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颖 《视听》2016,(7):28-29
城市台电视剧受购剧经费、播出平台等多方面的制约,在竞争中处于弱势。面对央视、卫视及省级地面频道电视剧的多面夹击,被边缘化的城市台电视剧如何突出重围,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本文试图从城市台电视剧片源、编排和推介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台是靠本土新闻和电视剧起家的,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当年,城市台在绝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上被设定为“第一频道”,曾经万人空巷的《渴望》、《刑警本色》、《过把瘾》以及引进剧《血疑》、《坎坷》等无一不是在城市台播出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迅速发展,观众对电视剧的青睐早巳不再为城市台所独享。  相似文献   

3.
赵小波 《现代传播》2006,(6):142-143
这几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中国式离婚》,直到《亮剑》、《暗算》等国产电视剧在各卫视台和地面频道轮番播出。“二轮剧”的热播几乎成了一种风潮和时尚,动辄五六家卫星电视同时在晚间的黄金挡时间播出同一部剧,或者一部剧在各电视台相继播出。观众可以“一部电视剧在河北台看开始、安徽台看进展、四川台看高潮、陕西台看结尾”。这种“隔夜饭”让电视台“屡吃不爽”的另一个原因是二轮剧价格低,收视效益却好。因此,本文想从自身的播出经验出发来进一步探讨二轮播出电视剧潜在的价值和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制剧是由电视台投资、拍摄、制作,拥有自主版权,只在本台播出,或者进行二次销售的电视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证了资源的独享性,并且电视台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剧本进行修改或终止拍摄。由于自制剧的播出对自家电视台具有唯一性,因此,电视台在自制剧的播出时间、播出方式、播出进度等方面可以适时调整。所谓“自制”,是指电视剧在制作和播出体制上的创新,是电视剧“制播合一”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王宇明  何静 《青年记者》2016,(36):76-77
2015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播出政策,“同一部电视剧联播的上星频道至多两家,且每晚播出数量不超过两集”的规定,使得电视剧的创作、发行尤其是各地方卫视晚间黄金档编排发生根本性变革.①同时,2012年颁布的“限娱令”政策效应犹在,原本21:20 ~ 22:00时间段的卫视第三集电视剧播放时段,只能由非娱乐类型的节目来填充.于是,“920节目带”出现.  相似文献   

6.
杨志勇 《视听界》2013,(1):52-54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剧是一个被大多数观众喜爱的节目,也是城市台最容易赢得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的平台。近年来,从央视、省级卫视、地方电视台,到互联网站,都把优质电视剧资源的获取、编排和收视份额的占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城市台电视剧的获取、编排以及播出效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播出预期与结果经常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廖秀香 《声屏世界》2011,(10):54-54
当前.城市电视台播出的影视剧主要靠外购引进.但优秀影视剧作品的高昂价格常常令城市台望而却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当前城市台电视剧播出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9,(2):18-19
2009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央视-索福瑞公布的一组数字表明,电视剧依旧是眼下电视频道的“重头戏”,占到播出量25%的电视剧,却为电视台带来超过33%的收益。不过,卫视频道利用电视剧已达极限。主打电视剧的卫视频道内容竞争同质化明显。更多的电视频道将眼光投向了“定制剧”,由播出方和制作方形成制播联盟,共同创作、共同发行、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电视剧的播出中港、台剧不断增多,国产剧生产的港、台化现象日益明显,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末艾。台湾电视剧“六个梦”的播出,在国内兴起了琼瑶热。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断掌顺娘》、《星星知我心》等剧的播出,也深受观众的喜爱。与台湾剧以缠绵言情擅长不同,香港电视剧则以古装武打言情和警匪动作片火爆大陆。继电视剧《霍元甲》《陈真》播出之后,《精武门》《洪熙官》《新神雕侠侣》《国际刑警》等剧播出后收视率屡创新高。港、台剧之所以会受欢迎,究其原因,一是港、台与大陆血脉相连,历史文化上的亲近性使其更易为…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小兵张嘎》是一部依据同名“红色经典”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这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使得《嘎》剧和当前电视剧改编“红色经典”的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嘎》剧审查和播出之前,国家广电总局曾连续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两个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5,(6):18-18
合作是城市台发展的出路(南京广电集团郭秀君) 城市电视台间的合作可以从六个角度展开:一,渠道合作,这种合作最常见也最易成功;二,搭建电视剧节目购销平台;三,构建节目播出平台,即采用联播编排方式形成收视率热潮效应;四,搭建活动联动平台;五,内容合作,这是城市台之间最具成长空间和潜力的空间。以前各台之间也有过此类合作,但仅基于宣传需要,只注重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2,(1):80-80
2011年10月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倾世皇妃》,8天内在某视频网站的点击率超过一亿,而此前的另一部电视剧《步步惊心》在各大网站上的点播率更是数字惊人。视频网站这种人气激增的蓬勃状态让不少人惊呼:电视剧的“网播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3.
蒋昊晨  左圆 《视听界》2012,(1):41-4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播出平台的日渐壮大和完善,国内电视剧市场由各大卫视间的互相竞争,逐渐转化为各大卫视、地面播出平台和新媒体播出平台群雄竞逐的局面。这种态势在2011年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也使得国内电视剧市场迎来了一次嬗变。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是观众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无奈调侃。不过,这种现象将从1月1日起改观——无论黄金档、非黄金档,观众再也不会被电视剧中的插播广告打扰了。去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规定严令,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此举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15.
于松明 《声屏世界》2009,(12):45-46
2009年以来,纵观全国各大电视台,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电视剧接连播出,在创造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众多热播剧中,军事、政治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其他题材电视剧播出量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央视电视剧频道继《我的兄弟叫顺溜》之后播出的商业大戏《望族》,以其独特的题材、曲折的剧情、考究的画面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在众多革命剧的包夹中突出重围,令人不禁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未取得电视播出许可,网络同样不能播未来电视司将继续加强监管,凡在电视剧司进行过备案公示,必须经过电视剧司的最后审核,拿到播出许可证后才能发行。不过,如果遇到剧目确实不在电视渠道发行,而只在网络播出的情况,可以由制作方向电视剧司提出撤销申请,再转为网络剧上线,此前的网剧《精绝古城》其实就属于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央视继新闻频道之后.又推出少儿频道.而紧盯央视不放的省级卫视.甚至城市电视台也在纷纷增设频道.艰难地推行频道的专业化。与此同时,央视一套加大电视剧的播出量:以时尚、娱乐为定位的湖南卫视一改以往晚间黄金时间播出自办节目为播出电视剧:安徽卫视更加直接地把自己打扮成为电视剧的“大卖场”:就连中国教育频道也不“安分”,也在自己的学习园地开出首播剧场。  相似文献   

18.
夏欣才 《视听界》2013,(2):78-80
2012年,随着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的《海洋》在国内各大电影院线与观众接触,以及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甚至海外的热播,纪录片成为电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热门话题。城市台曾经是这一影像艺术热衷的生产者和创作者。十多年前的城市台,几乎每一家都有专题部或国际部之类的部门,专事各类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但随着电视收视市场的急速变化,城市台黄金时段的荧屏,逐渐被本土新闻、电视剧和少量的综艺节目填满。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曾经风行一时的香港剧、日本电视剧逐渐退烧。台湾的有线、无线电视台都买进了大批的大陆电视剧,都以雄兵之势登陆台湾。由于“年代”有线电视台周一至周五晚间时播出了大陆电视剧《大宅门》后,反应极佳,使得“三立都会”台在同一时段推出了《雍正王朝之李卫当官》。“年代”更是不甘示弱,继《大宅门》剧之后再推出金鹰奖影后朱媛媛主演的大陆电视剧《富贵逢时》(原名为九九归一)。“华人卫视台”则看好大陆影后的威力,在晚间时播出刘晓庆的旧作《火烧阿房宫》。过去一向以大陆电视剧挂帅…  相似文献   

20.
安徽卫视在致力电视剧战略的同时,推进安徽卫视从播出大台向制作大台的转变,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合作机会,共同创造更多经典市场营销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