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一、查原因俗语"无因不成果",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总能探求其原因。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探究中性试题。所谓探究,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关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究出材料间的因果关系,还有一类是探究出材料间的共性或个性。现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生气的上帝     
适应门关上之后的世界,这便是我的家规。 有一天,走出家门才发现天气异常冷。拿起手表,我发现比平时上学整整早了一小时!“还可以睡个回笼觉……”我一边敲门一边大声地喊道:“妈!闹钟调错了,  相似文献   

4.
材料探究题是近几年常州市语文中考卷中出现的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它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对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思考,然后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做这类题时,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克服做题障碍,使答案切题、圆满呢芽首先,要学会审题。阅读完材料后,你应思考:这几则材料为什么放在一起芽材料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芽有什么不同点芽这是做好这类题的基础。只有细读材料,再通过比较、分析,才会有所发现。其次,要把握材料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握:第一,如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  相似文献   

5.
偷水果     
农夫巡视(xún shì)果园,发现一个小男孩攀上了苹果树。"小捣蛋,你等着瞧,我要去告诉你爸爸!"男孩抬头向上面喊道:"爸爸,有人要和你说话!"  相似文献   

6.
一日,笔者偶然读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迫不及待地告诉爸爸,说他今天在切苹果时,发现里面藏着一颗漂亮的星星。苹果里会有星星?爸爸大惑不解,他熟练地将一个苹果一分为二,看了看对孩子说:“小鬼头,哪里有星星?”儿子神秘地一笑,拿起另一个苹果用刀一切,在苹果切面处果真显现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这才发现儿子的切法非同寻常,他不像多数人那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5,(4):17-17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有一天,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你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告诉我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b)“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来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  相似文献   

9.
某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后学切苹果。老师当堂做示范:将苹果正放,刀从上端的凹处往下一切,切到下端凹处,然后把切开的苹果给小朋友们看——白色的肉、紫红色的籽。有位小朋友回家操作时,忘记了老师教的方法,将苹果拦腰一刀切开,结果意外地发现:苹果里面竟有一个极规则的五角星形。他感到非常惊讶:怎么与课堂上的结果不一样呢?这就是著名的“切错苹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割猪尾巴     
2005年10月6日阴奶奶家在青山绿水的小村庄。国庆假期,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养了好几头猪。猪全身黑黑的,耳朵很大,而且下垂(chuí)。我每天观察它们如何在猪圈(juàn)里津津有味地吃食。有一天,我突然想吃猪尾巴,那味道真是太香了!可是爸爸不给我买。怎么办呢?我就想起了奶奶家的猪。嘿,有了!于是我拿起切蛋糕的刀子,趁家里没人,偷偷地跳进了猪圈。好,就是那头最小的!我赶快跑过去,先喂了小猪一口食,然后就去抓它的尾巴。啊,不好!小猪早有防(fán)备(bèi),我刚过去,它就跳到了另一边。我赶紧追呀追,它就跑呀跑。我终于气喘(chuǎn)吁(x…  相似文献   

11.
某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学切苹果.老师还当堂做示范:将苹果正放,刀从苹果上端的凹处往下切,切到下端凹处,然后把切开的苹果给小朋友们看--白色的肉、紫红色的籽.一位小朋友回家操作时,忘记了老师教的方法,他将苹果拦腰一刀切开,拿起来一看,却意外地发现:苹果里面有一个极规则的五角星形.这就是著名的"切错苹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告诉我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b)“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来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  相似文献   

13.
爸爸的电话     
我爸爸开了一家公司,当然他就是公司的老板了,工作也就特别地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爸爸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地出差,即使不出差,也难得回家吃饭,我们全家在一起的时间就很少。因此,爸爸的电话就成了我和妈妈永远的等待。爸爸虽然工作忙,但还是非常关心我们的,不管是出差,还是在公司,每天都会打电话回家。每天放学回家后,我就会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爸爸的电话,只要电话铃一响,我就飞快地跑“爸爸的电话”一头牵着忙碌的爸爸,一头牵着等待的“我”和妈妈。哦,“爸爸的电话”牵着多么温暖的亲情呀!到电话机旁,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只要是爸爸的电话…  相似文献   

14.
挖凉薯     
暑假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去挖凉薯。我拿着一把小锄头,就兴冲冲地出发了。来到山上,爸爸先给我做示范。“看起来挖凉薯还很容易嘛!”我一边对爸爸说一边迫不及待地拿起锄头挖了起来。我用左手抓住凉薯的茎,右手拿起锄头就对着凉薯用力挖了下去,谁知,那个凉薯被我挖得稀巴烂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颗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儿--切错了.  相似文献   

16.
[问题提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其发展等级有“深刻透彻”一项,共列举三条: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这三条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运用“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由果溯因)“可能性——现实性”等范畴理论分析问题,体现文章哲理层次的美。下面以实例说明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孩子拿一个苹果,正往嘴边送。爸爸说:“宝宝,给爸爸咬一口。”小孩举起了苹果,爸爸忙说:“宝宝吃,宝宝吃!”妈妈见了,也这样说,小孩子仍举起苹果,妈妈同样没吃。在场的人个个效仿,小…  相似文献   

17.
例1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母亲河的自述》(见本期第41页),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十分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的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  相似文献   

19.
善于发现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在《苹果里的星星》短文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向“我”显示他学会了新东酉。我们通常切苹果,是竖着切,而孩子却将苹果横着放,用刀子从中间拦腰切下去。结果奇迹出现了,苹果的两个横切面上,各有一个美丽的五角星图案,那是各由五粒种子镶嵌而成。作者震惊了,惊叹之余有了感悟。他写道:“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我尚未发现!”“如果你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我认为他切错了。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递到我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