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上海娼妓的繁荣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她们在残酷、野蛮的娼妓制度下过着黑暗的悲惨生活。尽管过去历届旧政府曾对其进行改造,但娼妓问题最终没能解决。直到1949年后,新生的人民政府才得以把上海的娼妓彻底根治,其治理经验仍不失为有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以其独有的政治地位和地缘特点,其民国时期的娼妓业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娼妓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特有的一些现象,而研究民国时期对北京娼妓的救济更能使我们了解其底层女性自身的生存状态,更好地揭示民国时期皇城北京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3.
娼妓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占有着重要却暧昧的地位,从历史背景看,是自由开放与礼教规矩的过渡阶段,东京娼妓业极为发达,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有意发展娼妓业,使功臣沉迷酒色,不再过问国家大事,使狎妓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娼妓业刺激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娼妓业和当时的商业、军事、官僚体制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代娼妓业的发展几乎是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娼妓业可以直接反映出中国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原有社会经济的凋零和道德的沦丧.上海娼妓业的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近代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城市发展、政局变迁.以民国初期上海妓女为切入点,试图窥探上海城市近代化发展,并期望对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西南局采取了改造娼妓,贯彻《婚姻法》;禁绝烟毒,加强卫生防疫;统一流通币制,收兑藏洋等措施,对西南的城市社会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与经验对当今城市社会问题的治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古代妓女生活一瞥娼妓是父权制和私有制的双重产物。最早的娼妓是为满足奴隶主的娱乐需要而产生的。奴隶主一方面要求自己的妻子固守贞节,一方面自己又任意占有女奴。从这时起,娼妓的历史也就开始了。但是,这时候的“娼”还不是奴隶罢了。真正“以淫行为目的的妇人,获得代价,将自己身体提供于男子”(《社会问题辞典》对“娼妓”的定义)的妓女实始于战国时代。春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我国教育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点,依据宏观社会制度,将教育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划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阶段,具体细分了建国后教育学专业的具体沿革时期,分析了教育学发展过程的特点。文章认为,我国教育学发展过程呈现模仿与吸收并存、发展与困境并存、分化与丰富并存的特点。同时,具体分析了教育学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娼妓制度的存废是衡量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明水平的标志之一。受妇女解放洪流等因素的影响,娼妓问题也为五四运动先进知识分子所广泛关注。他们不仅从维护人权、尊重女性、提供明的两性关系和社会公德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废除娼妓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且还从社会制度上探索了卖淫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及其废除的途径,五四废娼言论虽在当时并无实际效果,但却留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娼妓从春秋时期就已有之,历朝历代娼妓之风各不相同。宋代虽然明令禁止官吏狎妓冶游,但是统治者又率先垂范狎妓淫乐。所以,宋代不仅蓄养家妓成风,而且私妓泛滥,地位也很低下。这种特殊的娼妓风尚,对宋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开拓了宋代诗歌的题材、促进了宋代诗歌的传播、为宋代诗人提供了精神的避难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宋代娼妓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对建国后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是“三农”问题研究的核心,文章就建国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中常见的农民负担的概念和范畴、建国前后农民负担可比性、建国后农民负担率计算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上海废娼运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废娼,此时上海公开的妓院、妓女已经大大减少,政府抓住时机宣布废娼,有力地塑造了其能够彻底铲除"旧社会毒瘤"的良好形象.而1958年市政府宣布妓女改造结束,则是由于收容起来的妓女越来越多的是在"新社会"堕落为娼的,这对新政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新政权对其进行劳动教养,或者以流氓罪将其投入监狱,从而宣布旧社会的娼妓制度已经彻底铲除.而被收容起来的娼妓,由于在安置时要求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继续"监督改造",使得她们很难重新融入社会,因而无法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而只能是新社会的"旧人".  相似文献   

12.
清末娼妓的才情风貌失不如从前,而同时香艳文学的创作却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本文分析了男性丈人对娼妓进行再表现的叙事特点即悦赏、游移与损押,透视其心态及原因,即:对风月场“文雅”“浪漫”的崎意”传统的追慕和怀念,娼妓作为读者对这些作品的传颂满足了其虚荣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亦迎合了市民社会的口味:而娼妓则把自己的身后功名系于偶游的男性文人笔下,男子依靠其话语权把守着每一道妇女憧憬中的不朽之门.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作家辛大明以石家庄解放后的社会改造运动为背景,创作了歌谣《烟花女儿翻身记》。这部通俗文学作品以对新旧时代华北地区妓女命运的沉浮的描述,参与了新中国城市中开展的社会革命运动。娼妓问题是城市现代性推进过程中显现的社会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意味。歌谣中的叙事策略与社会经济主题是凸显文学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方面,并与当时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娼妓题材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小说家对娼妓形象的认识颇为片面,一种认为她们本性善良,是社会的牺牲品;一种认为是佻达、堕落的代名词,离经叛道的名教罪人。《金瓶梅》塑造的娼妓形象更为真实,作者没有对她们进行诗情升华,也没有"才子佳人"式的匹合,而是抓住娼妓弃旧迎新、趋炎附势,一切以赚取更多的金银为宗旨的一面进行描写。她们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与灵魂,以性为敲门砖,在交欢时索要一些碎银、衣服、香茶、鞋面等,完成一种卖与买的交易。  相似文献   

15.
古代娼妓制度绝不如今日之为人鄙视。其原始固极高贵,最初娼妓乃一男神或者妇神之女巫,承迎过客为拜神之表示。其时人御之,亦必事之,然基督教父诟詈诉毁,连篇累牍,目为异端陋俗,及撒旦遗孽。兹后娼妓遂由庙宇驱入市场,沦为商业。——罗素  相似文献   

16.
论李维汉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时期,统战部长李维汉协助周思来、陈云等主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李维汉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两面性特点,对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双重改造”;同时以国家资本主义为途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到社会主义轨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国后 ,党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 ,对新中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云南红河州为例,主要阐述了建国后越侨私商在中国的经济变迁:即疏理了中国建国初期越侨私商在云南红河州的经济现状,回顾了六、七十年代对红河州越侨私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时期红河州越侨私商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历来为毛泽东所重视。建国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农民问题,并就解决好农民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政笨尝试。文章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建国后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和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性文学史中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娼妓文学。薛涛和温琬则分别是唐、宋两代娼妓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她们二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的差异,以期深入到娼妓诗人丰富而又活跃的内心世界,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心情,她们的灵魂私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