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决定了语文教学语言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所共有的交际性,还具有语言的示范性.教师讲得优美生动,在无形中就展示了语言艺术的独特美.学生长期受到这种语言的熏陶侵染,势必能培养起较强的语言美感,获得对语言的敏感度,学得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学语言提出了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应该做到: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推理严密而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3.
陈晓慧 《考试周刊》2011,(89):38-39
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建立起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民族语言的乐趣和能力.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做到教师和语文课程的同步发语言应规范准确、畅达精炼;语言应形象生动、富有启发;语言应真挚生动、富有情感:语言应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对教师而言,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这是任何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而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使这一交流工具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无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音乐课教学与其他课相比有其特殊性,更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音乐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合理安排,优化各种语言,上好音乐课。形象、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5.
陈春松 《辅导员》2011,(36):55-56
所谓小学非语文教师,这里指除开语文教师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师。语文教师主要依靠文字语言来组织教学,一般写起文章来,提笔生辉,富有语言表达能力,而非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然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写起文章来就有些磨蹭了。长期以来,学校只要求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保证把作文课教好,而对非语文教师自己会写,写好文章的技能则有所忽视。其实,写文章也应当属于非语文教师的基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独特性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语言,它在教育科学性、规范性的基础上形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一种专门行业的交际用语,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准确简明、逻辑性强、生动形象且富有情感。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更需要独特魅力,既要符合语文人文工具性特点,又要富有激励性、启发性、形象性、感染性,还要追求音韵美、情感美、幽默美。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即规范、准确,具有逻辑性;具有积极的启发性;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幽默、诙谐。语文教师若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这门艺术,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许多语文教师各显其能,但是,生动形象的课件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使语文教学的本质训练大大弱化。其实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用言语活动表现生活活力正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最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刘永萍 《考试周刊》2014,(69):111-111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做到:一是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二是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三是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四是推理严密而环环可扣。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做到:一是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二是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三是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四是推理严密而环环可扣。  相似文献   

11.
陈春松 《辅导员》2011,(24):55-56
所谓小学非语文教师.这里指除开语文教师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师。语文教师主要依靠文字语言来组织教学,一般写起文章来.提笔生辉,富有语言表达能力.而非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然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写起文章来就有些磨蹭了。长期以来.学校只要求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保证把作文课教好.而对非语文教师自己会写.写好文章的技能则有所忽视。其实。写文章也应当属于非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在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活动中.应及时弥补这一不足.加强教师.特别是非语文教师写作基本功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邹颖 《学语文》2015,(2):47-48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教师因此更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本文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提出语文教师提升课堂语言素养应关注的四个方面,即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形象直观、幽默风趣和富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引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钥匙。语文教师要注重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要符合规范、精确、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等几方面要求。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琪  张妍 《现代语文》2008,(4):99-99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是以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准确理解和掌握一定量词汇为条件的对语言的深加工,用形象来反映现实,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情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它是教师的一种长期修养、一种扎实功底水到渠成的自然表现。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而富有吸引力,抑扬顿挫而富有感召力是一种特色;沉稳、不急不躁是一种特色;周到细致、条理清晰是一种特色……特色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对这一环节的富有个性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祝汉茂 《文教资料》2007,(21):158-159
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独特个性,则是为教材中文学因素所决定而应该具备的艺术性品格。就审美的视角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教材)之间的中介,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那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包括哪些方面?文章就笔者从教多年的体会作出总结,"形式美、情感美、理性美"这三美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语言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具有一定的课堂语言艺术。从富有情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巧用修辞这四个层面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课堂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课堂中教师所追求的境界。语文味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方面综合表现的结果。而教师的口头语言富有语文味是整个课堂富有语文味的基础。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口头语言的提升上下工夫,力争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富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艾钰霞 《考试周刊》2014,(30):26-26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联系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纽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要依靠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激活学生思维,展示其教学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应该做到:饱含激情且具有号召力;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趣味幽默且富有启发;推理严密而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