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班主任与家长交往中的“八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忌贪。贪吃,贪拿,贪玩,不仅有悖于师德规范,失掉教师的人格、尊严,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忌贪,是家长认可班主任的重要标准之一。二忌势利眼。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如实地反映孩子的情况,忌阿谀奉承,忌冷语冰人。三忌不顾原则地迁就家长。对待少数要求不合情理的家长,不必正面回答他,要如实地向他介绍班级工作情况。四忌让犯错误的学生“回去喊家长到学校来”。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害怕家长知道,所以干脆不上学,在外游玩,后果不堪设想。较好的方法是电话通知家长到校,或把“喊家长来”变为“访家长去”。五忌在…  相似文献   

2.
一忌当着客人的面。有的家长认为,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显得自己很有威信。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也像我们成人一样怕在众人前丢面子。家长不注意批评场合,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易使孩子形成抗拒心理。 二忌说“虚”话。不能因为孩子有过失,就把一说成十,把芝麻说成西瓜。将问题扩大化,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咨询时,一个孩子的妈妈焦虑地对我说:“我们这孩子老师都说他很聪明,如果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就能学习得很好。可是他就是调皮、贪玩,上课坐不住,听不进,学习成绩差,我们耐心地教育他,他不听。打他,也没用。做父母的,不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阿博是个聪明孩子,无论什么活动他都能积极回答问题,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到游戏时间他就表现得截然不同。他常对老师说:“我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没意思。”不管老师怎么动员。他都表示要自己看书。他认识许多字,看书时非常专心。据家长反映,阿博在家时也不跟其他孩子玩,就喜欢看书。 您认为该怎样对待这个不合群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5.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  相似文献   

6.
以自己为镜     
有一个孩子,成天贪玩。他的父亲很忧虑地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努力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这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瞧瞧我的伙伴扪,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他16岁的某一天,他父亲做工回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7.
午餐时,一个孩子用手抓菜,我制止,他却说:“陈老师说可以用手拿的。”原来陈老师曾看见另一位小朋友的毛栗子掉在桌上用筷子怎么也夹不起来,就让她“用手拿”。还有一个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在老师面前展示她的漂亮衣裙,连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太注意穿着,家长也有些反映。再细想,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京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接受能力强,成绩不错,但容易骄傲。如果上次考得不错,往往这次就退步,我们批评教育他一顿,下次又会考好。考前总爱说:“没问题。”总高估自己。我们没少教育他,但效果不明显,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容易骄傲,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1.家长要沉着。现在的普遍情形是:孩子考得好,往往是孩子喜笑颜开,家长眉开眼笑。所以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做起,要认识到,孩子现在的小成功,不等于最终的成功。孩子阅历有限,在成功面前头脑容易发热,家长能沉着,也会使孩子冷静下来。只有在成功…  相似文献   

9.
养成好习惯     
婷婷:黄黎明老师执教多年,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当我向她请教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时,她一气说了好久。当孩子吃饭吃得特别慢时: 最好的方法是:“强化训练+激励。”一般到了上小学的孩子,对吃饭慢的坏处都知道。关键是吃饭不专心。因此,一方面家长要创设好的环境促使他专心;另一方面要提出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吃完饭。努力一下做到了,就给一个激励物,如画一个五角星,或一面红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我接收了一个四个级的转校生,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一位家长找到我,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他的孩子在原来的学校学习差,经常不交作业,说假话、逃学……没有办法他才转学,希望我能严格管教。也就在这时,那个孩子走到了家长的身边,虽然孩子表面上露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但当我和他的目光相对时,他眼里露出惊恐和不安。我的心猛地一颤,这是一个缺少爱、缺少成功、常遭失败打击的孩子。我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你爸爸正在夸你,说你聪明活泼,只是有点贪玩……”当时父子俩都露出不解的神色。从那天起,我就特别注意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有许多朋友向我请教,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问我怎么办.说实话,孩子从小到大做作业都是很专心的,总是一气写完,如果情绪不好,他会说:"我现在不想做,想先看看书."过一会等情绪调整过来了,他便很快将作业做完. 也许孩子乖巧听话,加上放学以后先尽情地玩,心理得到了满足,因而拿笔就写,从不拖拉.所以,用不着我去思考解决拖拉、不专心的问题.但这毕竟是许多家长都遇到的一个问题,为此我想针对这个问题,提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最近 ,和两位学生家长聊天 ,他们的一番话令人惊愕。其中一个家长的孩子因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而被其他同学举报。我和这位家长谈起这件事 ,他振振有词地说 :“现在孩子减负了 ,没什么事做 ,闷得慌 ,去网吧放松放松也无所谓。”另一位家长的孩子连续几天没到校上学 ,家长却对此一无所知。当问其原因时 ,他说 :“孩子减负以后 ,我每天就很少过问他的作业 ,和他接触的时间也较少 ,所以对他逃学的事一无所知。”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家长和老师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减负后 ,家长该帮些什么?首先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一位朋友带着孩子来串门,孩子很少说话。与朋友谈到这件事情时,他很不解:“这孩子不爱讲话,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孩子一要开口,这位朋友就接过话头,很多话都让家长替说了。我就告诉朋友,恰恰是因为你太会说,才导致了孩子不善于表达。为此,作为家长应  相似文献   

14.
在相对富足的加拿大,“小皇帝”却并不多见。加拿大的家长们是如何不让孩子成为“小皇帝”的呢?必要时就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加拿大许多家长明白:面对物质欲望越来越强的幼儿,最明智的对应方法便是: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不”。当然家长也不能绝对化地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因为有时候索要也是他们想要和大人沟通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能力。让孩子明白家庭里不只有他一个成员。应该告诉孩子:家里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分享权利,而他只是因为尚且年幼有时需要得到大家的照…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要有规避,家长也应该有规避。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向我讲述了她的委屈:“小明做寒假作业时,我站在他的身后看了一会儿,发现有一道题做错了,当即指出来,哪知小明却说出‘都是你站在后面,害得我做作业也不专心。我不要你站在这里’这样的话。难道我时刻关心他也不对吗?”对于小明妈妈心中的委屈,许多家长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有所规避。小明的妈妈不当之处就在这里。家长要规避的方面很多,主要包括空间规避、隐私规避、性别规避、情感规避和个人需求规避等。…  相似文献   

16.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许多家长们不知如何对待。虽然知道应该放手让孩子锻炼独立性,但又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怕孩子犯错或出了什么问题,后悔也来不及。那么,如何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能够有自己自由活动的机会,而又不至于做出越轨的行为呢?以下几点,供父母们参考。1.自信心重建法。肯定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在挫折失败面前不退缩,对孩子说:“你一定会成功!”例如,初一男生A,期末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而他不服气,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家长和老师都不信任他。经心理咨询分析,发现他的主要问题就是自控能力太差,放学后常被诱惑而贪玩。在心理医生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8.
赵彦辉 《班主任》2023,(10):47-49
<正>“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每天都要拖到十点半才能写完。”“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特别不专心,教育他好多次,都不管用。”“孩子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我看他写作业时很多题都不会!”……当家长焦虑地和班主任倾诉这些问题时,他们并没有看到问题表象背后孩子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缺失。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好习惯呢?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五个“一”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训练邻居家的小孩写作时,我请他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自己,他支吾了一阵,然后说了“内向、胆小、贪玩、不聪明……”等一系列的词语,要不是我打断他,他可能还会说下去。“那你能不能再描述自己的优点呢?”我问。他愣了,大概从没想过老师还会让他找优点,想了好一会儿,他小声但又肯定地说:“不能。”这回,轮到我发愣了。在我心目中,邻居家的孩子非常懂礼貌,在楼道里看到大人小孩,都要主动地打招呼;学习也算自觉,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听说哪次落下的,成绩也还排个中游;而我每次给他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外遭人欺负,哭哭啼啼甚至带着伤痕回到家,这种事情每个家长都可能碰到。此时家长该怎么办?我认为这是培养孩子冷静、理智、独立应对和处理突发事情能力的有利时机,家长要特别注意“四忌”: 一忌漠不关心。家长无论多忙,无论在干什么,都要放下手边的事情,听一听孩子的申诉,弄清原委。如果简单地认为小孩子间打打闹闹没什么大不了的,见怪不怪地将孩子冷落一旁,甚至臭骂一顿,这都是不可取的,既不利于帮孩子辨明是非,也容易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