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素质拓展训练实验教学,通过《身体自我描述问卷》测试表明: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等指标有显著性效果,场地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体耐力、身体运动能力、身体灵活性、身体协调性等指标有显著性效果。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广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2.
王文兵 《广西教育》2013,(26):96-96
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新课程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实现技能与体能的同步发展。一、注重理念引领,强调体能与技能的自我解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发展与体能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以及从事运动  相似文献   

3.
身体自我认知是对自我身体的观察与评价,自我身体的认知水平与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密切相关,常被用来预测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因此,提高身体自我认知水平,对于促进个体更多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六周有氧健身操练习,旨在探究有氧健身操运动对于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六周有氧健身操练习,女大学生有7项身体自我认知指标显著性提高,反映出有氧健身操对于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
体育能力是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方面构成的,据此,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5.
体育能力是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方面构成的.据此,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能力是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方面构成的。据此,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健美操锻炼前后大学生生理自我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健美操锻前、后,大学生在整体身体、力量和灵活3个因子(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协调、身体肥胖、外表和耐力4个因子(P<0.01)上存在差异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鲍碧栩 《时代教育》2010,(9):246-247
健美操是一项具有实际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它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情操,提高人体协调性和节奏感。本文采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PSPP)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存在于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四个维度;身体运动量与身体自尊呈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幼儿园体育教学在培养幼儿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身体素质即人体在运动以及生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机能能力。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身体...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年在西南大学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随机抽取300名考生方法问卷,问卷采用张力为教授精心编制的《赛前情绪量表-T》中的PES-T-16×6量表,结果显示:4个维度总体得分情况,自信维度得分最高,身体情绪维度得分最低;个体失败、自信2个维度分表现出性别的显著性的差异;身体情绪、社会情绪2维度平均得分表现出年龄的显著性的差异;自信、身体情绪2个维度得分呈现出运动等级的显著性差异;自信、社会情绪维度呈现出家庭所在地的显著性差异;自信得分表现出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选用《身体自尊量表》,对512名体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得分均优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体校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地的体校学生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及身体自我价值感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了解其身体自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身体素质因子上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运动能力因子上得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及身体价值感因子上得分,总体上高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体育舞蹈练习为自变量,以身体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试验前后影响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上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在健康、协调、身体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灵活和整体自尊各维度上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看,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这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中长跑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学校体育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中长跑是耐力与意志并存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中长跑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提高心血管的机能,而且是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锻炼方法之一。大部分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的发育都需要全面协调发展。中长跑运动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提高耐力、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2002 级部分大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身体能力、运动保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体育组织管理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问题,提出培养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自主选课方式应用于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自主选课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耐力;心理方面的态度、自信心与合作精神;体育能力方面的身体锻炼与保健能力、运动能力等因素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其中在态度、注意力、身体锻炼与保健能力与运动能力方面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体育素养,就是体育文化修养或体育文化水平.它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指导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它的高低将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体育的态度与行为.其主要内容如下:体育意识、基本体育理论知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欣赏和组织管理体育竞赛活动能力、借助体育运动进行保健和医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体育素养,就是体育文化修养或体育文化水平.它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指导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它的高低将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体育的态度与行为.其主要内容如下:体育意识、基本体育理论知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欣赏和组织管理体育竞赛活动能力、借助体育运动进行保健和医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所以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应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从而使每位参与者都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学会用成功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匮乏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出现留守教室、运动场地见习、只能部分融入等现象。如何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