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姝 《传媒》2006,(11):30-32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媒体变局和媒体转型的判断和建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与推动了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产业的进步和创新.经过了2006年的市场变化和媒体实践,他对媒体创新特别是报业创新又有哪些新观点和对策呢?就这一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吴海民先生.  相似文献   

2.
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2005年底曾发表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反响的论文《媒体变局与报业未来走势》,认为中国报业在经过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由于受到网络的冲击已进入寒冷的冬天。如今,他的这个观点是否有所改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他的访谈录《让中国报业保持生机与活力》,对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3.
京华时报的暗访报道是创刊以来主打的一个品牌,在京华时报10年的发展历程中,各类录音录像设备同时也是迅猛地发展,记者的采访方式尤其是暗访的方式得以改变,总的来说是降低了技术门槛,也更能保障记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黄枫 《今传媒》2007,(4):4-6
一、在京华时报社社长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京城第一报"五个大字."这是市民送给我们的",吴海民(以下简称吴)社长微笑着对记者说,"是市民对《京华时报》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9):7
全国人大代表称畅销书丧失文学品格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赵玫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京华时报创刊时,人们大多抱的是怀疑与观望态度的话,短短一年间,京华时报高起点、大手笔的成功运作,令人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30万首发一举成功,各方面报道日趋成熟。这匹北京报业市场的“黑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瞩目。京华时报已成为京城报界的一个崭新品牌。在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记者前往采访,对社长吴海民和他的同事们勇于创新的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场调研:科学决策的依据京华时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创刊前,人们的担心与怀疑不无道理。统计表明,当时北京报业市场已有200多家报纸在争雄逐鹿,这个数字比…  相似文献   

7.
2010年的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九周年,单日204版、3000余万元广告刊登额创下历史记录。经历了报业混战、网络崛起、报业拐点和金融危机后的《京华时报》似乎没有报业冬天,用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的话说,他们重新认识传统报业的价值和优势,探索和确立网络  相似文献   

8.
徐颉 《传媒》2010,(6):27-29
2010年的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九周年.单日204版、3000余万元广告刊登额创下历史记录.经历了报业混战、网络崛起、报业拐点和金融危机后的<京华时报>似乎没有"报业冬天",用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的话说,他们重新认识传统报业的价值和优势,探索和确立网络时代都市报的竞争优势,通过谋求更大的市场地位、筹划京华传媒集团和启动上市等策略,再造纸媒.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京华时报的门前,一左一右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京华文化传播公司,一块是京华时报社。在这家2001年5月创刊的新报社里,有一批操着几分广东口音的人,内行的人悄悄透露:现在的京华时报背靠着人民日报这棵大树,由北大青鸟投资5000万元,挖来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麾下搞发行的谭军波、搞采编的朱德付、搞广告的张曙光,于是这“三驾马车”用广东的粤派风格在北京报业市场翻云覆雨。采访谭军波的时候,赶上他去开发行大会,他开着车,和记者一路聊开了他的报纸发行经。 谭军波,湖南慈利县人,1964.年生,1986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南方日报,后进入南方周末,1996年参与创办南方都市报,任副总编辑,2001年进入京华时报,任分管发行的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0.
<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5天突破两亿(据<京华时报>).导演冯小刚最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每次要拍一部电影,他都和朋友们在饭桌上讨论,开始是讲一个大概,后来越说越具体.  相似文献   

11.
4月7日,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证实,广电总局一周前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江和平称,这一通知对央视的解说员和记者来说,规避起来比较简单。(《京华时报》,4月8日)  相似文献   

12.
4月7日,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证实,广电总局一周前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江和平称,这一通知对央视的解说员和记者来说,规避起来比较简单。(《京华时报》,4月8日)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二届浙江新闻出版论坛4 月27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中国人民大学媒介经济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等,围绕“十一五”报业改革、创新与发展这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二届浙江新闻出版论坛4月27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中国人民大学媒介经济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等,围绕"十一五"报业改革、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分别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这是平常的一天——2009年7月15日,对于每天面对大量或好或坏或悲或喜新闻的《京华时报》的编辑们来说,并没有多么的不同。只是当天北京周边的津晋高速公路发生桥梁垮塌事故造成车辆和人员伤亡的消息得到证实后,围绕派什么样的记者去采访,引起了一番争议。图片部门首先提出了采访建议,但流媒体记者去不去?最后,一辆采访车载着一名摄影记者、一名流媒体记者以及两名文字记者,迅速赶往出事地点,从各自需要出发进行不同角度的采访,最终在报纸和网站上发出静态照片、视频新闻以及文字报道。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暑假,我从兰州来到北京,在《京华时报》实习一个月,回顾一个月的实习历程,作为在校大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有失落、有无知、有惶恐,最后都变成了收获,受益匪浅.融入团体需主动2010年7月26日,北京正被高温高湿的"桑拿天"蒸烤着.这天,我来到北京,只身走进京华时报社,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假期实习.实习记者规定上写着,这里没有固定记者带实习生.记者愿意的话,会在采访时叫上你.这里的所有人我都不认识,怎么办?我拿着我的作品集,择机向在座的记者一一自我介绍,希望记者们多多关照.当天下午,记者孙雪梅喊我一起出去采访.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孙老师告诉我,在这里实习要主动与记者交流,如果记者们都不喜欢你的话,就很难学到东西.  相似文献   

17.
王普 《新闻实践》2005,(2):19-19
过去,国际上发生重大灾难事件,都是欧美记者抢尽风头。然而,在此次印度洋海啸报道中,中国内地媒体首次派出记者前往采访,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优秀的职业素质,为境外同行所瞩目。 记者见到, 《羊城晚报》、 《京华时报》、 《南方日报》、 《解放日报》、上海东方卫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派出近20名记者前往灾区。这些地方记者没有参加记者招待会的机会,没有拿通稿、文件的渠道,惟一的办法就用"腿"来跑新闻。  相似文献   

18.
如果只订阅一份北京的报纸,对于北京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通常只能根据上面说的来理解,这个时候报纸糊弄人比较容易;若多看几家北京的报纸,就会发现,读者经常陷入记者制造的迷魂阵,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因为关于同一件事实,各报的报道差异颇大。这就要问问当事记者们:你们怎么采访的?遵循采访要领了吗?例如2011年11月24日京华时报4版通栏黑  相似文献   

19.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3,(2):64
京华时报:云报纸已带来800万广告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传媒大会·2012年会上,京华时报获评"金长城传媒奖·2012中国十大都市报"之一。京华时报总编辑李洪洋当选为"金长城传媒奖·2012中国传媒年度影响力人物"。他在论坛中介绍说,京华云报纸自2012年5月17日向全球首发以来,云报纸已经为京华时报带来800万广  相似文献   

20.
明天,《京华时报》将不再用白纸黑字为您记录昨天.但《京华时报》的白屏黑字,将继续与您为伴. 2017年元旦,《京华时报》纸质版将休刊.同时,京华网、京华圈、京华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号组成的《京华时报》新媒体矩阵,将为您即时推送新闻、资讯,为您更快地链接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您一起更多地与亲友分享,与陌生人碰撞. 《京华时报》的温度,仍然在您的手里,和您一起度过冬天,走进新的一年.就像过去的15年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