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吕游  朱涛 《教师》2010,(33):113-114
作者以江苏省苏北地区部分市、县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体育现状出发,查找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制约性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农村体育经费短缺、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偏低、农村教育的落后以及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是直接导致农村居民体育落后、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范围 以江西省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包括农民的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活动行为、体育活动结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随机在8个地市的乡镇抽取1216名农村居民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3.
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查沧县、河间市等五县(市)农村居民体育现状,结果表明:沧州农村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他们关注自身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农村体育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场地及设施器材等建设和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对农村体育活动的服务和组织引导相对欠缺,尚难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等.建议:加大农村体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训工作,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状况和体质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体育设施差、组织力度弱、不懂体育锻炼方法、工作任务重等因素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农民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和余暇时间的增多,对体育需求也必然会增加.通过逐步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委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及文体专干的组织、指导职能,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挖掘民间体育和文化资源,培养他们体育参与的兴趣,增强体育需求,从而大力推动农村体育建设.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新农村建设诉求下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认为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体育不仅是提高新农村健康水平的基本方式,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农村生活方式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增强农村居民社会情感的理想途径.在农村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丰富农村社会文化生活,培养农村居民的规则意识,还可以成为新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达成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淮四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四市农村体育消费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四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中部地区村镇为调查个案,对农村体育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西中部农村体育人口中男性比例要高于全国体育人口中男性比例,而女性体育人口则与全国体育人口中女性的比例基本持平;文化水平偏低、经济收入不高是影响农村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因素;具有南方特色的民间体育形式深受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建议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对民间体育有效管理和开发;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切实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和职责.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吴忠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了农村体育参与者的时间安排、活动空间、活动内容、组织程度及体育消费等状况,分析了影响吴忠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诸多因素,为吴忠地区农村体育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结果表明:吴忠地区农村体育人口为4.83%,与全国水平差异显著。造成上述原因因素为:(1)吴忠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农民群体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4)对农民体育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9.
从众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有重要影响,提出引导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在农村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号召和引导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发展方向.这一战略的落实不仅是发展经济,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当前存在公共体育空间不足、经费投入匮乏、组织管理落后等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体育经济、带动体育消费、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政策扶持、激活内生动力、优化体育组织、引入体...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农村居民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体育组织引导缺失和体育发展不平衡等仍是不争的事实。提出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来积极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帮助农民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根据农村实际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优化农村体育的内容和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农村居民自觉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农村体育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所涵盖的体育教师编制、分布、待遇等保障内容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地区体育教师分布不合理,农村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偏低,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低,高素质体育人才引进较难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和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马学兵 《考试周刊》2013,(29):113-113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给出了发展农村体育的建议:改变农民落后的体育健身与锻炼观念;建立农村体育活动组织体系;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开展与农村生产相适应的群众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将会在农村特有的社会情境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分支,具有拓宽农村子女的就业门路、迎合青少年发展的时代要求等方面的功能,也成为农村理性投资的一个方向.这样从侧面正好促进了农村体育消费.文章以此为契机,在分析农村社会分层基础上的,提出了适合农村社会流动的能促进体育消费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农民体育的现状展进行研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体育参与人比例明显偏低,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强身健体,主要在非运动场所活动以及主要是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多数是自发进行锻炼,没时间和体育设施差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发展安徽农民体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的方针,通过对乡镇学校在农村体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乡镇学校为平台的农村体育发展观。学校可以使农村体育知识得到传授与普及,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体育设施等,还可以组织和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见,进行构建以乡镇学校为平台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相对城市中小学来说,农村中小学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尤其不充分。记者在甘肃、山东、青海等地调查中发现,体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要使现状得到改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惠及农村.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加强我国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建设,增强体育文化素养,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及专家座谈法,对发展农村社会体育文化导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农村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定出适合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竞赛规则,做好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为访问调查对象,对中小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着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体育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结果显示,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尚不能满足体育教育的需求.本研究着重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开展、师资力量、教育政策及应试教育环境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