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探讨如何利用Moodle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克服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匮乏、教师经验不足、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探讨如何利用Moodle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克服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匮乏、教师经验不足、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一直是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整个校本课程体系的重点项目。依托Moodle平台,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先后建立了《网页制作》、《scratch儿童编程入门》、《微视频拍摄与制作》、《音频的录制与编辑》等信息类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结合学校与学生的需求,在分析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薄弱点后,开发了涉及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等领域的《地球的孩子》课程。由于纸质教材成本高、更新慢,评价得不到很好落实等原因,我们设想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平台,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集成资源呈现、教师备课上课、学生互动学习三位一体的课程平台,克服传统课程的缺陷,使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校本课程信息平台开发的同时,注重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融入创新教学模块,促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材施教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开发、自主选课、评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小学校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采取在校园网中搭建“校本课程主题平台”的方法,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个网络支撑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国家大力提倡各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背景下,使用开源的LMS系统作为课程开发平台,开发校本课程的优点和长处,并且以在Moodle平台上建设一门中学地理网络教学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的过程,分析了相关的性能。通过对该实例的研究,证明在我国的中小学,利用开源的LMS系统来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系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如何放大校本课程效应的研究,提出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效应扩大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够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实施;二是信息技术可以支撑校本课程效应放大的细节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平台,优化校本课程的展示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图文制作软件,优化校本课程的核心环节的呈现方式,拓宽学生接受校本课程内容的通道,同时吸引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新契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与方法,提出整体推进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建立教师参与机制,形成校本课程开发动力;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校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整合校本课程学习内容、创新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校本课程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9.
国家规定课程由于其长期性,不能及时动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得校本课程应运而生,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渗透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不仅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更能够为校本课程后期的规范应用和不断完善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中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教师可以整合各项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国学经典课程,从而改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主要从国学经典的主要内涵、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高中信息技术整合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实践三大方面进行探究,其中具体的实践包括深入开发国学经典内容、创设生动校本课程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开展国学主题教育活动、布置国学主题实践任务等,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资源与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本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利用Moodle平台可以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教师可以在Moodle平台Wiki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直接链接到其它网址进行学习,本文通过Moodle平台的构建进行校本培训探索,介绍了Moodle如何创建校本培训平台,希望能给校本培训信息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本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利用Moodle平台可以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教师可以在Moodle平台Wiki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直接链接到其它网址进行学习,本文通过Moodle平台的构建进行校本培训探索,介绍了Moodle如何创建校本培训平台,希望能给校本培训信息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各校的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常见的教学辅助手段,非常适合校本课程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校本课程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实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几年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政策的不断贯彻,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而且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也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Moodle平台也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今天就初中数学教学中什么是Moodle平台和校本课程,以及教师应该如何把两者进行结合搭建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做一下探究,希望能够对各位数学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教师能够切实利用好现有的工具提升教学的效率,保证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琰  王林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5):186-187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深入,我国的校本课程改革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关注的热点。分析了校本课程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所起到的辅助与推动作用。以期今后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校选择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评价的平台。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的重要特色是以建构教学法为设计基础,它的教学模块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教师用它来组织教学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校长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设了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编制管理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负责开发管理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由教师负责开发的课程。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为校长表达教育思想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就是一种学校拥有课程权力,主要由学校校长和教师在具体的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所有学校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是全新的,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我发展,需要所有参与人员不断地“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学校的管理水平,均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它的侧重满足学生差异性、多样性需求,和其探索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体现着“以人为本”特色的学校自主课程,亦很容易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关注、认可.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校本课程走过了探索阶段,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辅助学习方式。校本课程正逐步进入发展的深水区,文中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校本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五个环节对目前的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3):118-119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导中学生进行新兴科技软件等的能力培养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专家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新的优势作用,以其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资源储备吸引着众多的学校和老师进行使用。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学校联合老师和一些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使课程更加契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校本课程运用在信息化的媒介平台上,老师能够充分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本,以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终极目的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式教学,试图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探究模式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信息技术课程中探究模式教育的优势,以及探究模式教学在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