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元价值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纷繁复杂,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之间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存在着激烈冲突。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提升其道德水平、升华其道德智慧是高校德育工作一项刻不容缓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道德选择的现状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选择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道德领域中的种种冲突日益明显,道德选择问题也就更急切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我国当前道德选择的突出特点是:道德选择可能性扩大,道德选择状况呈现多层次性,道德选择主体意识觉醒及非理性选择现象的存在,这是由道德价值冲突,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等原因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价值体系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人格核心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建构的价值体系是否正确、健康,是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在面对复杂的杜会环境时能否做出积极有效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键因素,如果是不健康(错构)的价值体系,那么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脆弱一面就容易被外界不良诱因所激发,产生内心冲突和矛盾,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而这些正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消解价值冲突,要确立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是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要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和人民本位。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价值按照其表现形式,分为效用价值和规范价值。效用价值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客观有用性,按照价值主体不同分为社会效用价值、个体效用价值和系统自身效用价值;规范价值指明了职业教育的主观有用性,按照其规范指向的不同分为对价值观的规范价值和对道德的规范价值。效用价值是规范价值的基础,规范价值是效用价值的超越,各种价值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职业教育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浅谈道德价值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创造的特殊的规范调节形式,是主体性和约束性的统一;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道德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自然主义道德价值观、个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社会本住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民主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本文将逐一详述之,以期总结出道德的核心价值以及道德的本质特点所在。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青年价值观冲突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代青年价值观冲突的主要特征是价值目标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价值标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突,价值选择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青年价值观冲突的实质是青年个人和集体的冲突。青年价值观冲突有其普遍、积极的意义,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并赋于集体主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环境易换,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变化趋势,特别是道德价值观的参照标准的混乱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混杂,造成教师道德层次的差异,并进而影响教育的结果,影响社会整体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教育伦理建设,用公民教育帮助人们自觉构建整体性的、健康的社会主流价值;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制定科学、公正、可行的制度,让教师有一个健康的道德接受环境;强化责任意识,让师德教育真正起到帮助构建整体化的价值评判标准的作用。重建新时期的基础教育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评判体系,以带动社会整体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解除价值认同危机,增进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是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与追求.价值认同危机根源于"他者"与学校教育之间的价值冲突.价值观教育需要具备价值关怀、价值选择和价值商谈的独特品格,由此超越价值冲突,实现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政治伦理载体的价值观外交是一种外交方式,也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在国际政治演进过程中,全部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政治行为无一不是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价值观外交源自国际社会自身的规范性价值体系,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之中,构建于其国内政治生态与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利益负载和价值负载于一身的特征。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源自对主权原则之于维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性的伦理认知差异、多元化的国际政治伦理主体在道德发展水平上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伦理共识的有限性。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的目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价值观外交折射出三个层面的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权利伦理冲突、行为伦理冲突和责任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people undergo when they experience firsthand authentic moral conflicts. It also discusses the value of authentic moral conflicts in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and reasons for the in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a period of time lies in the predominance of virtual moral education. In authentic situations, the proper arrangement of moral conflicts requires careful analysis of values hidden in the prearranged or generated moral conflicts so as to utilize, guide, and control them properly. Such arrangement of moral conflicts should be adapted to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for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al aspects of life. Also,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attached to students’ varied requirements, thus leaving enough options and space for their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of moral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5(3)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就其社会本质而言,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选择的价值运动过程。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的价值目标来看,存在着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价值目标冲突。参与者主体价值目标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价值目标的冲突,先发展国家和后发展国家价值目标的冲突,同等发展程度、同一社会制度不同民族和国家价值目标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杨韶刚 《中国德育》2006,1(12):8-10,83
中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这种时代特点使中国社会面临激烈的道德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解释这些冲突,能否在“三多”时代寻找到“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民族道德价值,如何理性地探讨和认识主流道德价值建构的科学规律,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中的自由选择是指道德主体按照其意愿独立自主地在各种客观可能性中决定采取行动.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有着丰富的自我意识、个性化的生活现、新颖的价值观,德育中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保障大学生德育中的自由选择,必须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德育内容模式,实施多样化的德育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是由求真的道德真理逻辑、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和求善的道德选择逻辑构成的.三者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其间,求真逻辑是认识前提,向善逻辑是推演方向,求善逻辑是判断环节.求善逻辑以认知结构的终点形式为道德实践逻辑奠定了一种逻辑前提,在根本上影响到道德实践逻辑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跨文化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及深层缘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冲突主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种或者几种异质文化之间由于不一致、不和谐而产生的显性或隐性的对抗。以生成和读解的意义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跨文化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对象型冲突、关系型冲突以及活动型冲突。各文化之间内在的差异以及各文化按照自身的文化属性表达的目的性行为构成了跨文化冲突的内在根源。文化作为人们共享的意义体系,其核心表现为价值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空间以及人与时间的关系"与跨文化教学紧密联系,这几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冲突与和谐: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度集约式的亚文化,它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个人行为的选择都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但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激烈冲突。因此,在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冲突中求和谐,合理整合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就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生态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层次、开放、有序的德育生态系统,它强调道德教育各要素有机关联所形成的整体结构。道德教育生态的和谐是道德教育与人、社会和自然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和谐,是道德教育自身内部多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和谐。道德教育生态的核心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理念和方法,体现道德教育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诉求,即尊重主体、回归生活、融入社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