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级特别奖一等奖通讯言论通讯通讯消息消息系列版面摄影摄影漫画副刊广播评论广播消息广播消息广播专题广播专题广播系列广播编排广播直播电视消息电视消息电视评论电视专题电视专题电视系列体裁题目作者编辑刊播单位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壮丽的发展诗篇———从数字看上海巨变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科技日报2002年11月14日一版新任总书记胡锦涛面对世界…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6,(9):9-9
备注编辑:殷编辑:张编辑:滕日期2.812.304.67.1812.188.221.141.1910.195.301.176.176.4第8期4.304.6第1期11.116.287.249.251.146.236.2810.269.8体裁评论评论通讯通讯通讯系列报道通讯访谈新闻专题消息消息系列报道理论文章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漫画消息消息新闻专题纪实报道  相似文献   

3.
单位体裁作 者题 目刊播日期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青年报 战友报北京经济报北京科技报首都公安报北京大学报 《前线》E京人民广播电台E京人民广播电台E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K柔县广播电视^}山区广播电视^i景山区广播电视^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 《前线》特写系列报通讯通讯通讯通讯消息通讯通讯消息来信回 消息调查报 消息 消息 专题 评论 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评论消息专题新闻照片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漫画依_玉墒、倪小杯、土水洽、_俅U香、曲…  相似文献   

4.
董晓玲 《青年记者》2017,(24):68-69
第26届中国新闻奖共计256件获奖作品,包括文字消息类、文字通讯类、广播专题类、电视评论类、电视直播类、网络新闻类等32个项目.其中文字消息类作品是每年新闻奖的重头戏,本届文字消息类获奖作品共21件,约占8%.在这21件文字消息类获奖作品中,一等奖作品1件,二等奖作品8件,三等奖作品12件;从内容上看,获奖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社会、法律、军事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唐建军 《新闻界》2003,(1):39-41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一个不会“自己走路”,依赖报刊评论,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之路,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视出现到文革结束。由于受技术条件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依赖报刊、新华社的评论稿,以口播形式播出,毫无电视传播特色,只是文字评论稿件的口播形态。它采用了报纸的思维模式、广播的播发特点,融合了电视播…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传播媒介多样化的时期,新闻摄影通过图像传递消息,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它只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新闻摄影独具特色决定的,是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传播工具。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互为补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1)
新闻作品集《留在韩塬大地上的记忆》出版《韩城报》副总编宁永泉的新闻作品集《留在韩源大地上的记忆》近日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收人消息、通讯、文学、言论、新闻摄影、论文共140篇(幅),是近10年韩城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8.
陕西新闻摄影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就我省青年摄影工作者潘科、侯登科拍摄的系列照片《出征》(见封二)进行了讨论。与会同志指出,《出征》荣获全国新闻摄影一九八五年作品展览银牌奖后,全国摄影界和广大读者撰文,褒贬疑誉,莫衷一是。《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这组系列照片和评论文章,还开辟专栏进行专题计论。《新闻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也都程度不同地刊登照片、发表消息和文章。上海新闻摄影学会专门组织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铁道报》编辑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期报纸要做到版版有言论。这里指的“言论”,就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它和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是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新闻评论就是旗帜,是灵魂。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评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  相似文献   

10.
翻开报纸,版面上的图片多、大、美,让人欣喜地看到“两翼齐飞”在报界老总中确实形成了共识。 细读图片,又常常见到平、空、假的图片,让人感到真正做到“图文并重”尚有差距。特别是在正确引导舆论方面,图片与文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独立兵种”的新闻摄影应当更有作为。 导向,不应是文字的专利 我们讲正确的舆论导向,讲当好喉舌,工作的重点往往是抓三个方面,一是言论(包括社论、评论、述评、杂文等),二是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等),三是版面(包括稿件安排上的轻重高低)。言论是报纸的旗帜,理所当然地要讲导向。文字…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至今,大众报业集团六年八获一等奖,实现了评论、消息、通讯、摄影、网页、论文等各类体裁的“大满贯”,被业界称为“大众日报现象”。本期专题对此聚焦。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同为新闻评论,它与报刊、广播评论在地位、作用和一部分体裁上相同或相近。但作为电视这种特殊传煤的新闻评论,它是综合运用画面、声音、屏幕文字和论述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不受国籍、地域、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差别的影响,是真正的最广泛、最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实践证明, “图文并重”不仅对增强报纸的感染力、说服力,争取读者有着直接的意义,也是壮大新闻事业,深化报纸新闻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新闻摄影并非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其他文字体裁平起平坐,它们之间只是一种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指的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新闻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是国际民生、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里发生的重要新闻。时事新闻的采编是新闻工作者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么,采编时事新闻时需要哪些技巧?对时事新闻进行采编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不受国籍、地域、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差别的影响,是真正的最广泛、最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实践证明,"图文并重"不仅对增强报纸的感染力、说服力,争取读者有着直接的意义,也是壮大新闻事业,深化报纸新闻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新闻摄影并非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其他文字体裁平起平坐,它们之间只是一种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也是电视的旗帜。它依托新闻事实,发议论、讲道理,直接表明媒体的立场,体现编辑部的观点,教育群众,指导工作,影响社会舆论,在电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在,各地电视台大都开办有电视评论节目,同时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也越来越重视短评、编后等新闻言论。区别于电视评论节目,对电视新闻节目中依托新闻报道来发议论、讲道理的这些短评、编后等体裁,我们称之为电视新闻言论。与报道评论相比,与电视评论节目相比,电视新闻言论自有其特点。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做到"六宜六忌"。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12,(6):1-1
主流报章蕴含一个“二三二律”,即传播两种价值:主流价值和新闻价值;主打两大文体:评论和通讯;实现两大创新:思想创新和形式创新。1、在特性特征上,“三二律”呈现主流报章的基本规律。从媒体区划看,主流报章这个“三二律”是区别于主流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显著标志。新闻时政类主流广播、电视、网络难以像主流报章那样通过社论、政论、理论、文艺评论等议论文大力弘扬主流价值,呈现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锋芒,更难以长篇累牍地开展思想创新和文字通讯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常把新闻报道的形式划分为三大类:消息、通讯和评论。消息,以传播信息为主;通讯,着重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评论,则主要是深化新闻主题,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这可以说是共识。然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新变化:受众对于新闻评论文章的阅读,已不仅仅满足于接受思想教育或者得到某些理性的启迪,他们从中也需要获取一定量的新鲜的信息,尽管这种对言论所蕴含的信息量的需求并没有对消息和通讯那样大。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宣传的,运用有声语言是它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编辑部门所有文字稿件,包括新闻(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性节目,各种知识性节目,文艺专题等等,最后都要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报纸作为信息市场的特殊载体,也应当消息扑面。前几届的好稿评选中,全国 20余家老年报提供的消息、通讯、新闻述评或言论,几乎是三分天下,而今年各报所报的消息总数超过通讯、新闻评论的总和。这个变化,说明老年报的新闻队伍确确实实在以信息时代的市场观念来看待报纸,来采写新闻、编辑稿件。一些年轻的老年报总编辑或部门负责人对消息报道在老年报中的地位提出了独到见解,对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有了新的认知。   黑龙江省《老年报》的要闻版编辑员继英在论文中这样写道:“报纸是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