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台世界》2007,(12S):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我国近代金石文字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今古奇闻》乃晚清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下简称《孙目》)及江苏社科院《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下简称《提要》)等书记载,存世有三种版本,一为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东壁山房原刊本,二为光绪辛卯(1891)北京坊刊本,三为光绪辛卯(1891)铅印本。笔者查阅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东壁山房原刊本,书为聚珍版,凡六册,扉页题“上元王寅冶梅氏选”,扉二有牌记“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孟夏开刻”,卷前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前有序言,署“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夏四月上…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清廷为抵制外国银元之大量灌入兼补地方制钱之缺乏,开始对旧有的银两制度进行改革,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广东采用新式机器试铸银元成功。未久,其他省分亦随之相继效仿,争相开局设厂铸造地方银元。安徽亦然。有关安徽省始于何时铸造银元的,长期以来,学界基本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说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持光绪二十三年说者的主要依据系:1.冯煦编《皖政辑要·度支科》银元条: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开炉鼓铸。”2彭信威编著《中国货币史》:“安徽也是在光绪二十二三年开铸龙洋。”3.…  相似文献   

4.
世传《清代野记》一书,最早为民国四年(1915)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题“梁溪坐观老人编述”。分上中下三卷,共列目128则,每则一篇。该书所记为有清一代,尤其是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问朝野轶闻。或为朝廷大事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或为乡曲巷谈诸如文  相似文献   

5.
荣新江先生的《甘藏敦煌文献知多少?》一文(载《档案》2000年3期),根据周廷元的《编目赘言》,考释了20世纪30年代末以前甘肃官绅所藏敦煌卷子的情况,展示了敦煌文献早期流传的历史。但是,该文中有关周廷元以及《编目赘言》中涉及到的某些官绅的履历语焉不详。现将我接触过的一些官绅履历资料简介于下: 据周廷元先生哲嗣周孝画师所示周廷元先生亲撰《周定宣履历》以及《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周廷元(1886-1956),字定宣,解放后以字行,湖北咸宁人。光绪间随其祖父流寓兰州,毕业于甘肃法政学堂…  相似文献   

6.
进入网络时代,电视事业的业务发展与电视人自身的能力 提升都更加迫切地依赖于实践后的理性总结,理论的支持与指 导应是一项系统与宏大的工程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翻阅中央电 视台国际部的“电视丛书”,上述感受则更加清晰。这套丛书共 12卷分别是《电视人手记》:(卷一、二)、《电视节目论集》(卷 一、二、三)、《专题片解说词荟萃》(卷一、二、三)、《译制片 剧本精选》(卷一、二)、《荧 屏与环球专辑》、《正大综艺· 世界之旅》。从1999年到2000 年仅三年的时间,出版了470 多万字的作品,时间之短、数 量之多、…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从清初即有宗宋派,中期又有浙派,晚期则有宋诗派及后衍的同光体派。作为浙派诗人翘楚的厉鹗(1692-1752),尤值得研究者注意。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清道咸年问董兆熊笺注、今人陈九思标校的《樊榭山房集》。《前言》中称《樊榭山房集》版本主要有三:一是乾隆本,仅收诗集十八卷;二是道光蒋刻本和光绪徐刻本,只收部分词作及《游仙诗》等;三是光绪振绮堂刻本,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筹备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武汉市档案局一方面加强辛亥首义档案史料的收集整合,另一方面通过编辑画册、汇编史料等形式主动参与有关筹备工作。日前,市档案馆收集到一批与辛亥首义相关的档案史料177件,不少档案文献弥足珍贵,填补了武汉市有关辛亥首义文献空白。此次收集到的文献有: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902、1903年)出版的《汉口日报》;光绪、宣统年问的《湖北官报》(含1905年创刊号);  相似文献   

9.
“大一统”思想,就是重视和推崇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优良传统。“大一统”思想,经过历代传承,已升华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成了中国历代史家评史的标准和写史的基调。东晋史家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部史书。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它记载了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0)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全书12卷,从内容看,可分三个部分:第1-4卷,着重记述了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自然…  相似文献   

10.
孟继埙,字治卿,一字志青,天津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刑部湖广司主事、安徽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山东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一年(1895)履任贵州石阡府知府,后改湖北盐法道,不久卒于官。著有《绿庄严馆诗存》一卷、《夜郎吟》一卷、《试茗吟庐诗稿》不分卷、《黔行水程记》一卷。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的《清末教案》第二、三册近日由中华书局排印出版。该书二、三册分别收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档案649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档案712件,合计142万字。反映清末以来,特别是光绪时期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教案,是研究晚清政治史、会党史以及基督教史的重要资料。该本被列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其第四、五等册为外文档案,现已在排印中。该书第二册是价64元,第三册定价78元(邮购加10%…  相似文献   

12.
张杨 《浙江档案》2007,32(4):56-57
绍兴理学院图书馆珍藏的《会稽陶氏族谱》,自明弘治十二年至清光绪十五年,前后经过五次编纂而成。会天启甲子(1624)由虎溪公崇道始修;康熙癸已(1713)由槎俦公作楫,存齐公式玉二修;乾隆丙午(1786)由查仙公际尧四修;光绪癸卯(1903)由仲彝公在铭五修。《会稽陶氏族谱》共32卷25本,约150万字,内容丰富、纲目清楚、体例完整,分为谱序、凡例、姓系、地望、恩荣、始卷、派别、世系、传记、祠堂、献、杂记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黄光 《新闻爱好者》2008,(11):146-147
荀勖,字公曾,出生年月不详。289年去世。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荀爽曾孙。早慧好学。荀勖博学多才,入晋后曾和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事,曾和张华一起,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他们用了大约6年时间,对10万余卷图书进行整理复校,以黄绢抄写,青白丝绸包裹,仿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宫廷藏书目录《中经》(又称《魏中经簿》)编成《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据阮孝绪《古今书最》所记载,该书共16卷,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隋书·经籍志》记为29945卷)。  相似文献   

14.
《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清纪昀著。该书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如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1789)年至嘉庆三(1798)年陆续写成。嘉庆五(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于北平合刊印行。 纪购(17  相似文献   

15.
卢秀丽 《图书馆学刊》2009,31(1):F0002-F0002
《荒史》六卷,明陈士元辑,明万历二年(1574)德安府刻本。 陈士元,字心叔,明湖广应城(今湖北应城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滦州(今河北滦县一带)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极为珍贵的我国最早出版的画报——《寰瀛画报》一至五卷。这五卷画报,在我国报学史上,有许多学者提到过它。在1936年10月10日《神州日报》复刊十周年纪念刊上,上海通社写的一篇《最早的画报》一文中,较早的提到了这一画报。文中说:申报馆曾出过一个面报,名叫《瀛寰画报》,创刊于1877年(光绪三年)9月,出五卷而止,《瀛寰面报》罕闻人提及。  相似文献   

17.
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平 《历史档案》2006,(1):99-102
在《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一文中,李文海先生对近代义赈兴起的:过程作了较为明晰的描述。他根据曾直接参与并领导义赈的上海绅商经元善的回忆以及《清史稿》、《清史列传》等记载,明确指出光绪二年(1876年)和三年无锡籍士绅李秋亭(名金镛)前往苏北海州、沭阳一带赈灾为近代义赈之始。但是,关于海、沭赈灾的详情,李先生未作具体讨论。由于这次赈灾与以前的“官赈”存在性质之别,是带有转折性的近代义赈,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不可不加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郝雨 《今传媒》2005,(9X):56-58
2005年春夏之交,金冠军、戴元光主编的《中国传播思想史》一书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洋洋194万余言,分为古代卷(上、下)和近代卷以及现当代卷4册。仅仅在一个月之后,许正林的《欧洲传播思想史》紧接着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全书近60万字。两部沉甸甸的大著一起摆在案头,我一下子感觉到,2005年对于传播思想史这一领域的研究来说。  相似文献   

19.
这里刊布的馆藏《万县正堂汪 劝兴水利白话告示》,为线装刻印本,光绪三十年(1904)由三次署授已连任八年万县知县的汪贲之(进士出身,江西金溪人)为劝说当地农民兴修水利、抗御旱灾而印发的告示,以为研究地方水利史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一一○八、《清人别集总目》页九二七皆著录何白《汲古堂集》二十八卷,有乾隆及道光刻本。今按:白实为明人,字无咎,号丹邱生,又号鹤溪老渔,《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康熙《永嘉县志》卷九、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皆以其为明人。校此集之金璋亦称之为“前明何无咎先生”(见是集道光十六年守直堂刻本卷首金璋所撰《汲古堂集后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