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志伟  苑利  刘磊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4):93-98,108
借助CiteSpace软件的信息可视化技术,考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符号修辞学的研究走势、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结果发现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从符号系统内部探讨语言符号本身的修辞价值、从符号外部关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使用语言符号的方式以及探索如何通过选择语言符号以达到最佳修辞效果的规律;其研究的发展前沿开始考察非语言符号在社会实践中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修辞幻象、视觉修辞、意识形态和反讽等的研究,考察对象也从传统的语言文本扩展到当代新媒体的多种传播和交流媒介。  相似文献   

2.
视觉修辞是以修辞学理论为依托的新兴学术领域,是以视觉文本作为修辞对象的修辞实践与方法,它突破了传统修辞学多局限于语言符号交际或传播的现状。本文以视觉修辞为框架,以新媒体社交流行的表情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了表情包作为视觉文本在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另一方面探讨了表情包在新媒体社交中,如何在图像的维度上促进不同主体的协商与对话。这既是对修辞学理论的拓展,也是对视觉修辞领域实践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它是把听觉、视觉、嗅觉、昧觉、触觉等为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又是一种奇特的比喻,能使语言的表达形象具体可感。例如(丑)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高中第一册(荷塘月色》“清香”是用嗅觉感知的,“歌声”是用听觉感知的,在这里作者把嗅觉与听觉沟通了。(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场,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高中第一册(长江三峡》“绿茸茸的草场’是用视觉来感知的,“充满幽情的乐曲”是用听觉来感知的,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转移,使语言的表达既有色,又有声。(3)…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媒介融合信息传播优势,实现红色文化有效传播和转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文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一书,重点研究媒介融合视角下,如何充分利用视觉符号传播优势实现红色文化大众化的有效传播。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正在走向共谋,引诱人们接受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其中电视又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作为一种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的全息媒介,其影响力不可小视.电视宣扬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手段是神话与涵化.考察电视与消费主义关系主要存在着三种理论范式,它们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及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药品是人们生活中不想接触又似乎是不可或缺的特殊物品.如何在电视媒介上推销药品,完善药品的听觉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而运用修辞方法是增加语言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分析电视药品广告中听觉语言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7.
谈谈·“通感”山东/高德宝“通感”是指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增加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  相似文献   

8.
从文字领域发展到如今的视觉修辞是人类本能的必然,在视觉化的时代里,采用视觉化的手段已成为一种习惯,视觉经验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视觉形象的能力。新闻传播中运用视觉修辞按不同的媒体平台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纸媒中的语言文字和版面设计,文字有见字如面的视觉效果,而版面则在潜移默化中对受众进行引导;二是不局限于媒介特点的新闻图片,它拥有外延和内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熊松林 《阅读与鉴赏》2007,(3):18-18,2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育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为多媒体教学能把静态审美对象话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学生耳目一新,使其学得活,学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在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尝试开设媒介素养公开课程。由于受到国外文化保护、超越保护主义和视觉文化不同思潮的影响,因此国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内大众对媒介传播的认识,进一步找到符合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CRT模型把媒介传播的本质作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实施方法与手段,去分析和解构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更符合国内课程的国情。  相似文献   

11.
当前媒介化社会时代,借助庞大的文化工业和先进的电子媒介技术,资本主导的大众文化女性修辞构建了一个超真实的媒介世界,其生产和传播运作逻辑包括大众文化的女性诱惑修辞、女性身体认同修辞、女性符号修辞三个主要方面。在资本逐利本能控制下,大众文化的女性修辞对广大受众的世界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表现出日益显著的诱惑性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传媒语言属于广义语言的范畴,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是指用非言语的形式增强传播效果、达到传播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或方法。在传媒语言中存在大量以辞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非言语修辞,他们有助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更有助于传播内容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讳饰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是一种修辞伦理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厚的伦理基础,一方面根源于中国古代伦理社会成文的礼义规范,体现互以他人为重的伦理意识;另一方面则根源于人们趋吉避凶的伦理情感。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与制约着修辞表达者的修辞心理,从而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修辞伦理表达。研究讳饰现象产生的伦理渊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与运用讳饰辞格。不仅如此,在日常的交际交流中,还将强化人们恰当运用讳饰辞格以增强交际效果的修辞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作为外交辞令的一种策略手段和言语技巧,恰当运用模糊修辞能满足特殊的社交需要。先从选用模糊性词语,模糊限制语,以及玄妙机智的闪避应答等方面探讨了中英政治外交语的模糊修辞运用情况,最后分析了运用模糊修辞的动因。意在以解读文本的方式,进一步充实模糊修辞的研究,为官方新闻发布的模糊修辞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initial appearance of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ext-based and hypertext communication, the rhetoric of technology has evolved along with the new media forms it studies. This essay reviews critical consensus that calls for a move away from printcentric criticism. It advocates innovative methods for criticism of electronic texts, such as emphasis on comparative media analysis,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 to the programming and codification of electronic texts.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人类共有的修辞手段。英汉比喻的动物喻体、植物喻体和事物喻体根据它们的国俗语义可以分为重合型、错位型和空缺型。对含有国俗语义的比喻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和替换手段进行翻译。比喻的国俗语义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和英汉互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宰制世界的今天,大众传媒日益体现出其对受众的巨大的精神影响力。尤其是随着手机的普及,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短信以其即时性与快捷性,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并且深层次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念。本文从语音和修辞两方面对方言短信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方言短信体现了消费时代人们化解生存压力的一种独有的方式,而其新兴的语体形式,则是达成其隐在的意识形态目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Our paper conceptualizes protest rhetoric in order to theorize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We do this by highlighting how rhetorical protest challenges the sovereignty of voice. Our argument is that Martin Luther's Ninety-Five Theses is an example of a sign that protests. To make this argument, we use a materialist method from media studies that simultaneously examines the formal capacities of a sign that protests and maps it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ur analysis opens with the two prevailing accounts of Luther's theses: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We extend both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by placing them in a “universal history” of protest rhetoric that grounds many accepted critical rhetorical theories in specific 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Drawing together our findings, we conclude by urging the replacement of logos and logocentrism with the logistics of protest rhetoric in order to link together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s a mechanism for both change and subj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