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齐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他将对儿童的爱贯穿于一生的教育实践之中,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践"爱的教育"的教育家.对裴氏"爱的教育"思想可以从萌爱、释爱、施爱和启爱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心即理"、"致良知"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以"明人伦"为目标,以"顺导性情"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个性差异,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仍有很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在孩子教育上有一套独特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仍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总结起来,有以下内容: 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在谈到自己第二个女儿小雨时,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 "少年老成"式的小孩,他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他甚至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相似文献   

4.
个体发展论思想始终贯穿在杜威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历程中.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儿童个体发展论是建立在其过程性与辩证性的“经验人”人性假设之上,与此相应,杜威认为儿童个体是作为整体而存在,且儿童个体发展是经验改造中个性之自由生长过程.这种个人发展论影响了杜威对儿童个体、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在一定社会中,通过教育通达儿童个性生长之旨趣在于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5.
顾炎武是清初思想家、大学者,他历经社会变革,对封建社会腐朽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主张以德治世,"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把"孝悌"、"廉耻"作为人的行为规范准则,提出了"天下众治"的早期启蒙思想,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涵盖了全社会道德规范.他的德治思想具有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关于儿童教育,陶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我们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六大解放"是陶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批  相似文献   

7.
姚菊华 《教师》2013,(11):43-4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儿童音乐生活化"的思想,认为"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还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被称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他建立了完善的幼儿园制度和理论体系,"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蒙台梭利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她毕生致力于科学教育法的研究,创办了"儿童之家",她的幼儿发展观和自由教育奠定了她在世界儿童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场所、教具选用原则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二者幼儿课程思想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改革当前教育弊端以及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生命·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1898-1975)对儿童独特的见解体现在他的书籍、绘画等作品中,他提倡成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守护儿童的"童心世界"。丰子恺的"童心"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还有着重大的启示,本文在简要阐述其"童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热爱儿童,延展童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解儿童,发现童心;对社会教育提出呵护儿童,回归童心。  相似文献   

11.
如果给"童话"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童话就是为儿童编撰的、表达某种思想声音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正如陈伯吹在<童话研究>中所说的"童话者,儿童所喜闻之话也."  相似文献   

12.
韩贞是泰州学派崇尚自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与他的老师王艮、王襞一样,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之理,妙之无穷;自然天机,最有活力;离开自然,寸步难行,自然之外也别无所传.强调自然的真实性,主张在自然面前"不着意"、"不犯手",一切顺应自然.韩贞崇尚自然的思想是泰州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泰州学派学术思想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从认识论中的"白板论"出发,他否定天赋道德的原则,主张道德是儿童从小接受教育的结果.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洛克道德教育进行广泛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相关的道德教育文章,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长河中,被誉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的黎锦晖的音乐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他创作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通俗易懂,贴近儿童,富有儿童情趣。他注重贴近社会现实与平民大众,彰显了黎锦晖"平民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他主张在快乐的表演中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品格,启发儿童的创造性,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采取“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的“栽培涵养之方”,并十分注重家庭、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他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仍有颇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贾庆军 《天中学刊》2009,24(6):58-61
杨廷筠矛盾思想的成因有两个:一个是他对儒家思想的保留,一个是他的"大同"理论.为了将天主教思想整合进儒家思想体系,杨廷筠提出了"大同"说.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他的"合儒"、"补儒"观念.然而,大同说本身存在着矛盾,这最终使其"补儒"之愿望成为了"弃儒"之结果.杨氏的个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差异很大的不同文化可以相互理解,但很难相融.  相似文献   

17.
张謇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卓越业绩和深远影响的实业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特殊教育的奠基人.虽然张謇先生对培智教育没有作任何言论,但是他的特殊教育思想中有很多对培智教育也是很适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做到"足尽教育之责".如何做到"足尽教育之责"呢?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把自主还给我们的智障儿童,这样才能凸现教育的生命活力,尽早尽快地达成我们"使具有独立生存之能力"(引自张謇先生语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是其“他者”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认为艺术是“无世界的实存”,既无须依附于主体而客观存在,又脱离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再现。以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思想观照儿童艺术教育,本研究发现其中存在对儿童“他者”的轻视、对儿童“艺术之梦”的破坏、对物质客体再现的执着等问题。根据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思想,现代儿童艺术教育应尊重儿童...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渡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造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建设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20.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10,25(3):45-49
荀子是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具有丰富的技术价值论思想.他的技术价值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解蔽""求正"、"善假于物""制天命而用之"、"以心制欲""顺其天政"、"性伪合"等的阐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