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频率专业化已经成为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各种专业广播风起云涌的背后,存在着节目形态单一、节目设置同质化的问题,专业频率不专业削弱了其影响力,阻碍了其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专业广播频率加强对听众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开门办广播,调动社会智慧参与节目设置,创新节目形态,使节目常办常新;内容为主,突出特色,以主持人为核心,打造品牌节目。一、专业不专、特色不特制约了专业广播发展所谓专业广播频率,我们可  相似文献   

2.
地方广播法制节目如何实现自我突破,适应国家发展新形势,在推动依法治国战略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地方广播法制节目应当在理念上更加注重法治意识,节目组织上更加严谨的专业精神,节目内容上更加突出本地特色,节目形式上体现更高的互动水平,这些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彪 《中国广播》2011,(2):17-20
作为全国开播最早的专业频率,经济广播的节目创新、尤其是财经证券节目的创新,一直是经济广播人多年来苦苦思索和不懈探索的课题。在广播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课题和难题如何破解,不仅考量着我们经济广播人的智慧,也关系着经济广播能否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播法制节目是大众喜爱的一类节目,成为人们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进一步为广播法制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根据形势的要求,熟知群众维权、弱势群体、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问题,在播音主持各环节,结合节目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法制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发挥广播法制节目在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等方面服务听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阳 《东南传播》2013,(6):78-80
媒体市场竞争促使广播向专业化、类型化方向发展,故事广播是典型的类型化广播,经历几年同质化发展后,各地故事广播经过改版后推出各自特色的节目,用不同风格形式的故事节目为故事广播立台,本文从节目题材、品牌活动、入驻微电台、读书节目创新等方面谈故事广播频率的新特点,并通过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来讨论如何实现故事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枫 《中国广播》2005,(8):29-31
广播的常态节目,指日常播出的节目。常态节目是塑造频率品牌、提高频率社会影响力的基础。随着移动收听时代的到来,专业音乐广播提升常态节目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提升常态节目水平,首先要坚持专业音乐特色的频率市场定位对广播频率专业化的探索,我们巳进行多年。毫无疑问,任何一位频率运作者都深知频率市场定位的  相似文献   

7.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5,(11):10-13
这些年,广播人对于广播规律的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去我们说“内容为王”,现在又强调“品牌为王”、“频道(率)为王”。专业台、类型台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共识。提出以品牌、频道(率)为王,从市场战略这个角度,意义是深远的。因为毕竟只靠一两个大红大紫的节目来支撑起一个台、一个频率,已经很难了。但反过来说,节目是广播传播的核心,是广播内容呈现的基本单元,频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播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台先后实行了专业化系列广播,由原来的综合台转变为分设若干个专业频率,实践证明.它的优越性是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能够更充分地满足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需要。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专业频率迅速增加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强,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广播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可以说。我国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已从数量的扩充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水平,使之更加特色鲜明,已成为广播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法律内容,新闻媒体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责无旁贷。但是,法律内容是枯燥的,如何把法制节目做得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是所有法制节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创赢人生》为例,阐述如何办好广播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0.
频率包装与广播品牌的树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专业频率包装是指广播专业频率适应电子媒体发展规律和听众收听需求,根据频率特点和节目具体内容,采用鲜明个性化的形式,对频率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  相似文献   

11.
王凌  黄芳 《视听界》2012,(6):115-116
广播法制节目在普及法律知识、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制节目的成败与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一、熟知节目内涵的能力主持人要对广播法制节目的基本功能有明确认识,以免出现节目定位模糊、社会效应一般、观众反应平淡等问题。一是上情下达。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法制节目也不例外;二是下情上达。为地方政府制定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帮助;三是普法宣传。广播法制节目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2.
广播实现类型化、专业化操作是近些年来发展的热点.广播的"窄播"定位使得广播的分化越来越多样和细微,随着专业类形态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频率经营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场的变化以及效率原则对频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通过对听众类型的细分.从而确定电台的节目架构、播出方式、广告设置等,以达到最大的收听可能性和经济效益,这在广播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尤为重要.当然,各地广播专业化改革都已经陆续进行了10多年,电台改革和实践者们反复进行摸索,专业台陆续出炉;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电台类型化、专业化的走向和发展空间如何更成为让人思考的新课题;而面对各种新媒体、新传播渠道的出现,广播更应考虑如何与之结合、形成自己新的特色,结合广播的传统优势达到对受众的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法理。广播法制节目以它传播的快捷和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引起了听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办好广播法制节目?笔者认为,可用四句话概括:重在普、淡于奇,根在法、贵于引。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以交通台、音乐台等专业化电台(频率)的成功运作为代表,目前,国内数百家市级以上广播电台基本上都进行了以建立系列台为方向的专业化改造。但遗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多数尚未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吴鹰 《新闻前哨》2006,(5):58-59
广播艺节目在广播的日常播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综合频率中,一般会占到日常播出量的50%-60%,甚至更多一些。尽管现在各地建立了不少专业台或专业频率,但广播艺节目仍然在其日常播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的今天,在新闻事业高度发展的时代,创优、求新、求实、不断前行,以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是我们广播人对节目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成为了我们办好广播必须遵循的宗旨。那么,作为一名法制类节目的记者,我常常想法制节目究竟该如何“创优”,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将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频率开播,使我国农民有了自己的专业频率,此后江西科教农村频率、山西农村广播、河南农村广播、河北农村广播、安徽农村广播也相继开播。农村广播频率开播后很快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把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放到中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运用现代化理论审视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其中还存在一些缺失,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广播媒体都有自己的法制节目,法制节目犹如雨后春笋,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对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制节目自身的生命力强,换句话说,老百姓爱听法制节目。应该说,河北农村广播一开播就强档推出“燕赵大律师”节目,即是大势所趋,又为频道和节目的发展壮大埋下了伏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月海 《中国广播》2004,(10):58-59
历经近一个世纪风雨沧桑的广播,如今正朝着专业化、本土化、个性化发展,优势与节目特色也日趋明显。从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来看,不同频率电台的节目各有其特殊性,即个性化的特点,这也是频率专业化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当广播进入专业频率市场细分的今天,“集中优势,减少资源浪费,突出广播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技术突飞猛进,频率不断增加,节目焕然一新,取得了一系列斐然成绩,作为城市电台的西安台,在短时间内就发展专业频率5个,分别为新闻广播、音乐广播、交通旅游广播、资讯广播、综艺广播.作为广播节目的核心--节目主持人,更是给广播增加了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