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继堂  周超  马强  陈美 《中国科技纵横》2014,(6):247-248,251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流域管理。本文在描述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通过对国外水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的介绍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发展,探讨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水资源质量现状表明,只有从流域管理现状出发,把流域管理作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主要途径,才能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覆盖取水总量控制、用水过程控制和排水必要性需求控制的全过程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米兰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区流域,如何将流域十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该流域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资源科学》2018,40(5):1016-1025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南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海平 《大众科技》2009,(1):107-109
从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供给的气候与大气降水,地形特征,植被与土壤及地质构造,表层岩溶带及岩溶发育程度,水资源产业发展状况及其供水制约,水资源质量等影响因素;分析了岩溶流域水资源需求方面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镇居民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主要侧重流域水质的保护,流域水量的保护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中应加强水资源量的保护规划,根据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实践,提出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水资源量保护的意义及水量保护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基于负载指数的中国水资源三级流域分区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丹  封志明  刘登伟 《资源科学》2008,30(10):1471-1477
本文厘定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水资源负载指数概念,以《中国水资源分区》为基础,采用ARC/INFO软件,统计分析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流域分区的水资源负载指数,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与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全国水资源负载指数属于Ⅲ级水平,水资源利用程度中等,开发潜力较大;从一级流域分区、二级流域分区到三级流域分区,负载指数空间分布逐步细化,开发潜力低的地区范围从黄淮海地区逐渐向松辽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扩展;三级流域分区尺度,全国71.4%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大,居住着全国33.2%的人口,而45.9%以上的人口聚集在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潜力有限的15.4%的土地上;十大流域负载指数地域差异明显,淮河、海河流域85%以上、黄河流域60%的地区属于低水平开发潜力,西南诸河流域全部属于高水平开发潜力,其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太湖水系开发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西部江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流域尺度生态重建与水资源调控是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生态重建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其水资源调控机理认知、政策模拟与模式构建的系统研究,合理选择适合西部实情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才能有效推进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调控从工程性、资源性的“供给管理”模式向生态化、社会化的“需求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流域水资源评价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评价合理性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环境条件对流域水资源评价的综合需求。本文针对传统流域水资源评价的主要问题开展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现代环境下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以切实提高流域水资源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对如何加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优化,提出了设想和建议:(1)完善流域水法规建设,加强水行政执法;(2)加强流域域情的综合研究和规划工作,编制<流域综合治理规划>;(3)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以统筹各地区的利益;(4)强化流域水规划管理;(5)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6)突出节水措施,促进流域经济向高效用水、高产出、高效益方向发展;(7)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绥芬河水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绥芬河水资源现状的初步分析,明确了本流域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结构特点,为今后本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WPI模型的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曹茜  刘锐 《资源科学》2012,34(7):1306-1311
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在调查和分析赣江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应用WPI方法,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状况、资源利用能力、资源使用效率及资源利用对环境状况的影响五个方面选择1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建立一套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状况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呈逐年变好趋势,从水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环保投资指数成为影响水资源贫困水平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邵玲玲  牛文娟  唐凡 《资源科学》2014,36(10):2029-2037
根据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特点,跨界流域经常被看作是由具有自利性和异质性的相互联系的各用水区主体构成。实践表明以流域管理机构行政配置为基础的水资源集中优化配置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问题。分散优化方法考虑各用水区主体的自利性和异质性,是解决跨界水资源冲突的可行水资源配置方法。本文以漳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为实例,基于分散优化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配置结果与集中优化配置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分散优化配置模式通过多轮博弈,使系统内各主体的自利因子值相等。系统最终平衡在较小的自利因子值上,形成较优的配置方案。这种配置模式对于地方保护色彩浓郁、跨界水资源冲突不断的漳河流域,比集中优化配置模式更加符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水少,砂多和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内陆河流域降水稀少,山地冰川和积雪是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域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和来源,指出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阶段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为使海河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水平获得真正的提高和重大的进步,并确实降低对渤海的污染,全球环境基金(GEF)为海河流域提供一笔赠款,用以实施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并最终实现三大目标:"真实"节水、农民增收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报道了穆棱河流域数万百姓引水困难的新闻,揭示了穆棱河流域用水矛盾尤其是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建设矛盾突出问题。本文围绕鸡西地区穆棱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该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水法是协调与解决国际河流中流域国家间的国际水利用分歧与矛盾的主要方法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 7个主要基本原则 :公平合理利用、不造成重大危害、一般合作义务、互通信息与资料、维持与保护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自由通航和补偿原则。文中通过对以上基本原则的技术性、科学性的评注 ,为我国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 ,如何履行或实施其原则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加强国内国际河流水资源本底的调查研究 ,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加强与流域国、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率 ;引进技术与资金 ,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贺晓英  贺缠生 《资源科学》2012,34(10):1929-1934
"流域"概念广泛被用于水文和水资源管理研究中。而这一概念只是强调给定空间范围内水和物质的时间分布,且流域边界相对稳定。"水资源域"为在某一时段向河口或某一地点,传送水、水中营养物、泥沙或其它物质的空间范围。水资源域概念的提出,能够对水和物质随时间和空间二者相互变化的动态分布加以解释,综合考虑了不同尺度的时空即时变化对水资源及物质传播的影响。这一新概念应用遥感、空间分析、追踪及模拟技术分析流域空间模式与过程,为水资源探索、分析、模拟及预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提出并定义了"水资源域"的概念,然后应用分布式大流域模型计算了美国茅密河的水资源分布。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以水资源安全评价为核心,以流域为基础构建面向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系统由控制层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四部分组成,以安全评价模型库为核心,调用数据库信息,结合知识库的辅助,得出水资源安全维护措施。系统可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安全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兰河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初步分析,阐述了本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水质情况,为今后本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琛  郭甲嘉  沈大军 《资源科学》2021,43(4):799-812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的再分配.得到以下发现:①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分配最接近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