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9月,在三鹿奶粉被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勒令全面停产整顿,并紧急召回中国市场问题奶粉的同时,中国网络媒体也陷入“屏蔽门事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事件的起因在于三鹿问题奶粉的危机公关事件中,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被指撤掉了以前有关三鹿问题奶粉的负面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2.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均起到了信息透明的作用,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报道。但是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网站龙头老大的某网站却因收取了三鹿集团的公关费用而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屏蔽从而减少了报道,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纷纷对某网站进行指责。从“屏蔽门事件”可以看出这些网站丧失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培育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将以某网站应对“三鹿奶粉事件”而引发的“屏蔽门事件”为例,从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竞价排名盈利模式等方面分析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就在三鹿奶粉被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勒令全面停产整顿,并紧急召回中国市场问题奶粉的同时,中国搜索引擎的巨无霸——百度公司也同样遭受到了中国网民最为强烈的谴责。问题奶粉引发百度信任危机中国网民的理由是,9月12日前,  相似文献   

4.
百度无良。以竞价排名索取钱财,为三鹿之类的企业删除负面新闻,屏蔽它所认为的所谓垃圾信息……终于导致四面非议。但有舆论,说百度是私企,不是社会公器,没有那么多的公共责任。其中一位朋友在博客上尽管批评它,但也认为“百度不是公器”,是“私企且是私器”。看来,不但必要为百度的身份作一甄别,更必要甄别一下有关公器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3月以来,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社会震荡至今仍未完全平息。以传播视角剖析三鹿奶粉事件,可以发现风险传播中的新媒体呈现出“双刃剑”效应:一方面,通过其快速形成的舆论潮干预事件进程,成为化解风险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利用其日益强大的媒介权力控制信息流动,成为损害公众利益、扩大风险的“符号霸权”。因此,置身全球化的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6.
辰目 《传媒》2008,(10):1
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先是有了“三鹿毒奶粉”的事件;于是企业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计,展开了“危机公关”,而“危机公关”说来也简单,就是寻求新闻防扩散,包括以数百万元广告费的投放协议来换取对自己负面新闻的封杀;于是就有了“百度屏蔽门”事件:网友们同样输入“三鹿奶粉”、“肾结石”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受到影响的不止中国乳制品行业,还牵连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2008年9月13日下午,网上出现一封据称为三鹿集团的内部文件,称在最近三鹿的公关危机中,曾计划投放300万元人民币,寻求百度协助屏蔽关于三鹿集团的一切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 “三鹿奶粉事件”让媒体受到了质疑。原因首先来自9月初部分媒体对“某大品牌奶粉”疑致婴儿肾结石的报道,网友对于未点明是哪个品牌而纷纷抗议;其次来自于两个媒体的报道,一个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9月2日推出的特别节目《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一个是中国经济时报今年年初推出的《三鹿荣获乳业界国家科技进步奖》,两个报道都对“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进行了不吝溢美之辞的褒扬;第三个原因来自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在危机初期以500万对百度进行危机公关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陈佳芝 《新闻世界》2009,(9):100-10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三鹿奶粉事件”、“柑橘生蛆事件”的发生,社会上对媒体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报道热议不断,甚至有政府官员公开指责媒体违反相关规定传播不实信息,有恶意炒作之嫌。  相似文献   

11.
网络危机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平台的出现,使得网络媒体信息发布功能大大增强,信息传播的渠道正在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转变,信息舆论的发布开始从机构向人个过渡,网络舆论开始显示巨大的威力。互联网引发的舆论事件越来越多,愈演愈烈。从“刘涌案”、“孙志刚案”等个案,到“松花江水污染”以及“三鹿奶粉事件”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无一不是在网上集中爆发,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于2008年9月11日发表在该报上的通讯《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在当时的国内报道中首次点名揭露了“三鹿”奶粉问题,引发了中国乳品行业地震,间接推动了中国相关的司法介入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不仅给中国奶粉市场带来空前危机,而且也危害了成千上万的儿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一封“三鹿公关公司写给三鹿危机公关的信”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对网络的客观、公正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怀疑.由此造成网络面对公信力下降的危机。潜伏着的网络公关以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据悉,百度即将推出地图API接口,经二次开发,诸多与网民直接相关的生活信息类服务都能调用百度地图数据及模块,满足网民日益本地化的信息需求。百度地图API将通过JavaScript将百度地图嵌入到网页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大量实用工具用以处理地图,向地图添加内容,从而使网站能轻松创建功能全面的地图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三鹿奶粉事件“、“柑橘生蛆事件“的发生,社会上对媒体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报道热议不断,甚至有政府官员公开指责媒体违反相关规定传播不实信息,有恶意炒作之嫌。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8,(10):10
从披露的题为《三鹿集团公关解决方案建议》一文看,落款为“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三鹿服务小组”,时间是8月11日。文件动议有三个执行点,一是该公司建议三鹿:“首先是安抚消费者,1至2年内不让他开口。”二是花钱买通百度,其依据是此前百度有所谓新闻公关保护政策和先例:“目前在百度上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的企业有蒙牛、伊利、  相似文献   

17.
案例还原 2008年9月份,网络上流传着一份三鹿集团《公关解决方案建议》。该文件提到:“与‘百度’搜索引擎媒体合作,拿到新闻话语权……百度作为搜索引擎,也是大部分消费者获取搜索信息的主要阵地,对三鹿来说将是公关环节的重量级媒体……签订框架协议后,小网站的恶意报道均可删除。”公关信不仅阐释了百度搜索引擎在中国搜索媒体市场的龙头地位,也从侧面凸显了百度搜索引擎把关功能的强大。  相似文献   

18.
陈尚义 《中国广播》2014,(10):17-17
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在应急信息服务方面的实践,比如云南鲁甸地震,公司内各个团队进行协作,为网民提供信息服务,除了百度搜索之外,还有公益网站、贴吧、新闻、钱包、地图等。  相似文献   

19.
网民对信息的“把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海量的信息,集信息传播与信息接收与一身的网民既要把信息进入关,又要把信息发布关。但是网民作为“把关人”又先天不足,致使网络环境问题丛生,“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政府是天然的信息把关人,2008年9月份突发的几起事件再一次考验了地方政府对于“把关人”这一角色的演绎能力。2008年9月13日下午6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国务院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六项措施,以遏制事态发展和解决相关焦点问题。在随后9月17日至22日短短五天的处理中,从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到河北省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的问责下,5名官员失去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