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汞法在氧化铝陶瓷膜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压汞法测定非对称氧化铝(Al2O3)陶瓷膜从原料粉到支撑体和成品膜制备过程中各阶段样品的孔径及其分布、孔隙率和密度等参数,并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用压汞法测定原料粉体粒子间的孔的孔径及其分布与支撑体中孔的孔径及其分布一致,其最可几孔径与理论计算结果接近,因此可以通过压汞法测定原料粉粒子间的孔的孔径及其分布来预测陶瓷膜支撑体的孔径及其分布.用压汞法测定非对称Al2O3陶瓷膜,可以直观地看出膜中多孔支撑体、过渡层和分离层各层的孔径及其分布.结合SEM的测试结果,压汞法对陶瓷膜生产过程中各样品的孔径及其分布、孔隙率、体积密度等进行了量化,合理解释了陶瓷膜生产中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指导陶瓷膜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介孔炭是吸附材料中孔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材料,其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该文通过改变模板剂与碳源质量比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材料,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研究了合成材料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活性艳红等目标污染物的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采用挥发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介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介孔材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控制溶液的p H、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研究合成介孔炭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孔径在1.286~3.008 nm范围内可调控,并且孔径分布最均匀的介孔炭对不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15.55~24.83 mg/g之间变化,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对相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8.75~24.83 mg/g之间变化,合成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一种准确测定各种煤粉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的实验方法,采用等温氮吸附法,用抽真空法与气流吹扫法在多种脱气条件下,对一组煤粉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试.发现脱气方法和脱气条件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气流吹扫法的脱气条件较难控制,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差,误差也较大,不太合适煤粉样品的脱气处理;而抽真空法相对而言,脱气条件较好控制,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准确性较高,比较合适煤粉样品的脱气处理.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用等温氮吸附法测定煤粉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时适合煤粉的一种脱气方法与脱气条件.  相似文献   

4.
应用Matlab绘制活性炭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表征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和孔径分布时,往往需要将2个以上吸附剂的同一种性能指标在一个图中进行比对的问题,探索了应用Matlab绘制活性炭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的方法.先将吸附实验数据导入Matlab中,然后调用Matlab的plot函数和hold on命令将2个活性炭样品的吸附等温线、孔径分布曲线分别绘制在一个图形窗口中.在绘图窗口中还可对所绘图形进行各种编辑和标注.该方法简单易学,所绘图形既能保存成专用的图形文件供Matlab调用,又能以通用的图形格式复制到剪贴板上供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压汞计和预吸附相结合的方法,首次直接测量确定了活性炭的全部孔体积.不仅提出一个直接测量多孔物质全部孔体积的方法,而且扩大了压汞计的使用范围.实验证明,即使在中孔和大孔范围内,吸附过程也是从小孔开始,逐渐扩展到较大的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压汞法在煤孔隙研究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褐煤、气肥煤、瘦煤、无烟煤4种不同煤级以及无烟煤的4种不同粒度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压汞数据的分形维数特征讨论认为:煤的压汞过程可以明显分为前进汞阶段、进汞阶段以及后进汞阶段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应用压汞仪对煤样品进行孔隙分析及数据处理时,不能直接进行煤的全孔径分析,而应充分考虑到前进汞阶段和后进汞阶段对压汞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实验经常采用煤样粒度.为了解煤样粒度对煤层瓦斯解吸效果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的高压容量法对不同煤样柱度吸附解吸数据进行测定,并对实验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燥样粒度大于0.25mm对煤层瓦斯解吸影响基本可以忽略,煤样粒度选择0.25 ~ 0.5mm左右时,既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又能节省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内外飞灰吸附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进展,研究了飞灰中汞的分布特性、飞灰性质对单质汞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烟气条件对飞灰氧化单质汞的影响,探索了汞的吸附模型,指出了飞灰作为吸附剂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压吸附法研究了膨胀石墨吸附剂在二氧化碳/氮气体系中对二氧化碳的动态吸附性能,比较了其吸附量、穿透曲线和吸附性能的差异.研究了膨胀石墨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因素对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体积越大的膨胀石墨,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越强,最高可达190 mg/g以上.其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但在30℃时吸附量仍达到90 mg/g以上.  相似文献   

11.
自主研制了包括内置吸附剂和两段式碳吸附管在内的整套新型碳管法烟气汞浓度取样装置,以期实现燃煤烟气中颗粒汞和气相总汞浓度的精确测量.在6 kW 燃煤循环流化床装置上同时采用碳管法与安大略标准法(OHM)进行烟气中汞浓度取样.结果表明,碳管法所得汞平衡率均处于95.47%~104.72%之间.不同工况下碳吸附管第2段穿透率始终低于2%,且与相同工况下 OHM 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5.96%~17.56%之间,均小于20%.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碳吸附管干法烟气汞浓度取样装置符合美国 EPA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标准,可应用于实际燃煤烟气汞浓度的取样测试.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硫酸溶液对黑山膨润土进行酸化改性,用乙二醇乙醚吸附法和氮气吸附法对黑山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膨润土酸化改性后,随着硫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外表面积增加不明显,内表面积及总表面积减小;半径大于1nm的孔的体积明显增加,半径小于1nm的孔的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为0。可见,本实验条件下膨润土酸化改性后性质的变化,并不是主要由表面积增加引起的,而是由有效孔(半径>1nm)的大量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含中孔和微孔的多孔炭的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了由硬模板法制备的含微孔和无序中孔、由软模板法制备的含微孔和贯通中孔的偏氯乙烯聚合物(PVDC)基多孔炭的孔隙结构,计算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等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氮气吸附法分析结果与电子显微镜结果一致,碳化物含一定量的微孔和中孔,含中孔和微孔多孔炭的比表面积小于PVDC直接碳化得到的微孔炭,但孔容远大于PVDC基微孔炭;使用NLDFT模型计算得到硬模板制备的多孔炭比表面积为1 669m2/g,孔容为2.07cm3/g,中孔孔径约18nm,与电镜观察结果相同。由软模板法制备的多孔炭比表面积为1 267m2/g,中孔孔径25nm,小于观察到的实际孔径,这可能由于吸附点在大孔部分较少而影响了拟合精度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孔径分布,提出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来确定泡孔孔径的表观分布与真实孔径分布之间的关系,包括泡沫塑料的成型方法,气泡给泡沫塑料带来的影响,测定孔径分布的实验方法,并就蒙特卡洛方法和随机数等内容进行了说明,说明了模拟孔径分布的VB程序。讨论了单孔径、双孔径分布,并最终得到了正态孔径分布曲线,使通过泡沫塑料剖面孔径分布照片来确定泡沫塑料内部孔径分布这一方法的可靠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综合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全天候成像雷达,它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性.以综合孔径原理为基础,研究、分析并计算了它的匹配滤波和脉冲压缩处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构造针对非0常数水头和水力梯度边界的齐次化函数,应用叠加运算得到新的齐次边界条件和泛定方程,再应用分离变量法构建特征函数等方法推导得到饱和黏土中具排水井条件下的固结渗流理论解答,对不同渗流排水井孔径和边界取值情况下的土层平均固结度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分析孔径和边界取值对固结速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容量法研制开发了适于高压条件下的静态吸附仪,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并采用该仪器测定了活性炭对CO2、CH4和N2的吸附量,获得了吸附剂在不同高压条件下对各气体的吸附容量数据。该吸附仪能直观地分析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特性,对吸附剂的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该仪器能够与上位计算机通过串口进行通讯,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显示与存储。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的应用与管理入手,探讨专业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问题。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是进行粉体材料特性研究的重要仪器之一,在院级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引入归类、分档、有偿等方式,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  相似文献   

19.
在高纯氩气里进行铝片退火处理,以0.4mol/L草酸溶液为电解液,分别采用不同的电压进行二次阳极氧化,制得氧化铝有序纳米阵列模板,对其进行XRD、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在40V电压下制备的氧化铝模板纳米孔有序性、圆润程度最好,能满足一般的大孔模板的组装要求;模板孔径的大小与电压有线性关系,为定量制备有序纳米阵列模板提供了实验依据。对电压大小影响孔径生长的机理进行了讨论,以为电压越大,电解液中的阴阳离子的迁移速率就越大,孔的纵向生长及横向生长也跟着加快,导致孔径和孔间距的同时增大。  相似文献   

20.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研究一维孔径菲涅耳衍射花样的基本特征.首先简介了FDTD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维孔径菲涅耳衍射花样的规律,最后给出应用FDTD方法的数值仿真结果,该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