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好容易"和"好不容易"以及"好热闹"和"好不热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试图从语音形式和语法结构的规律,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和使用的范围。并运用信息论中的否定羡余理论和元语言理论试图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怡 《科教文汇》2007,(12Z):196-196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好容易”和“好不容易”以及“好热闹”和“好不热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试图从语音形式和语法结构的规律,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和使用的范围。并运用信息论中的否定羡余理论和元语言理论试图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4.
陶玲  蔡彦 《科协论坛》2007,(11):74-75
本文通过对"形而放"新美学的阐述,探讨其方法论的意义,解析其在地域性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及应用。该美学理论将目的定位于感性存在本身,探讨人的感性存在的重要性,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注回归到对人的欲求的理解和正视。并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目前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巧 《内江科技》2007,28(9):133-133,143
本文应用贝克尔的有关理论,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学的角度,结合时间的机会成本概念,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试图对家庭经济行为的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它以丰厚的美学意蕴、独特的批评方式、系统的理论架构,用二十四首小诗对各种风格进行整理和分类,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一朵奇葩.《二十四诗品》首创"冲淡"之诗境,对其风格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概括,并将其置于开首的"雄浑"之后,足见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零容忍政策是从轻微违法犯罪入手,通过对各种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处置,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犯罪在预防严重犯罪中的重要性.它将警务工作的重点从单纯"提高对犯罪的反应速度"转移到"降低犯罪率和受犯罪侵害的恐惧"上来,促使了社区警务战略的落实,比较好地实现了维护社会治安和提高社会福利的现实需要.本文试图对零容忍政策的含义、理论根据、历史来源、实践效果、社会评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零容忍政策的研究,探索我国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新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黄石方言中表示程度性状的"果"这个常见字进行分析,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来分析"果"的动态运用,试图揭示黄石方言语法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天爵、人爵"思想的提出并不突兀,有其内在合理性,并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这一思想提出的内在理路、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明晰孟子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所建构的"民主模型"试图通过有效的科学传播来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平等地交流,从而使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民主模型"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视角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和科学决策的合理性统一起来.这样,科学研究理论中"公共领域中的科学"(the science inthe public domain)这一概念在作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的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诠释.所以,笔者以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为镜来反思"民主模型"的现实视角、理论前提、理论内涵和理论超越,以此来确认"民主模型"站在第三次科学研究浪潮的理论平台上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恰当地运用优秀学生资源的"熏陶"作用的实践经验,强调赏识教育在"学因生"不断自我矫正,重塑人格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五防"的制度和技术规范有很多,但很难涵盖生产现场的方方面面,在生产作业流程的某些细节点上存在技术上或者制度上的盲点,结合具体设备的技术特点,对这些盲点进行归类和分析,并试图从中找到相应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者在总结俄国未来派诗歌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陌生化"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与未来派的早期作品中的"无意义语"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力求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丁冉 《内江科技》2006,27(4):98-99
文章主要从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衍生过程着手,以历时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词汇化理论为主要理论背景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义"(meaning)的理论学派林立,,奠衷一是,但总是趋向干把问题复杂化.笔者在本文中根据相关理论,主要从人的认知和外部世界两个角度对"语义"的来源和交际中的"语义"进行了阐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力图使这个问题进一步简化和清晰.  相似文献   

16.
新修辞学的"认同说"提供给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在此影响下,新闻报道活动的舆论引导功能便有了修辞的意味.本文尝试借助霍尔模式的受众立场理论,对新闻报道流行语进行分类,并分析新闻报道者和受众在其流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衍生过程着手,以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词汇化理论为理论背景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结论是:现代英语"~self"和现代汉语"自己"的形成都是古英语或古汉语中的两个复合成分词汇化的结果,但是二者在词汇化的原因、方式、程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深南中路科技大厦二楼. 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阔大的交易厅. 巨大显示屏不停地滚动着一条条等待买家的企业项目信息,间隔方正的办公间空着好些座位.高交所原先设想的情形--身穿灰马甲的"交易商"在忙碌地报价、撮合、成交,这样嘈杂热闹的场面显然依然只是设想.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学习热潮,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理论成果.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八荣八耻"的学习体会可谓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八荣八耻"的学习,结合马克思主义文本认真研读,直指其理论"源头",使马克思主义文本真正的从书本中走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20.
"及时行乐"作为一种文学主题,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特别是对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择选并分析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几首代表寺歌,试图说明这一主题在西方诗歌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