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曦  曾一果 《编辑之友》2021,(11):22-27
文章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主体间性背后的欲望结构,以及"他者欲望"如何在交往理性中发挥多重作用,以期对理性认同的深层运作机制有新的认识,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意义符号的缝合提供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往中,作为主体欲望根源的匮乏导致与"大他者"的象征性认同存在缺失,但这一深层欲望同样推动着主体持续地追寻认同他者的欲望以及被他者认同的欲望,借助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交往理性完善自我建构.此外,由于主体在他者的位置欲望,欲望对象的重合会引发矛盾冲突,这是交往理性需要应对的难题,但同时也为缝合点的意义整合创造更多契机.  相似文献   

2.
男人花     
忽然发现,男人也是花,还都在水边。最著名的,当然是水仙。神话里的纳西索斯,是全希腊最俊美的人,无人不爱,他却冷漠地不爱任何人——让他如何爱呢?他是云,他们不过是泥。一次他到池边,俯身掬水,看见水中有一个无比俊美的形象,比他原来见过的所有人都美丽。他就这样,爱上了水中的自己。他终于决定追随爱情而去,于是落水而死,化作水仙花。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原则主导的图书市场无时无刻不在纵容着读者的自恋意识,让读者以为他就是这一方天地里的中心。消费指涉的是欲望.欲望是一个空间性概念.而消费本身则也只在当下方有意义。故此,作为时间性的历史和未来皆必然要被逐出消费文化的地界。  相似文献   

4.
有首英诗《挽歌》,大意是讲:好心人收留了一条狗,后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人们都以为人会死,最终死的却是狗。在毛姆的小说《面纱》里,男主人公瓦尔特临终的唯一遗言就是,"死的却是狗"。我猜这首词源自爱尔兰文学家奥利弗.戈德史密斯,他在许多诗歌中有关两性关系的观点与毛姆不谋而和,或是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黄磊或许真的与大多数人 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从曾经长发飘飘 的文艺青年变成了家庭剧中 家长里短的小男人和《爸爸去哪儿》 里的黄大厨,但只有他自己清楚, 曾经的他还住在自己心里。 他也同样关注社会和公共事务, 只不过很少公开激烈的发言  相似文献   

6.
名人幽默     
不死酒有人向汉武帝献不死酒,被东方朔偷去喝掉了。汉武帝大怒,要杀东方朔。东方朔对汉武帝说:“我喝的是不死酒。你如果杀了,必定不会被杀死,如果杀死了,可见不死酒是不灵验的。”汉武帝笑而作罢。与轿夫杜甫被贬梅州后,一次雇了四个轿夫抬着他到民间巡视。路经梅岭,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当时有一个轿夫见雪生情,禁不住想吟几句诗,可是由于念书不多,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好诗来。他看着漫天飞舞的  相似文献   

7.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着的鸟儿,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得了肝癌。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的时候,那条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长江,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逸志,突然关闭了博览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长江,突然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8.
今年老舍一百岁。当然,自1966年8月24日以后的岁月,他是在那个世界里度过的。老舍的死,即使在那个大批知识分子被迫害惨死的荒唐年月中,也是一件很突出的历史性的大事。再没有比老舍之死更能说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丧失人性的极致了。老舍是一门心思的  相似文献   

9.
阿英,原名钱杏村。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藏书家。阿英在几十年的笔墨生涯里,在广泛的文艺活动和学术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文学家,他以宏富的文学论著素负盛名;作为戏剧家,他以我国第一流多产剧作家而著称;作为藏书家,他“座拥书城十万”,偕西谛先生(郑振铎)遐迩海内。不唯如此,阿英在目录学的领域里也有过辛勤的开拓,同样作出了卓越的成绩。笔者作了粗  相似文献   

10.
糖醋爱情     
有一天他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把皮椅转到窗口,窗外是阳光下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他努力地想着自己想要干点什么,后来他终于想到,自己不可遏止地有了一种欲望,那就是吃一回前妻做的糖醋排骨。 他是这家公司的老总,无情的商战使他身心憔悴。他与前妻离了婚,因为有天前妻没敲门就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不  相似文献   

11.
李离伏剑     
《史记》把好官称之为“循吏”,是说这些官员乃是遵纪守法、遵循律令的人.其中记载的一个叫作“李离伏剑”的故事却颇耐人感喟.李离“过听杀人,自拘当死”,作为狱官,错杀了人,李离请死,也是合乎规范的吧;但是,这个过错并非是李离造成的,而是他属下失职的结果.而他的上级“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明显是要“保护”他.事已至此,不可挽回;上级宽谅,错不在己;李离请罪示德,姿态也做足了——在没有公共媒体质疑的年代里也就到此为止了,李离可以继续好好做官去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李离坚持认为“‘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相似文献   

12.
《档案》2004,(5)
2004年第 3 期《档案与史学》刊登的韦泱《故纸 堆里觅趣》,讲了许多收藏故事。他说,郑振铎对中 国传统文化极其珍爱,常常是一张遗落在角落里的小 纸片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捡起来看看有无适用之处。 同样,原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也是事必躬 亲,身体力行。早年在燕大,  相似文献   

13.
信念     
《档案与社会》2005,(2):1-1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侍者不顺眼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1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却既不喝酒也未嗜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还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4.
顾城 《出版参考》2014,(1):33-33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个革命,也可能是个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在感情上还怀疑胡星原是否真的离开了人世。对生活如此热爱的人竟然就死了,真叫人难以相信。但是我不能不相信这是事实。星原是《羊城晚报》驻上海的特约记者,这几年他全心全意地为这份他所热爱的报纸努力工作。7月11日中午,星原在成都饭店吃午饭,邻座有人吵架,他去劝解,被其中一人辱骂,当时晕例,送医院急救无效,死了。这正是星原的性格,他大概是死于心脏病,也死于他的性格。假如他不是那么爱管闲事,大概是不至于死的。星原虽然过了六十岁,而且头发已经全白,但他还保持着年轻时那种热  相似文献   

1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34):10-10
“她是个奸商……她靠我儿子的死和其他人的死赚钱。” 传奇女兵杰西卡·林奇得到了100万美元的出书合同,一名阵亡士兵的家人如此指责她,他的儿子在林奇被俘的那场伏击战中阵亡。 “美国人谁也别想往这只杯子里倒咖啡。” 美国商人想方设法地生产出了一些与伊拉克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L·卡特著 当机智而又略有争议的黑人法官奥利弗·加兰被发现死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是死于心脏病。在这位法官的一生中,神秘和不幸似乎总是包围着他:他的女儿死于一场车祸,肇事者在撞人后逃跑了;他成为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却在一次诽谤性的公众听证会中被否决了;现在,他又死了,这就使整个问题更加地令人费解。加兰给他在新英格兰一所颇负盛名的大学里教授法律的儿子Talcott留下了一组关于他的“安排”的神秘指令。Talcott的姐姐玛丽亚确信她父  相似文献   

18.
人死了,他的笔也会死掉,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除非子孙多事,或完成遗愿,或完成己愿,像海明威那样,死了好几十年,儿女们还将他纸篓里的东西翻出来,编来编去,弄成一本小说。王小波的遗作好像瞬间就被出版商们抢得一干二净,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海明威的,王小波用电脑,他的纸篓要比海明威的干净得多。所以我想,王小波大概不会再出什么新作了。  相似文献   

19.
我的唁辞     
边春光同志猝然谢世,令人震悼!这是我国出版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出版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大损失!去年12月29日上午,电话里传来了噩耗:春光同志在办公室扑倒在地,呼吸停止。他手边还拿着药片,另一边是热水瓶,显然是感觉不适,自救不及,终于一跌不起。他奉献了最后的生命,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正如英勇的战士在前沿壕堑里阵亡。我认识春光同志较早。在50年代之初,春光同志与我的一位同学一起从华东调  相似文献   

20.
北京落着秋雨。临去机场的时候,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远航集》放进手提包里。我想路上再翻翻这本书。翻翻这本书,是想回忆书的作者华山同志。昨天——9月22日,华山同志在广州去世。我去广州,是去帮助料理他的后事,那心情正象这落着秋雨的日子。可是等到在飞机里坐下,打开《远航集》,好象又看见了作者——一个乐观健谈,风风火火的新闻记者。这使我忘掉了他的死,想起了他的生。他在中国新闻界,当然是长辈,我原本不认识。我最初读他的作品,还是三十六年前在上海学新闻的时候。先是读他写抗日战争的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