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全面概述前17届国际档案大会(简称ICA)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界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合作的阵地以及国际档案学发展的窗口,具有增强各国发展档案学意识、提高国际档案学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国际档案学学科建设、缩小档案学发展地区不平衡以及促进国际档案理事会与其他国际组织密切合作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两届国际档案大会求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9月21日至26日,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下简称十四大)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举行.自1996年9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下简称十三大)在北京召开之后,国内外的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学发展领域陆陆续续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在此,笔者欲将两次大会的主题及内容做一求同比较,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詹金逊(Hilary Tenkinson 1882-1961)英国杰出的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国际名档案活动家,世界现代档案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是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这充分说明了档案与信息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档案学应如何发展?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等等是档案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西木 《北京档案》2000,(9):20-22
自十九世纪末荷兰档案学家在著名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中提出"档案是某一行政机关或其某一官员正式收到或产生并被指定出它们保管的书写文件、图片和印刷品的总和"这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的档案学者各自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档案概念.与此同时,各国的档案法规也都列出了各具特色的档案概念,尤以<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对档案概念的表述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档案大会看档案学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杨明华国际档案大会是由国际档案理事会举行的档案学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的会议。每届国际档案大会都由主办国与国际档案理事会执委会拟定若干大会议题,这些议题涉及到当时档案学的研究重点和国际档案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大...  相似文献   

7.
企业档案部门的知识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档案工作中的知识服务 档案工作中的知识服务就是档案部门将服务的着眼点从信息转移到知识上,切实解决利用者的实际问题.①早在1996年加拿大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就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具体阐述了知识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档案学教育开始设置博士学位迄今已有8年时间,我国最初的档案学博士"出炉"也已4年.至目前,我国档案学博士、加盟档案事业的其他学科的博士和在校学习的档案学博士研究生达到了六十余位."为了把档案界的这批高级专门人才组织起来,发挥博士层次研究人员的群体优势,展示转型中的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水平,探索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拓展档案学与现代信息学科交叉结合的新层次、新领域",2001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得到海内外学界同行的热烈响应,国内数十位博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文件、档案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活动."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职业的走向"是该论坛的两大主题.本文从研讨会大会发言和所提交论文中摘取部分专家、学者的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2,(10):71
第四届国际档案工作者大会将于2012年4月10日至13日在智利的圣贝尔纳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继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之后,第四次召开国际档案工作者大会,此次会议由智利档案工作者协会和阿根廷档案学虚拟中心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档案学术研究开始进入到科学发展的阶段。但该词并非是滕固最先在中国使用。实际上,档案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应用有着深刻的背景,并带有国外影响的影子。在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明清档案整理和档案教育开展中,都存在着国外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现象。基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国外影响现象,档案界不仅要重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更需加强国际档案学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档案学。  相似文献   

11.
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组织召开的世界性档案专业会议,在促进全球档案治理和国际档案学术交流、人文合作、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历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进行分析发现,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在人文、管理、技术、国际交流等视角分别呈现出从档案世界走向社会生活、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治理、从物理空间走向数字生态、从业务联合走向命运共同体的演进趋向。历届国际档案大会关于人文、管理、技术和国际交流的倡导与实践,为新时期我国档案工作和档案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具体来讲,就是在人文方面提升档案赋能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管理方面建构具有时代适应性的档案治理体系,在技术方面推进技术驱动的档案管理创新,在国际交流方面强化全球档案治理的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2.
文摘     
《上海档案工作》2008,(4):31-32
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徐拥军在2008年第2期《档案学通讯》撰文论述:1996年特里·库克在北京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首次阐述的"档案后保管范式"(the Post-Custodial Paradigm for Archives),本质上是"一种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只有大力推进档案理论创新,才能保持档案学向更深层面发展。档案学理论创新不仅是档案学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国际档案大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顺档案治理和全球治理两者的内涵,剖析全球档案治理在全球治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起到的作用,梳理中国参与国际档案大会的历程,分析目前存在的起步晚、缺乏有力传承,话语权薄弱;"引进来"的理论多",走出去"的理论少;语言与专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稀少等问题,提出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培养"档案学+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议,以期中国能更好地参与全球档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2,(10):70
2012年6月18日至22日,第十七届档案学大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保护、利用和宣传——档案机构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巴西档案工作者协会向世界范围内的档案和文件工作者发出邀请,欢迎他们作为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后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欧国家对本国私人档案的监督管理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在所颁布的档案法规中 ,都不同程度地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及各国对私人档案政策的发展变化 ,或许可以为我国私人档案的管理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一、世界各国对私人档案的认可程度如何对私人档案进行保护、监督和管理 ,是各国档案管理上的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是伴随着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自从 1950年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以来 ,私人档案问题已多次被做为国际档案大会的中心议题。在 1950年法国巴黎举行的首届国际档案大会和 1956年在意大利佛…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马小彬在《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4期撰文,论述了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策略。作者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进程加快,档案作为世界历史的记忆,备受国际组织及各国重视;国家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发挥档案文化资源潜在作用的工作亟待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T·库克正式提出档案界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后保管时代,以区别于传统文件的保管模式,区别于保管时代。后保管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文件数量剧增、文件形态发生变化并以电子文件的发展为标志的一个时代。它意味着档案工作对象和档案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UBC档案学自建立以来在档案学发展上的贡献及其教育理念。在档案学研究中,UBC档案学继承经典档案学的精髓,并对其不断发展以解决信息时代的问题;在档案教育上,UBC档案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档案与非档案结合以培养新时代的档案人才。  相似文献   

20.
胡萍  赵跃  马晓玥  潘雪萍 《档案管理》2021,(6):26-29,33
本文选取5本国际档案学期刊在2020年刊载的80篇英文论文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展开类目构建、编码统计,并结合编码结果对2020年国际档案学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发现2020年国际档案学研究内容的三大特征,即:关注档案社会化趋势、追踪文档管理新技术、关注档案职业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