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恨水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小说家,更是一位资深报人。从报人视角对张恨水进行关注,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可进行探讨、挖掘、研究、总结,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亟待深入和加强。随着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报人角度和编辑视域关注张恨水、解读张恨水、研究张恨水将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既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名出色的新闻编辑。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地,政治风云变幻,在专制的夹缝中,张恨水的采编活动仍具有很高的定位,他兼具很高的道德、业务、管理素养,是一位报业巨子。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一生编辑过很多种报纸的副刊,他认为在报纸的副刊编辑中要有鲜明的受众意识,他始终坚持为老百姓代言,为民意鼓与呼。他紧跟时局的变化发展,积极运用大众传播的双向关系,坚持在副刊的编辑过程中满足各阶层的需要。通过管窥张恨水的副刊编辑思想中的受众观,可以对现在的副刊编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素以才思敏捷、下笔成文而著称。他在任《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主任期间,一天夜里,报纸即将拼版,但有一版上还有一小块空白。当时张恨水正在楼上接待客人,值班编辑急得在楼下大喊,问他怎么办?张恨水站在窗口问明情况后,随口吟出一首名曰《编辑部的故事》的打油诗: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的小说不仅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张恨水小说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中表现出"人"的意识的觉醒、大胆揭露社会黑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等方面,同时,这些方面也是张恨水为推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捍卫民族尊严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上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报刊编辑思想为今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三十年的报刊编辑生涯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刊编辑实践经验和编辑思想,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性追求。他立足于文化传统积极进行报业的现代化改良,在当时的报业界闯出了一条新路。他的报刊编辑思想显露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自觉的商业意识和可贵的个性觉醒。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小说具有地道的“北京气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叙事。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表现在自然景物描写、语言描写以及风土民俗描写等方面。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是“文学北京”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更向我们展示了老北京的文化心灵,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的生成 ,一是受文学传统和作者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二是受市民阶层生活方式、价值选择和审美趣味的影响。因此 ,张恨水的小说具有明显的传统和通俗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全能报人。报人角色贯穿了他全部创作的始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解读张恨水,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新闻事实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小说的创作,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具有"信史"的价值;报人的职业特点,对他的创作转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张恨水一直坚持的小说创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与民营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17日至19日,纪念张恨水诞辰120周年暨“张恨水与文化自强”学术研讨会在张恨水的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召开。会议围绕张恨水生平及其作品,从张恨水通俗范本的文化正能量、张恨水抗战文学、张恨水作品的社会史价值与海外传播以及张恨水与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新闻传播思维与话语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新闻关注视角上,新闻思维由泛政治化叙事思维转向民本大众思维,新闻语态由精英宣传语态转变为平民纪实语态;在新闻观点阐发上,新闻思维由封闭的聚合思维转向开放的发散思维,新闻语态由主观定论语态转向客观探究语态;在新闻表述方式上,新闻思维由模糊抽象思维转向精确形象思维,新闻语态由抽象概述语态转为具象描述语态。新闻思维与语态的转变,使新闻主体在社会变革语境下建构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传播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2.
新闻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档案是信息的一种记录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设备开发和利用新闻档案资料,加强信息编研工作,收集和整理现有新闻信息,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实现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是检验我国新闻工作年度成绩的有效手段,它对于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加强新闻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自1991年第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并逐渐形成了特色。而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新闻奖也在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Messengers are reluctant to reveal bad news, and this reluctance can hampe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is investigation, we explore linkages among the topic of the news, messengers’ reasons for sharing, messenger concerns about sharing, the locus of the news, and whether these variables associate systematically with messenger reluctance to share the news. Retrospective self-reports (n = 330) revealed that bad news occurred in reliable topic categories, which in turn related to reasons for sharing, how extreme the news was perceived to be, and the concerns messengers had before sharing the bad news. Messengers reported more reluctance to share the news when they were also the locus of the news than when they were not, and they felt reluctance was greater when the topic was seen as more extrem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新闻事业的国家。而当社会的法律制度和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产生实际的社会需要时,中国古代新闻法制就开始起源了。历史典籍《国语》的记载及有关研究成果可以佐证中国古代新闻法制起源于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颛顼(zhuanxu,音同专须)时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The Kogan Attitudes Toward Old People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local television manager attitudes toward elderly people. Census projec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elderly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dramatically in the next century.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television news in the Hues of the elderly makes the study of the attitudes of broadcasters about older people relevant. A national survey of two groups of television managersgeneral managers and news directorsfound that younger news directors had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older people, while the older general managers had a less positive attitude.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有报纸新闻无法比拟的视觉优势,一些精彩的现场新闻写真镜头是文字新闻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来的.报纸做为新闻载体,它的快速、简捷、方便、全面及内涵的深刻,以及反映出来的采亦是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作为报人,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电视新闻手法的优势,虚心地向电视新闻节目学习些手段,勇敢地把电视新闻优势输入报纸版面上来,以便于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The following content analysis examined for one month the quantity and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articles in the two Boston metropolitan daily newspapers. Articles were measured and assigned to eight major categories: sports, features, news, editorial pages, columns, news analysis, reviews, and photos with cutline only.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both newspapers had more spot news stories only a few inches in length rather than in-depth feature articles concerning the major issues and trend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today. Editorials, columns, news analysis articles, and reviews received little coverage. Data also showed that the most prestigious, well-known universities received the greatest amount of coverage.  相似文献   

20.
奥里亚娜·法拉契(Orana Fallaci)是20世纪欧洲著名新闻记者,也是一位小说家和时政评论家。她具有特立独行的采访风格。作品也独具风采。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采写的《风云人物采访记》,风靡全球,仅在中国就发行数十万册,被我国新闻记者奉为圭臬。虽然晚年的《愤怒与自豪》不幸成为败笔.但她一生仍不愧为桀骜不驯、追求自由、蔑视强权的伟大女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