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掘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特点,联系微博的传播特征,指出微博平台下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工作难点,进而提出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舆情引导策略:一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二要符合现代公共关系原则.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网络舆情的参与群体。大学生群体数量大,探索能力强,思想多元,充满表达欲望,是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同时,心智不成熟、“三观”尚未成型等特点也导致大学生极易被网络言论影响,从而引发舆情事件。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健全舆情管理机制、及时公开信息和培养“意见领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事件的态度,即人们群众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种事件表达自己情感、态度、认知的总和。舆情的主体若为大学生,那它就成为大学网络舆情。大学网络舆情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加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索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从而提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网络语言文化的概念、特点着手,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参与、关注、认同,认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群体特点相符合,具有强烈的情绪表达和话语诉求倾向,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沟通意识。高校舆情管理需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网络行为,培育"舆论领袖",建立健全舆情危机预警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微博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上网方式、使用时长、表达方式与以往都有较大改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平台,其心理认知具体表现为片面仇官仇富与质疑、逆反宣泄、娱乐消遣等。大学生群体对突发网络舆情的舆情主体、对象、基础以及政府调控都有不同的体认。  相似文献   

6.
以驻保高校53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当前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结果显示,微博的大学生用户呈日益扩大的趋势,使用微博对大学生身心和行为的影响益弊并存,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引导与规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工作,加强舆情信息检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博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之一,是参与网络舆情的重要群体。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厘清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探寻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舆情在通讯媒体迅猛发展的当前呈现出舆论领袖平民化、舆情极速社会化、舆情形式多样化的新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起到情绪减压阀、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但也容易导致大学生非理性行为。其管理的关键在于把握舆论方向进行正确引导,提高技术水平,做到监管到位,网上网下联手,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赵鹏 《教育与职业》2012,(24):67-69
微型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快捷、操作方便、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带来了新挑战,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客观分析大学生群体成长的现实状况以及他们思想动向,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媒体的勃兴塑造了强大的微文化场域,成为当下思想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高校大学生作为微文化场域的特殊力量,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微传播"方式成为这一群体主流的信息渠道,舆情的研究视野随之发生转移。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和舆情干预机制,是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技术及其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信息发布技术也空前发展,其中微博正以井喷的方式迅猛发展着,也因其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便捷、更新的快速而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也是他们表达社会舆情的主要途径之一,微博对大学生社会舆情的影响力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微博舆情具有突发性、爆发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微博舆情的引导关系着高校校园的安定稳定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高校微博舆情的引导存在高校领导重视不够、引导机构设置不健全、引导人员力量不足以及引导机制不完善等不足的现状。文章试着从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建设、引导机制完善、引导队伍建设、意见领袖挖掘与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丽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当今社会生活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是网络舆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艰苦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艰苦专业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责任重大。应通过建立协调机构、教育与疏导相结合和科学管理等方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构建高效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加强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此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影响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规律,探讨在舆情演变规律下如何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较庞大的群体之一,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在 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性态势,各种谣言、偏激的评论等负面消息散播在网络上,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诚信品质。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养,也有助于他...  相似文献   

17.
如何引导大学生舆论健康发展,如何利用大学生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就成为了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面对的新问题。高校共青团在了解大学生舆情,把握大学生舆情动态,引领舆论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分析大学生舆论群体的特征分析,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角度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舆情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微型博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本文探索在微博平台,高校团干部进行思想引领和舆情引导的新机遇,为高校团干部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娜 《江苏高教》2014,(3):123-125
新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网络舆情。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提出从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发挥学生自组织积极作用、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具有双重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的影响包括激发大学生关心政治,帮助大学生评判价值,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包括致使大学生判断失误和传播谣言,诱导大学生行为失控和道德失范,引发大学生价值迷失和信任危机,因此强化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要从大学生自身,网络环境,学校引导,社会环境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