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畏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材料,学生“无米下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不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好作文。所以必须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因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渴望,而不是看作负担。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一、解决"无米"问题1.以生活为源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学会跟踪观察。对周围的某个事物或身边的某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从而获取真切、详实的习作材料。这是学会观察,养成观察习惯的起步阶段。其次,学会定向观察。对周围诸多事物或人物,进行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习作素材。这是"跟踪观察"之后,学会观察,养成习惯的提高阶段。再次,学会随机观察。在自己广阔的生活空间,时时处处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发现、捕捉生活中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观察,全面认识和了解事物。  相似文献   

6.
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首先应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在习作兴趣的培养中,我尝试过如下方法:
  一、在生活中体验成功之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看图写话转到写命题习作,还缺乏对周围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不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提炼出写作素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怎样获得真实生动的写作题材,学会怎样去观察,知道要写好习作,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7.
一、养成留心观察 的习惯写作源于生活,鲁迅先生说过:“静默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如思,一挥而就。”可见,要使写作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学会观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事物,洞察入微,善于从生活的长河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的浪花,并通过这朵浪花,把具有普通意义的内容深刻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一、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 观察事物是获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观察周围事物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掌握观察规律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呢?一、观察事物要有顺序。按空间顺序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一直是学生头疼的事,他们总觉得没什么可写。教学生学会观察,是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的目标。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学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非常关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以看出,学会观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丰富,不善于观察事物,就算生活是丰富的,也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怎样才能教学生学会观察?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最感头疼的事,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往往有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对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生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从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摄取写作题材,解决了“无源之水“的苦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细致的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集宁市第六中学边凤英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把心中的话比较准确、具体地写出来,平时必须留意观察。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对周围的事物有较深的印象、较深的了解,才能给写作提供材料。假如...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最感头疼的事,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往往有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对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生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从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摄取写作题材,解决了“无源之水”的苦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些学生常常面对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笔 ,因此害怕作文。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着手 ,尽量不采取生硬古板的说教 ,每节作文课千方百计设计一些活动 ,使作文变难为易 ,把创造思维渗透到写作训练中去 ,达到让学生乐思乐写、写出内容、写出新意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一、从观察从手 ,学会观察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 ,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我们要比较准确地、具体地反映事物 ,首先得认清事物 ,这就需要从观察入手。我先从观察日记开始 ,从观察周围的人和…  相似文献   

16.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联系生活进行练笔。这种联系学生生活的小练笔,能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释放童心,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学会感悟,进而创新,使学生在观察积累中孕育写作愿望,在感悟中萌发写作热情,在创新中提高写作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指导观察、积累,丰富习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儿童有机会更广泛地接触自然,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有些孩子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想让孩子们的作文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培养作文兴趣,帮助其“找米下锅”,提高他们的选材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意识地体验生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发现事物的真谛。培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广辟园地,丰富习…  相似文献   

20.
一、注重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章才会真实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