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敦煌文书P.3620《无名歌》的研究,考证《无名歌》的作者和写作时间,进而探究敦煌民族英雄张议潮的生平,分析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与唐王朝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释敦煌写本P.2966、P.3363《籯金》的内容、分卷及篇目可知:这两种写本应是同一种《籯金》的不同抄本;百篇五卷的卷次分布不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而是按照规模平衡划分;从残存的事例附注内容可知,叙述文字与唐李若立编著《籯金》(S.2053V等)、敦煌张景球改编《略出籯金》(P.2537等)都不一样,应该是吐蕃时期敦煌阴庭诫改编《籯金》的抄本。  相似文献   

3.
才让 《家教指南》2021,(2):9-20
《尊胜陀罗尼》是较为流行的密宗经典,内容主要包括缘起、佛顶出陀罗尼、陀罗尼使用及功效、陀罗尼仪轨及功效、结尾等.敦煌藏文写本中有两种抄写类型,一是摘抄其中的陀罗尼文,包括意译和音译;二是抄写全文.P.T.54A和P.T.368属于不同的译本,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没有完全相同的句子.P.T.54A是吐蕃译师益西德译本,后世得到流传,收入《甘珠尔》中;而P.T.368不见于《甘珠尔》,属于敦煌轶经.  相似文献   

4.
"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T.S.艾略特是欧美现代派最有影响的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荒原》开启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被誉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而中国"新月派"前期的重要作家闻一多是深受艾略特影响的著名现代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死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名篇。在对两位诗人的生年及作品进行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荒原》与《死水》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及艺术观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十善法是佛教一切善法的基础,通过对法藏敦煌藏文文献P.T.4V《十善法广论》的译注和内容分析,结合藏文文献探讨吐蕃时期佛教伦理道德法对吐蕃法律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4)为探究吐蕃文契约的样貌及其雇佣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本件吐蕃文雇工契与同期汉文雇工契相比较,在文书格式上保持独立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承袭了汉文契的模式;在雇佣关系方面契约双方地位较为平等,基本上是以役力换取粮食,属于帮工性质。  相似文献   

7.
叶文 《华章》2012,(19)
《胡旋舞》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长安等地的健舞,传自西域康国等地.向达先生依据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考证,认为《胡旋舞》是在开元、天宝年问传入中国的.但从《胡旋舞》与《康国乐》的关系来看,《胡旋舞》传入中国的时间至迟应在北周武帝时.虽然有人依据发现于陕西紫阳县铸有乐舞人物的铜带版,认为《胡旋舞》在北魏时即已传入中国,但从其舞蹈动作的特征来看,无法看出“急转如风”的《胡旋舞》舞蹈特点,其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校录了敦煌文献P.4837A全文,并通过对其前端所缺损文句的推测,复原了P.4837A原本的结构;指出了P.4837A中引文的来源,并考定P.4837A的撰作时代应晚于杜佑《通典》.认为P.4837A是一部借用《握奇经》中的“八阵”作为基本框架而讲述用兵哲理的文献,而《握奇经》的成书时代,应在唐代之前.  相似文献   

9.
《四个四重奏》是T.S.艾略特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尝试通过信仰的重建为人类社会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想模式。《四个四重奏》从主题和结构等方面与不同时期的东西方宗教著作形成互文关系。本文借用狭义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解读《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圣经》及与印度教《薄伽梵歌》之间的互文关系,以透析来自东西方不同时空的两种宗教观在《四个四重奏》中"难以置信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根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邶风》、《鄘风》和《卫风》三地风诗在《诗经》中被分为三个部分,在名称上被分别冠以单独的称谓,但是实际上都是写卫国之事.邶、鄘、卫三地地处中原,其地理位置无论古今都十分重要,考察这三地的风诗犹如商周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不同侧面让我们了解了中原地区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和文明程度,因而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中的虚无主义自产生至今,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主要作品中都有虚无主义的影子,表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无奈与绝望。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空心人》中的每一诗节都存在着虚无主义的各种意象,通过诗人对于死亡世界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吐蕃时期《恶趣经》相关图像和文献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卫藏、川青藏交界地带以及敦煌发现的吐蕃时期普明大日如来、释迦形大日如来以及毗沙门天王像,其图像特征基本与《恶趣经》中相关记载一致,推测与《恶趣经》相关;其二,《韦协》《贤者喜宴》等文献皆记载吐蕃王室修建桑耶寺时造普明大日如来像,利用四天王占卜,并造四天王像,以及在葬仪中利用恶趣清净曼荼罗等,说明吐蕃时期《恶趣经》在吐蕃腹心地带流行。  相似文献   

13.
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应该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官府支出粮食等物品的账目记录清单,文书中记载的职官押衙(am va gav)、长史(jang shi,亦可译为长使)、人名ya ya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文书中已出现,并非只是在归义军时期才出现的职官,不能据此将该文书定为归义军时期文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前辈学者对P .2 5 5 5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 ,认为P .2 5 5 5背的 12首陷蕃诗与正面的 5 9首陷蕃诗 ,并非同一作者 ,马云奇也不是陷蕃诗的作者。包括《白云歌》在内的 12首陷蕃诗的作者是在唐朝和吐蕃战争中奉命出使而被拘系的另一位佚名僧人。第二部分认为《白云歌》之“白云”来源于大乘十喻之“浮云喻” ,全诗借“白云”来演绎佛教义理 ,主要表达了佛家无常及空的思想 ;在诗题中也蕴含着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尚白”的风习。  相似文献   

15.
唐朝文成公主的和亲,为吐蕃带去了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技术文化,此次中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吐蕃的发展,在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进程等多方面均有显著表现。文章从吐蕃发展的前后变化入手进行对比,分析中原文化在吐蕃的传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关于《中原音韵》入声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在《中原音韵》音系中有无入声的问题,至今分歧较大.但许多学者都没有注意到臧晋叔的《元曲选*音释》在这方面提供的资料.本文通过分析《音释》中入声字出现在杂剧中的位置以及被注方式,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17.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22件汉、藏文宅经写卷,弥补了目前唐宋时代同类文献缺失之不足.敦煌藏文本P.3288V《宅经·五姓家宅图等占法抄》与P.T.127V《人姓归属五音经》均系依据汉文本《宅经》编译而成.它们的发现,表明宅经文献不仅在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长期流行,同时对吐蕃日常生活也有深刻影响,隐喻着归义军时期敦煌吐蕃移民转型发展、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的具体路径,成为唐宋时代汉、藏认同融合历史归宿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8.
要清晰了解《孔子诗论》在楚地的传播和发展状况,必须清楚《诗经》和儒家学说在楚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唯有两者同时在楚地得到传播和发展后,带有儒家思想倾向的《孔子诗论》才有在楚地得到接受并被传播的可能.文章认为,若《孔子诗论》成书于春秋时代,当为七十予后学所作,并经由任不齐或澹台灭明传入楚地,则其成书当为乳子卒后即前479年以后,传入楚地应为前465年之后;若成书于前376年以后,传入楚地应为荀子任兰陵令的前257年—前238年之间或之后.但《上博简》为战国晚期贵族墓陪葬,战国于前221年结束,故《孔子诗论》入楚当限定在前257年—前221年的范围内.综合《上博简》的整体情况来说,后一种推断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敦煌文书P.3568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的译者吐蕃沙门无分别进行了考证,认为他就是汉藏传世史籍记载的赞普赤松德赞和赤德松赞在位时期的吐蕃著名僧人朗巴弥垛巴(rnam par mi rtog ba),又称为南拨特计波.<普贤菩萨行愿经>在吐蕃、汉地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多件汉、藏文译本,对研究吐蕃佛教史、唐蕃交流史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忠奸斗争,是中国古代忠臣义士与权奸邪佞区别对应的重要伦理尺度.《说岳全传》和《杨家府演义》两部英雄传奇小说集中地反映了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原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武装冲突时,汉民族中的爱国忠臣和叛国奸臣之间为国家兴亡、百姓安危而产生的剑拔弩张的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