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 ,先作出相关物理量的图象 ,然后按图象斜率及截距的物理意义求得测量值 .图象法具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用图线表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 ,特别对探索物理规律是很有用的方法 ;二是利用实验中的有限数据作出图线后 ,可以从中得到无法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 ,还可以求出相关的其它物理量 ,并可结合图线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举例谈谈中学物理中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几种情况 .一、某物理量与另一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例 1 在“测…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定理测量是十分重要的.测定某物理量的大小,就是将这一物理量与规定做为标准单位的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被测量是标准单位的多少倍,则被量的大小就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求知欲很强。但又往往急于求成,导致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不求甚解,然而准确地理解概念是正确解题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物理概念的学习。一、学习物理概念来不得半点含糊物理概念总体大致包含两方面:(1)物理量;(2)物理规律。学习物理量应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即物理意义),从定义、表达式、单位、性质(是矢量还是标量)几方面弄清掌握。对物理规律应明确它的由来、适用对象、范围、内容、表达式、使用注意点等方面情况。不能在应用时随意改变概念。如此题:“质量为  相似文献   

4.
韩雅君 《中学教与学》2006,(6):F0003-F0004
第Ⅰ卷(选择题 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相似文献   

5.
物理图象能直观地表述物理过程,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鲜明、直观、便于比较和减少偶然误差外,还可以由图象求解第三个相关物理量,尤其是无法从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难学,这难学的原因比较多,有思维方面的原因,也有数学功底欠扎实及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等原因.本文将用几个物理图象作例子,谈怎样利用物理图象的斜率解决物理问题.一、关于物理图象斜率的意义斜率在物理上的意义是一个物理量相对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率,在高中物理学中,有以下常见的物理图象,我们必须明白这些物理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见表1.  相似文献   

7.
巧解初中物理比较题江苏省如皋市如城二中顾康清比较题是指需要比较某个物理量的大小或者判断某个物理量如何变化的一类题目,由于这类题目在初中物理习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必须重视对比较题的类型及解题关键的研究.一、比较题的类型纵观初中物理中的比较题,...  相似文献   

8.
一、运用图像分析处理数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函数处理实验数据,常常是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对函数图像的分析是大量数据的经验事实进入简单解析式,或找出物理量间规律的桥梁。基于函数这一特点,教师先设计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一思考过程。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但是看不出它们之间明确的函数关系。在经历了多次运用图像表达物理定律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后,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描绘 P— V图分析。运用计算机描绘 P— V图后,得到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9.
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优越性表现在:能形象直观地表达物理规律,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比较方便地获得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数值。本文对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常见的考题进行归类例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时,必须对定量测量各物理量所得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要研究或检验的物理规律,或求出有关物理量的实验结果.处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作图法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中,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用实验数据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又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列举几例说明如何确立物理量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物理图像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一系列数据之间的关系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实验图像是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实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己知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是一次函数,则它们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根据实验数据可较高精度地描绘出直线,由图像可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再根据己知的关系式可进而求得相关的一些物理量.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这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教会他们从物理对象和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必须指导他们对物理问题进行过程的研究,通过分析实践与应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的教学指导。一、教学信息反馈,凸显物理过程教学的重要现在,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听老师分析解题时明明白白,但自己面对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这就说明了学生虽然学习了物理…  相似文献   

14.
林彩钦 《物理教师》2003,24(10):4-35
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时,必须对定量测量各物理量所得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要研究或检验的物理规律,或求出有关物理量的实验结果.处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着重介绍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根据已绘出的图像,用解析方法得出曲线方程,求出有关参量,如直线的斜率、截距、图线和横轴间的面积、曲线的极值等,从而求出实验所需要的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值,检验物理规律.物理图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直线,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图像是直线;电源的输出功率随路端电压的变化图  相似文献   

15.
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过程、物理规律和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和简洁的特点.它对研究物理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来谈谈图象法在高中物理中的一些规律及应用.一、图象法在解决高中物理问题中常见类型1.线性函数型此类图象是利用线性函数的特点,这种类型是物理学上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既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研究,也可以进行定量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凡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都可以用此类图象的斜率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有些物理问题时,若制约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将引起一些物理量、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发生变化,或是物理状态的变化引起一些物理量和物理过程变化时,就必须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以求  相似文献   

17.
电磁振荡是《电磁场和电磁波》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由于电磁振荡产生的物理过程比较抽象,涉及的物理量多,而且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因而学生解答此类问题常常感到棘手,容易出错.因此在学习中如何理解、掌握电磁振荡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将电磁振荡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追赶类问题时,通过比较位移、时间等物理量来判断两个物体是否相遇是常见的思维方法。笔者发现,如果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函数的极值来解析追赶类问题,不仅能理解数学表达式的物理意义,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下面先对追赶类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列出一般情况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与时间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理解其物理意义,再用判别式和函数的极值表示相遇条件,然后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二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要真正理解密度的概念,学习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道密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比值法是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遇到,掌握密度的知识对以后类似物理量的学习都有帮助.比值法的基础是比较,通过对彼此有一定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东西.  相似文献   

20.
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多,复习时同学们常常犯愁。善于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系统复习,往往能取到增强记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效果。一、五个基本物理量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五个基本物理量,许多物理知识都跟它们相关,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也经常用到它们。五个基本物理量可列表比较如下:物理量名称符号定义(或物理意义)计算公式测量仪器(或方法)单位电流强度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电流表安(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