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预设应以生成为目标追求,应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殊途同归。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产生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有了以下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龚小虎 《林区教学》2011,(12):97-98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具有生命的气息和情趣。  相似文献   

4.
课堂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开放。的确,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一、生成与预设相得益彰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从"精心预设,为生成作准备"、"善于引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三个方面阐述"预设"与"生成"这一对教学中的矛盾体,来充分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钟娜 《教育》2014,(30):69
众所周知,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备课时,教师就预设:教学环节和教学对象。尽管如此,课堂上还是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而教师也在课堂中不停地调整预设环节与生成环节,使两者达到平衡,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互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比例大大提高,要想在动态的课堂中随时把握住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7.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具有互补性。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不能没有预设,但课堂教学也需要有生成,以持续显现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没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课前高质量地预设,才可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性。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不能偏废。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不应当忽视课前的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需要兼容兼顾、互动共生。  相似文献   

10.
<正>预设与生成是高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高效课堂的核心。但细观目前身边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在落实"预设"和"生成"这一教育教学理念时,仍存在过分依赖预设而忽视生成或摒弃预设而刻意追求生成的行为,造成课堂中教与学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许杉 《考试周刊》2013,(35):47-48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的两翼,二者相互作用,为课堂增添魅力。本文通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动态生成策略,让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就对立而言,生成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课前“过细”的预设会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的生成有不可预测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又要关注生成.要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控课堂进程,努力营造一个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和谐统一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是需要充分的预设.有效的生成是充分预设的结果.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两者融为一体.预设不充分,肯定会产生更多的"课堂意外",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是与教学理念相背离的.充分的预设就是深思熟虑、未雨绸缪,有效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两者互动共生,才能保证教学的优质高效,演绎课堂的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课堂既需要精心的预设,也需要有效的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本文就预设的重要性、生成的必然性、二者的和谐统一性及对当今课堂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的途径阐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吕惠 《考试周刊》2011,(54):62-63
生成性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别于传统封闭的预设性课堂,生成性课堂给学生更多弹性的开放空间。本文在分析了实施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之间的关系,并对语文生成性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志惠 《广西教育》2007,(9A):38-38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动态的、有着灵活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妙于生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笔者就"制造生成空间,捕捉生成信息"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及作简单的阐述,愿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达到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试图从三个视角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①精心预设,为高质量的生成奠基;②精彩生成,为高品位的预设生辉;③预设和生成,新课程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