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基酸嗜好学习建立后游泳运动大鼠血、脑脊液中BCAA、GABA、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关系,为延缓或消除运动性疲劳探索新的途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味觉嗜好学习建立后,进行7天适宜、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血、脑脊液中支链氨基酸及神经递质变化.结果:血液中BCAA浓度变化趋势是力竭游泳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氨基酸嗜好组、氨基酸嗜好后适宜游泳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相似文献   

2.
张换鸽 《精武》2012,(4):18-20
有关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机制是近年来疲劳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的理解的不断深入,对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的研究也在加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相关的氨基酸及其对运动的影响,旨在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生化机制及其消除的生化手段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验组小鼠每天额外供给支链氨基酸25mg,对照组每天额外供给葡萄25mg。4天后发现,运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乳酸水平分别为2.75mmoL/L和3.89m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力竭运动试验游泳时间延长,乳酸水平下降,表明支链氨基酸可增强实验动物的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支链氨基酸代谢与运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不仅是合成机体蛋白质的原料,而且具有特殊生理、生物学功能。论述了支链氨基酸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糖代谢的关系,并就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外周疲劳、免疫等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5.
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链氨基酸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缬氨酸(Va1)三种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降低运动后机体内自由基的水平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也有利于机体内钙浓度的稳定,并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本就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药红景天皂甙在力竭运动中对血浆中支链氨基酸的影响。运用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物化学方法对大鼠建立实验模型,采用阶段力竭游泳训练并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安静中药组、训练中药组。实验12天后取材,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缬氨酸(Va1)、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红景天皂甙在提高大鼠血浆支链氨基酸方面效果显著。在力竭运动测试中,血浆支链氨基酸对维持大脑中枢稳定、骨骼肌细胞再合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初中学生进行了渐增极限负荷运动实验,观察负荷运动后尿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后,男少年有6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有5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下降;女少年有10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呈不同幅度下降。负荷运动后尿中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同向增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增长  相似文献   

8.
支链氨基酸是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胚胎发育等生理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支链氨基酸与运动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尚未有研究对两者关系进行完全阐明。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对支链氨基酸与运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阐释支链氨基酸与能量代谢、运动供能、肌肉力量、运动性疲劳、运动损伤和过度运动造成免疫抑制的潜在联系,旨在为支链氨基酸与运动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补充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员身体某些激素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健民  邱卓君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314-315,277
通过血清睾酮、皮质醇、催乳素及生长激素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6名男性赛艇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结论是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变长时间运动的血浆激素,有效地缓解T/C比值的下降,对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改变耐力运动的生长激素,缓解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10.
短时渐增负荷对血清氨基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翼  刘汉杨 《体育科学》1993,13(4):73-75,79
本文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踏车功量计上的短时渐增至极限负荷运动,观察当组织蛋白净降解基本没有改变时,游离氨基酸代谢的特点。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进行氧化分解活动的过程加强,支链氨基酸参与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活动显著,提示短时运动中,氨基酸参与氧化供能、维持血糖水平等活动,并且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大得多。此外,色氨酸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及其与丙氨酸变化呈高度负相关,暗示存在支链氨基酸以外的氨基酸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提供—NH_2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观察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后大鼠力竭游泳运动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BCAA、游离色氨酸(f-Trp)和5-羟色胺(5-HT)的变化,分析补充BCAA是否能够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比较补充BCAA的效果,探索补充BCAA的最佳剂量。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补充组[1.25g/(kg·BW-1)]、中剂量补充组[2.5g/kg·BW-1)]和大剂量补充组[5g/(kg·BW-1)],每组8只。BCAA补充方案为:每天上午补充一次,每周6次(周日暂停),持续6周。6周后,在大鼠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前一天下午取大鼠尾血测试血氨。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细胞外液BCAA、f-Trp和5-HT的浓度。结论:血氨随着BCAA补充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小剂量补充BCAA对机体血氨的生成无影响;补充BCAA能提高大鼠力竭游泳运动能力,但并不随BCAA补充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补充BCAA可能提高了血浆BCAA与f-Trp竞争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且具有推迟和减少脑5-HT生成的作用;小剂量[1.25g/(kg·BW-1)]补充BCAA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10名长泳运动员以80%强度训练2小时后的血尿素氮和血清氨基酸水平,发现长时间训练使组织蛋白净降解和氨基酸的利用活动加强;有关支链氨基酸—丙氨酸循环活动特征不明显,但显示色氨酸作为合丙氨酸氮源的参与糖异生代谢的可能性;与有氧过程中关键酶生成量有关的丝氨酸和甘氨酸的利用明显加强。上述结果提示,蛋白质代谢对专项游泳训练产生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糖的补充对大负荷训练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意义,通过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大负荷运动训练,并在每次训练后即时补充葡萄糖,测定血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发现,在8周的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Val、Ile、Leu、Thr、Met、Phe、Gln和Ar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负荷训练组大鼠血清Trp含量虽无显著性降低,但由于BCAA的显著下降,从而使Trp/BCAA显著升高。大负荷训练后即时补充葡萄糖,血清Val、Ile、Ser、Thr、Met、Phe、Lys含量均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组,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大负荷训练组相比,虽然血清Trp含量有所上升,但由于BCAA的显著升高,Trp/BCAA显著降低。从而说明,长期进行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运动性疲劳不能及时消除,造成疲劳的慢性积累,最终可能导致过度训练的发生。而大负荷运动后即时补充糖有利于防止中枢性疲劳的发生,并可促进中枢性疲劳的即时恢复,对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支链氨基酸对赛艇运动员极限运动血葡萄糖异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不同负荷运动后及恢复期糖代谢和糖异生的影响。方法;20名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BCAA组和对照组),BCAA组每天补充支链氨基酸,时间为4周,对照组则补充安慰剂。在实验期间,两组运动员都进行相同负荷的运动训练。4周后,在赛艇测功仪上进行模拟2km和5km的耐力测试,并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取血测定血糖、丙氨酸和乳酸。结果:在耐力极限负荷运动中,BCAA组的血糖只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P 〈0.05),而对照组则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都明显低于安静时水平(P〈0.05)。BCAA组血丙氨酸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均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血丙氨酸浓度则在运动后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BCAA组的血乳酸值在运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BCAA可促进力竭运动后及恢复期糖的异生、延缓疲劳发生和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及恢复阶段大鼠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7天反复力竭跑台运动后即刻、24h和48h SNr内PV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PV阳性细胞和纤维集中分布于SNr外侧约2/3的区域,SNr内PV表达水平在短期内显著下降(P0.01),恢复24h后明显回升(P0.01),并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运动疲劳可导致SNr内PV表达水平短时间内显著性的下降,同时PV阳性表达集中分布于SNr的外侧区,此区域与SNr接收纹状体腹外侧区神经投射区域相一致,是参与基地神经节运动调控的重要脑区。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物对一次力竭游泳小鼠海马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人参为阳性对照,研究北冬虫夏草和辽东木对一次力竭小鼠海马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力竭运动组,虫草加力竭运动组,木加力竭运动组,人参加力竭运动组,运动模式为一次无负重力竭游泳,之前6周给相应组大鼠服用北冬虫夏草发酵液、辽东木提取物和人参茎叶提取物,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取样测定各组小鼠海马MDA、T-AOC及游泳至力竭的时间。结果:一次力竭游泳后,运动组小鼠海马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T-AOC显著下降(P<0.01);各服药组小鼠海马MDA含量明显低于运动组(P<0.05),T-AOC显著高于运动组(P<0.01);各服药组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小鼠在进行一次力竭运动后,海马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服用北冬虫夏草、辽东木及人参能够降低力竭游泳小鼠海马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并延缓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观察大鼠在热环境中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24h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与相互关系,为探索热环境下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产生和恢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常温安静组、常温力竭组、高温安静组、高温力竭组,采集运动后4h、5h、6h、8h及24h微透析样品,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热环境下大鼠力竭运动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5-羟色胺(5-HT)含量与常温力竭运动相比升高更加显著,介导核心温度的升高;而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降低,导致机体对热的耐受性降低;高5-HT浓度、高核心温度和机体低热耐受性的共同作用,加快中枢疲劳的发生,降低机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RE营养剂对血清睾酮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游泳小鼠、普通大学生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RE营养剂对睾酮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大、小剂量组小鼠血清睾酮值均比时照组有显著意义提高(P<0.05).小鼠3%负荷游泳力竭实验:RE小剂量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意义延长(P<0.05).小鼠6%负荷游泳力竭实验:RE小剂量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比较显著意义延长.普通大学生服用RE胶囊后血清睾酮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男子举重运动员服用RE胶囊后血清睾酮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男子自行车运动员服用RE胶囊,冬训和夏训后血清睾酮水平均有升高,但夏训后更显著(P<0.05).主要结论:服用RE营养剂小鼠和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显著提高,运动能力也显著增强,小剂量组较大剂量组作用明显,因此应用时应采取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