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思运被认为是"中间代诗人"中有突出影响的诗人,其实我更愿意称道他在中国诗坛上的独树一帜,因为从诗人的品质来看,独立诗人这一身份更加重要。赵思运的诗带有明显的先锋气质,或者说具有一种极端的现代性,这使得他在中国诗坛上以独具个性的诗风迥异于当今诗坛的其他诗人。他的个性化主要表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3.
王书怀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黑土诗人”。当时他可能算不上中国诗人的代表,用作家吕中山的话说:“但这不妨碍他在60年代成为龙江诗坛的首席。”  相似文献   

4.
周紫芝是南宋初年有名的诗人,有近二千首诗传世,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乐府诗。他有明确的乐府理论指导创作,从而使其乐府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当时诗人,在南宋初年诗坛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冉仲景是近年诗坛崛起的有一定影响的青年诗人,其诗歌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和高原的风姿,风格博大沉雄,语言清晰明快。康巴高原和武陵故土,是其诗歌抒写的两大主要对象,它们相辅相成,构成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世界。前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后拓展了他的诗歌视域,丰厚了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五四”新诗开拓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长诗《毁灭》.在诗坛上发生过重大影响。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在创作上逐渐转向散文。由于他在新文学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先后写  相似文献   

7.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写的诗大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读来质朴自然,在中国诗坛上有着独  相似文献   

8.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赏读]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诗坛上也具有广泛影响。他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他被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美国学者弗兰德将他与聂鲁达、土耳其作家希克梅特一起誉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  相似文献   

9.
赵伟 《现代语文》2007,(10):18-20
李益在诗史上一直以边塞诗著称,后人对其多有赞誉且颇多评论。但在李益的存诗中还有大部分并非边塞诗歌,对于这些诗却鲜有论述。作为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也应体现出大历诗坛的风貌特征。文章从李益边塞诗以外的诗歌入手,试通过对诗人在大的时代关照下的情感体验特征的分析,来论述李益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融入大历诗风的风貌特征,从而认识一个更为全面和真实的,边塞诗人身份以外的大历诗人李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大诗人艾青(1910-1992年)原本是学绘画的,他青年时代甚至远赴欧洲学习法国印象派绘画,期待日后成为画家,然而他最终却成为诗人,并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1904—1973年)称为20世纪“中国诗坛的泰斗”。艾青的走出绘画园地转入诗歌世界的经历,可以用“残酷”来形容——是苦难的炼狱生涯,使他永远地告别了画坛。 时间要回溯到20世纪。1929年至1932年,艾青在法国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旬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  相似文献   

12.
李贺是唐代诗坛上极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他早年便表现出的高超的诗歌创作才华,韩愈等人的重视和赏识,诗人身体方面的孱弱,人生路上遭遇的种种挫折等,都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也为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怪诞、华丽、幽冷等不同寻常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雷抒雁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既具有诗人气质又具有杰出诗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与时代同步,顺应了人心与潮流,是时代嘹亮的号角,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诗讲究形象的运用,极富情感,是思想与形象、情感相溶相合的可读可诵的美诗。主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大方面来剖析雷抒雁诗歌的美感特征,以汲取他诗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上,公刘是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诗人。他从五十年代起,就是一位新生活的热情歌唱者,他那时的歌声纯净透明而美妙清新,充满了幸福的幻想和青春的憧憬;七十年代末复出以后,他的诗歌就是新时期的洪钟大吕,发出时代的轰鸣,警策动人,跃动着时代的旋律、历史的血流和诗人赤诚的情思,大有李贺之风,读后令人怦然心动。他不愧为诗坛上的大家泰斗,中年诗人的杰出代表。研讨公刘的诗歌创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随新中国诞生而出现的一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对于我  相似文献   

15.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乾嘉诗坛上继“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子”等诗人群体后又一著名诗人。其时,在已呈蔚为大观之态的岭南诗坛,冯敏昌与黎简、张维屏等人成为岭南诗坛的领军人物。冯敏昌内行诚笃、实学醇茂,出孝入悌、热心文教,诗歌牢笼百态,自出胸臆。他在钦州、岭南,乃至大江南北,都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士大夫,富有成就、风格独具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田间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乡土诗人。田间是以写乡土诗而登上诗坛的。他一步入诗坛就注视着他的家乡扬子江两岸荒芜的乡村和贫苦的农民,成为左翼诗坛上一位最年轻的歌手。纵观田间漫长的创作生涯,他是20世纪诗坛上同中国农民生活时间最长,生活或走访地区最广,创作以农民、乡村、土地为主题作品最多的诗人,他创作了中国20世纪文人创作的最长的表现乡土、表现农民命运的叙事史诗《赶车传》。田间的诗作不仅表现了乡俗民情,而且反映了20世纪中国农民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间是一位热情澎湃的歌者,是一位不倦地进行诗歌艺术探索和辛勤革新的诗人。田间对民歌是情有独钟的,他在学习民歌、吸收外国诗歌的特点和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自己,追求着一种农民喜闻乐见的诗体形式和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诗坛上最具特色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创作的近百首无题诗。无题诗是他诗作的思想艺术特征与他高度成就的综合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旨意深远,形式优美,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  相似文献   

18.
孤独的诗魂     
李贺是中唐诗坛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他以自己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为诗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短暂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深刻的孤独感伴随着他的一生,并进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他代表了继盛诗歌创作高峰后的又一高潮,把唐诗创作推到顶峰。他的诗真切地反映了晚唐王朝衰颓没落的社会政治生活,同时也表现了同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黑暗的社会现实,坎坷的仕途生活,缠绵凄苦的情感经历,使诗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度日艰难,郁抑惆怅便成了他的主要心态。  相似文献   

20.
普希金是19世纪初俄国诗坛上的一位奇才。他以其天才的诗的火焰,给当时的俄国诗坛带来了活力;以其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戏剧、小说等作品,把俄国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普希金时期”。普希金使俄国文学跻身于当时以歌德、拜伦和雪莱等大诗人为代表的西方优秀文学的行列。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