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曲总集,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一部极其宝贵的资料。本文从音乐用途的分类对《诗经》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风"、"雅"、"颂"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欧洲大歌剧最早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至19世纪在几个发达国家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实际上,我国也具有悠久的音乐戏剧传统,最早的歌舞剧雏形源于汉代的"百戏",而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歌剧是从儿童歌舞剧的模式开始的,在我国20世纪出现。我国第一部大型歌剧《白毛女》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具有"民族新格局"的模式。而继《白毛女》问世之后,《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嘎达梅林》等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相继产生,同时我国还引进《茶花女》、《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既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来了我国歌剧的繁荣局面。歌剧《江姐》在这一黄金时期应运而生。无论是从其创造的时期还是从题材内容来看,歌剧《江姐》都在我国现代歌剧剧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歌剧《江姐》的创作环境和时代背景分析和研究了其演唱风格,旨在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提出一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对《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从文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贬抑的观点,似嫌片面;从史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赞许的观点,则显得公允。这是因为,探讨史书编撰理论是刘勰撰写《史传》篇的初衷,总结"史传"的文体写作理论是《史传》篇的既定目标,适应我国古代史书编撰工作发展需要是《史传》篇的宗旨。《史传》篇作为一篇史学专论,它应当全面地论述历史著作的编撰问题,而不该仅仅"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古代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安经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53-55,59
我国《侵权责任法》有关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的设计既不同于《德国民法典》也不同于《法国民法典》,可以说,我国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开创自己独特风格的立法例,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认为将来我国《民法典》制定应该从三个方面完善我国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一、在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应该确定"违法行为"的独立地位;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应当将"相对权"纳入权益保护范围;三、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应当对民事权利和利益进行分类,再根据权利和利益对人的重要性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周代先民伦理生活艺术而真实的记录,蕴涵了时人对"德"观念较为原始的思考。从后妃之德、君臣之德、夫妇之德、兄弟之德等方面探讨《诗经》"德"观念之具体体现;并讨论《诗经》"德"观念的表现方式,即比兴手法和文学意象;通过"德"观念的把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54-156
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大批的创作型的歌手,将欧美的Hip-Hop、R&B等诸多流行元素和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比方说:周杰伦——《东风破》、《青花瓷》;王力宏——《在梅边》、《盖世英雄》;林俊杰——《曹操》、《江南》等等,在我国掀起了一场"中国风"的音乐风暴,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许多音乐人也都效仿此法。本论文从王力宏《盖世英雄》这首歌曲来探究流行音乐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汉乐府民歌上承《诗经》《楚辞》,继承了《诗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又吸收了《楚辞》浪漫主义特色,《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方面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以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而肯定两者在推动我国诗歌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识字教材,三者在形式、内容和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从"三百千"的使用与发展中,可以窥探古今识字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传统识字方法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化鹏故事是我国文学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本文从《庄子》《列子》中关于鲲鹏故事的记载、"鲲化鹏"思想、神话中"鲲化鹏"故事、现实中的"鲲、鹏"等几个方面着手,结合时代的角度来探究鲲化鹏故事的起源和演变,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0.
《小品方》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小品方》语言体现出浓郁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特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无疑。从该书的语言面貌分析,结合概数词"计"、动量词"度"、"顿"以及时段标志词"久"的用法来看,《小品方》成书年代应当在东晋之后,在南朝宋齐之间。  相似文献   

11.
《音腔论》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音腔论》的解读入手,依托"对比统一"的规律来探析民族声乐表演学科理论,从理论层面解释了汉语声乐演唱过程中"依字行腔"的原理,将"依字行腔"、"声情并茂"、"乐感"、"音乐修养"等因素有机融合,同时指出根本性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9,(2):87-93
国外的民法(典)鲜有民事责任的专章规定。我国《民法总则》在第八章以专章形式规定"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重要特色,是对《民法通则》有关"民事责任"章规定的延续和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中国法律智慧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贡献。从应然性角度,我国《民法总则》"民事责任"章在"民事责任形态""责任竞合""归责方式"等方面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翻阅中国古典戏曲名篇《牡丹亭》《西厢记》《荆钗记》,翻阅《赵氏孤儿》《琵琶记》《窦娥冤》等,我们不难发现"才子佳人""大团圆"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元明清的戏曲里。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客观地认识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才子佳人""大团圆"形式。  相似文献   

14.
"气"是《周易》的重要范畴。《周易》以阴气、阳气、阴阳相互转变为本,从本质上规定了"气"的内在存在性,所以《周易》中的"气"本身就是一个本体存在的元意识范畴,这也就规定和意味着"气"的美学意识和思维模式的初步形成。《周易》之"气"的美学意识和美学思维模式对我国古典文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5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使我国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无疑,《意见》的发布对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  相似文献   

16.
比较《英语课程标准》的2001、2003与2010年三个版本的差异,解读我国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发展与英语教育定位的变化,探究从"工具性语言"修订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修订为"国民"、"素质"修订为"素养"及《课标》修订所蕴含的内涵,思考英语教育定位变化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近日批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如何理解指定《规划纲要》的背景?《规划纲要》体现出了哪些理念?"十一五"教育的重点难点工作是什么?一、《规划纲要》着眼于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从国内来看,十六大召开之后的重大战略要求对制定《规划纲要》起着非常重要的导航作用,也就是说我国的教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逻辑起点源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及相应的中国教育法律体系,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自然延伸和逻辑展开,但《高等教育法》与《学位条例》并存,造成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技术分离,更在法治实践中形成了高等教育和学位管理的二元化实施体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实体结构、立法方式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应当从法典化、一元化、层级化、类别化等方面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其中论"为政"的部分,从多方面展示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文章结合21世纪我国政治建设实际需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视角,对《论语》蕴含的为政理念进行了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在艺术意境方面留给后世诸多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诗经》艺术意境加以阐释,分别从"意"与"境"的生成,"虚"与"实"的调配以及接受方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