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杨嘉)看病先看手。近日,有"掌纹诊疗第一人"之称的王晨霞新著《手会说话》面世,继《王晨霞说寿》、《王晨霞掌纹诊病治病》热销之后,此书又将掀起新一轮健康潮。现在西方有人提出一个新的理念:百分之七十的疾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参与。王晨霞鉴于自己三十多年的行医经历,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字,在长期的流传和形体演变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不仅忠实地记录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而且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因此,现代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本文以汉字“五”为例,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悦 《今传媒》2024,(3):102-105
在汉字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和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是吸引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月字旁汉字在汉字库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月字旁及月部字的分析与其背后文化底蕴的探究具有价值意义。本文通过对月字旁汉字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月字旁的汉字与月亮并没有直接联系。然而,月字旁汉字在“‘月’见晓光、‘月’觅佳音、‘月’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汉字通过与月亮的间接联系,传递了人们对于光明、音乐和文化的追求。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了有关月部字教学的创新方法与思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月部字,引导学生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看病先看手。近口,有“掌纹诊疗第一人”之称的王晨霞新著《于会说话》面世,继《王晨霞说寿》、《王晨霞掌纹诊病治病》热销之后,此书又将掀起新一轮健康潮。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文化生成与文化研究,谱写了汉字文化的辉煌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根脉谱系。本文深入剖析了汉字文化的属性、构成,以及汉字文化研究的意义、突破。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汉字研究、汉字讨论、汉字文化出版的勃兴,成了出版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道奇异的风景线。这一波汉字文化出版热,有喜,有忧,有大可深究的出版学智慧内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天才创造和独特贡献。且不说它是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历  相似文献   

7.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任伟泉 先生 中国有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正是印刷术这一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技发明,曾经造就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北大方正也正是从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汉字入手,逐步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北大方正为中国出版业的现代化留下了光彩的一笔。中国是汉字的故乡,弘扬汉字文化、丰富印刷出版物版面等多方面的需求,也迫切需要在传统印刷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网络元素,甚至改变了文化思维.网络技术推进了世界的发展,人们充分地享受着网络科技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只要登陆网络平台,就可以浏览各种新闻信息,观看电视节目,进行网络购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而网络技术对人的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也给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鉴于人们普遍使用电脑操作而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存在,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节目,引发了汉字大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本文旨在从《汉字英雄》节目看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烨 《报刊之友》2014,(4):89-90
随着全球化不断的深入,媒介转型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的电视媒介面临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双重夹击,转型之路的寻求更加急迫。在各种歌唱类、选秀类节目扎堆的暑假黄金档,一档以汉字为基础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异常亮眼,其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现代化的运作方式为媒介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文章力图从《汉字英雄》这一特例入手,通过对节目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传统文化对电视台运营有何价值,有无必要大力开发弘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节目,如何平衡这里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传统"安代"治疗仪式,是民间信仰仪式与治疗仪式的统一,融音乐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将心理治疗、躯体治疗、社会功能恢复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患者恢复精神平衡与和谐。"安代"疗法为了解不同文化情境下精神病的表现形式、人们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地方文化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在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为人们应对疾病提供了怎样的意义支持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汉字文化场的系统观、汉字文化场的构成、研究汉字文化场的意义等方面,论证了建构汉字文化场、编写《汉字文化读本》的创新意义。旨在探讨汉字文化场的应用研究,并用以指导编写《汉字文化读本》,开拓汉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中国学者治学必须先辨名实。至明清两代,西学或直接或间接经过日本输入中国,西语和日源汉字新词在中国植入和使用,使得以翻译、借词为主要表现的译学产生,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增量工作。冯天瑜教授著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从传统的训诂考据和明清以来的译学为入手之处,高度融合思想史、社会史、学术史、政治史和逻辑学,构建出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语义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过渡礼仪重要部分的"成人礼",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通过仪式,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群落中,但在历史更迭中多有失落,现代成人礼的重建过程体现了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湖南卫视于2009年以来,率先探索"电视成人礼",以期实现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电视成人礼的意义生产也为趋于同质化的电视文艺开辟了新的突围路向,凸显出隐性德育、身份赋权、国家在社会中、社会整合等系列命题,体现了电视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也提供了透视国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途径与媒介样本。  相似文献   

14.
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耕思想,代代相传,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解放后更是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伴随着这一口号,出现了诸多宣传画作品。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的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有了准备方能成功,否则胜算的把握殆尽。采访,从汉字方面考证:"采",手于木上,即用手摘取树上的叶子,它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行动。"访",  相似文献   

16.
(上接2007年第11期第41页)记者采访的"八要"、"八不要"采访要用"眼耳手嘴"。采访应是全身心的,而不仅仅是用嘴问、用耳听,眼睛对细节的捕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手中数码相机、录音笔的使用应能为"眼看、耳听"提供更好的帮助。"眼耳手嘴"分工协作才可以提高采访效率。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探讨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知识存储方式,汉字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华文化只有抓住机遇,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利用网络这一新型传媒,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正《于丹品味汉字》节目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媒体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正能量的积极探索。这是新闻界同仁和专家学者在中国记协4月22日举办的"传承中华文化助推中国梦"——北京电视台《于丹品味汉字》研讨会上的共识。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播出《于丹品味汉字》系列节目,通过解读汉字,让观众重温汉字的魅  相似文献   

19.
张黎思 《今传媒》2016,(5):148-149
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载体和艺术瑰宝,承载贯穿了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与标志的相互结合是一个可持续研究与探讨的设计角度,文字与图形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本文着重探索在标志设计中汉字是如何被再设计利用和表现的.汉字标志的设计是一个经典与个性共通的浓缩,不仅传递了汉字的东方文化的艺术价值,也服务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延展.  相似文献   

20.
正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耕思想,代代相传,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伴随着这一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