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课改的理念指导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实现"巧预设"与"妙生成",通过二者的巧妙结合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从而焕发生命活力。本文分别从三方面阐述如何让预设与生成能够更好融合的对策,即:充分准备,精心预设,为生成扬帆出发;自主探究,不拘预设,为生成驰骋海洋;教学反思,为生成再度起航装备。  相似文献   

2.
课堂的预设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它具有目标明确、结构严密、操作性强等特点。课堂生成即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生成的,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并且是推动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因素。精彩的生成是课堂教学激活思维的关键;灵活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既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老师在课中及时捕捉生成的资源,对课堂预设进行调整、舍弃和突破。通过柔性预设,为生成留白,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点,捕捉教学亮点,注重教学反思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构建开放高效的音乐课堂。一、柔性预设,为生成留白新的音乐教学核心理念是  相似文献   

4.
刘艳娇 《考试周刊》2014,(30):45-46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堂,是成功的课堂;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针对生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并评价预设,为生成铺路。当生成有偏差时就在补偏中认可;生成有错误,就在纠误中否定,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出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和谐统一的,只有进行精心巧妙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纷呈的生成。首先,巧妙设计,为生成做好铺垫;其次,灵活调控,为生成做好引领;最后,及时评价,使生成自然产生。数学课堂中,预设越充分,生成越有效,教师教学就会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6.
生成是对预设的否定与背离,过度的预设也会限制、阻碍生成出现。但二者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能够和谐一致和良性互动。在预设中能积蓄生成元素,为生成创造条件,作好应对准备;生成也能促使预设不断完善,并在某些方面体现和实现预设。  相似文献   

7.
生成是对预设的否定与背离,过度的预设也会限制、阻碍生成出现.但二者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能够和谐一致和良性互动.在预设中能积蓄生成元素,为生成创造条件,作好应对准备;生成也能促使预设不断完善,并在某些方面体现和实现预设.  相似文献   

8.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实际是提高了对课前预设的要求.它要求预设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  相似文献   

9.
雷玉华 《海南教育》2014,(12):48-4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是水火不容,而应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一、精心预设,为生成而起航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1.弹性预设——促进教学内容生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从"精心预设,为生成作准备"、"善于引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三个方面阐述"预设"与"生成"这一对教学中的矛盾体,来充分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统一体,从精心预设,为生成导航;适时调整,使生成凸显;张弛有度,激活正能量等多个方面对其重新审视,探寻使其成为有效激发课堂活力、传递美术正能量的“沃土”。  相似文献   

12.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彰显课堂生命力的常态要求,真正的新课程不排斥预设,因为预设为了更好地生成。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教师应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课堂,这样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相似文献   

13.
预设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特性,也是其传统特性;生成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特性,也是其现代转向。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预设与生成并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生是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实施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存空间,让预设与生成彼此映衬;要调整路线,让预设与生成一脉相承;要巧妙融通,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进。这样才能为高效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15.
翁晓碧 《新课程研究》2009,(10):140-14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预设也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看待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预设;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不厚实,如无本之木;没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没生机,如无源之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教学中,应怎样正确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呢?  相似文献   

17.
胡春颖 《考试周刊》2009,(49):220-221
课堂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预设可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可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文章作者通过课堂实践与观察,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预设与生成如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弹性预设,留下生成空间;精心预设,建立生成点:调节预设,呵护生成的观点,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8.
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对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就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还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教育时机和教育资源。即有效的教学必定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离开了预设,生成就如无线的风筝;没有了生成,课堂便是一潭平静的湖水。因此,课堂因预设而高效,因生成而升华,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弹性预设与灵动生成的辩证统一。精心的预设是为了促进有效的生成,灵动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且能为预设增光添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