进,以推动"微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技术及其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移动学习研究展现出怎样的图景,聚焦哪些研究主题和热点,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议题。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合中的移动学习文献为研究样本,使用Hist Cite、Cite Space和BICOMB等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认识体现出三大不同的取向,分别是平台扩展取向、认知工具取向和学习活动取向。移动学习研究聚焦为三类主题,分别是以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的"探索"、以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为主的"实践"、以移动学习模型及理论框架研究为主的"反思"。这三类主题在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及教育技术实践演进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探索-实践-反思"循环的"螺旋式拓展"研究模式。近十年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形成了三个主题聚类,分别是新技术应用、教学策略设计和认知过程评估,体现出移动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未来推动移动学习领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取向上加深认识,而且需要为教师降低开发移动应用工具的技术壁垒,还需要设计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来验证移动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移动学习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已经走过了探索阶段,转入如何使移动学习融入人们主流学习方式,进而深刻影响我们传统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的实践应用阶段.全球范围内,对于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更加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到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来,让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更加凸显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人们传统的学习模式,伴随"3G"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模式愈加丰富。系统在.NET开发环境下使用Windows Mobile技术构建,使之可以在移动环境下对成人学习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实现移动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辅助手段该系统将会给成人学习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