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9年以来,美国推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中国对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持负面因素,官方的表态谨慎,学界和民间以批评为主。作为与美国和中国关系都十分友好、紧密的国家,泰国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态度是复杂的,其基本立场是将国内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平衡大国之间的关系。但一旦中美发生摩擦和冲突,泰国则面临着在中美之间占队的困境。美国重返亚太给不断发展的中泰关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在搞好对美外交、逐步化解"再平衡"的不利影响的同时,高度重视中泰关系,并以中泰关系为抓手,着力打造新形势下的中国与东盟关系,为中国的和平发展继续创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
试析美国“重返亚洲”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战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活动频繁,积极构筑以其为核心的亚太安全体系,强化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然而,中美两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周边各国与美国战略目标的不一致,中东地区棘手的热点问题,以及美国当前的财政困难等,都将影响其亚太战略力量的扩张性提升。面对美国战略调整,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把搞好周边关系放在外交首要位置,在推进中美间战略对话的同时,加强我国海上力量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出于主客观因素的考虑,为了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平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奥巴马上台后积极调整了战略部署,把目光更多的转移到亚太,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为了牵制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继续维持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为此,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包括在外交上开展"情感外交""多边外交";经济上以推进TPP谈判,借此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军事上借助传统盟友和新兴伙伴的力量,加紧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在亚太战略格局重塑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应如何相处,决定着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同样也影响着依附这一关系的两岸关系。如何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促进中美台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战略框架内形成了亚太安全战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在全球层面的结束,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美国必须重新评估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并据此制定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本文主要论述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安全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并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时期推行的美国亚太战略。其关键点不仅在于战略重心的转移,而且在于要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东亚的推行,不仅使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同时也对我国维护钓鱼岛主权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对亚太的介入加深,范围扩大,军事合作加强了.本文分析了美国新政府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重点、原因及对联合国的影响,并指出,亚太地区仍被美国新政府视为其根本利益之所在,小布什对亚太战略的调整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冷战后更加注重参与东盟地区的国际性事务,美国与东盟的战略关系互动成为美国亚太战略与东盟对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却正强 《考试周刊》2007,(51):150-153
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亚太的世纪。由于超强的军事实力,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尤其令人关注,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亚太各国乃至整个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所以研究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小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今天,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了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面对亚太秩序的变动和中国的崛起,缅甸实施大国平衡外交政策。日本与缅甸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的迫切愿望,双方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因此。对日缅关系的发展需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今天,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了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面对亚太秩序的变动和中国的崛起,缅甸实施大国平衡外交政策。日本与缅甸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的迫切愿望,双方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因此,对日缅关系的发展需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对亚太的介入加深,范围扩大,军事合作加强了。本分析了美国新政府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重点、原因及对联合国的影响,并指出,亚太地区仍被美国新政府视为其根本利益之所在,小布什对亚太战略的调整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己。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为了确保美国的世界地位不受挑战,美国在全球安全战略上突出了遏制中国的战略选择。在亚太,由于受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影响,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的一手较为强硬。美国加大对台军售就是其典型的表现。这种以军售为主要形式的“安全安排”,一直是冷战后美国全球和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近中期看,美国仍会加大对台军售,但又不会走得太远,以免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从长期看,不排除出现美对台军售恶性质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高调提出"重返亚太",试图从外交、经济、战略等方面锁定亚太地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内容的战略体系,战略背景、战略动机、战略目的、战略措施等都含有特定的中国因素,是对中国外部环境有着深远影响的战略调整。中国应深入分析、审慎对待、准确把握"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拓展中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要防范美国在政治、军事、地缘战略上的打压,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外交和军事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三个基本实施路径.但由于美国可用的战略资源与其宏大的战略目标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决定了这些实施路径带有先天的制约性因素.认清这些制约性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美国的战略动向,更加理性地分析它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局势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印美三角关系在亚太政治格局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对外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对中印美三角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世纪影响中印美三角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在新世纪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必须对中印美的三角关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军事反恐,重心在中东。但是"反恐战争"的目标并未实现,伊斯兰世界更为极端的势力却乘机崛起。同时美国经济依旧疲软,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力"也在下降。同期的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带动下却高速发展,使得二战后形成的亚太格局发生"失衡"。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是"制衡"中国。这是冷战后美国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国际政治环境和发展。美国的战略调整激化了该地区固有的矛盾,离散了区域合作,也使竞争与依赖并存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再平衡"战略布局及其局限,评估"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从钓鱼岛争端看中美日大国战略的较量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拉拢日本成为对抗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盟友,对钓鱼岛先是不宣而占,接着就在20世纪70年代擅自把管辖权授受给日本,首先挑起钓鱼岛争端;在当前重返亚太中,美国又通过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对日本的偏袒,使争端不断升温,借机制造"中国威胁论",并借此将美日军事同盟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支点。日本现政府置发动法西斯战争而导致无条件投降的沉痛历史教训于不顾,紧紧抓住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时机,借炒作钓鱼岛问题向中国示强,妄图修改和平宪法、重新走上军事帝国的侵略扩张老路。钓鱼岛主权之争是美国一手造成,目前钓鱼岛的争端是日本挑起。钓鱼岛问题牵动整个世界格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47年之后,泰国披汶领导的军政府接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加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体系,与美国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泰国成为冷战时期美国东南亚遏制战略的重要支撑。然而,1955年-1958年泰国国内政治斗争,促使国内进行民主化改革,引发反美浪潮;同时在国际上中泰关系有限缓和。泰国的改变使美泰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摩擦。但是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泰已经建立了稳固的美泰同盟关系。在1958年沙立上台之后,美泰两国重新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澳关系发展的分水岭。二战之前,美国的整个亚太政策主要是在重商主义的动因下展开的,商业扩张则一直是贯穿整个美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地缘政治因素意义较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美澳关系发展中的传统格局。美澳建交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利益尤其是商业利益与安全利益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永恒主题,也是国际关系、外交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线索与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