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岗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但如何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4.
熊珍维 《考试周刊》2013,(94):71-71
<正>"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贴近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不是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能力,数学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又要看看学生是不是能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尝试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使用的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判断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培养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这是数学教育权威弗莱登塔尔的基本主张。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北师大出版的数学实验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都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亚玲 《考试周刊》2013,(10):66-66
<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娟 《山东教育》2002,(34):45-4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纵观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我国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身处全国花木之乡的我的学生们,每天生活在花的海洋、绿的世界,时时吮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由花木带来的幸福生活,可以说他们与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何依托花木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感悟数学在花乡孩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成了我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联系我的教学工作,谈谈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要充分尊重数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和交流互动,形成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课题。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高中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使高中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数学,运用所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身处全国花木之乡的我的学生们,每天生活在花的海洋、绿的世界,时时吮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由花木带来的幸福生活,可以说他们与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何依托花木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感悟数学在花乡孩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成了我探索的目标。一、依托花木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教材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联系我的教学工作,谈谈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体会。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又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20.
林建华 《教师》2013,(18):98-98
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生物能力,而能力的高低又表现在学生能否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生物知识,以及能否用生物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这些能力获得了培养和提高,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的探究教学,而且能使之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持续高效,并保证探究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