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先进的城市文化需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同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人为本”是城市文化的价值回归,为了获得意义上的统一。图书馆文化必须与城市文化具有一致性。从城市文化的视角观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公共图书馆以它特定的职业方式向社会传递着“人文关怀”。而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又给公其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王世伟 《图书馆杂志》2012,(5):23-25,31
从五个维度论述了数字网络环境下建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一是城市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定位,二是城市图书馆的现有空间,三是城市图书馆的持证率,四是城市图书馆的全球发展,五是城市图书馆新旧虚实功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让古籍等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历史典籍馆的建设背景、目标定位、策展内容、文献服务等方面,探索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以古籍活化利用创新文献服务的方式,以期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穗深两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现状,总结了深圳市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图书馆之城”的经验,提出广州市在建设“图书馆之城”时,高校图书馆应借鉴深圳高校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区域发展规划,联合公共图书馆,共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大讲坛看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介绍了天津市文化局主办的“文化大讲坛”在天津图书馆举行的盛况,以及在公共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的社会意义。让文化传播作为图书馆员一种责任,把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送到广大群众的手中。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广西撤地建市后图书馆建制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撤地建市后不宜盲目新建图书馆,而应“由原县级市图书馆直接上划扩建升格为地级市公共图书馆”,这样更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①构建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治建设、标准化建设、总分馆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扎实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特殊群体阅读权益得到明显保障,“图书馆+”和“互联网+”服务创新成为新常态,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阅读新场景,“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快形成全球阅读典范城市;③数智赋能开创文化惠民工程新局面,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④古籍保护工作硕果累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年发展中显现出四个主要特征: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发展持续动力;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打造创新发展“中国样板”;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示范引领国际发展,开启“中国经验”的世界化时期。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以开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图景。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8.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文章在介绍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杭州的“一证通”工程和“苏州图书馆—社区分馆”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了兼具“苏州图书馆—社区分馆”与杭州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模式特征的混合型的厦门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特点,以期对其他城市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北两“松坡图书馆”史实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北两“松坡图书馆”史实钩沉熊月英中国自古对已故圣贤英烈,向有立庙建祠以资昭彰的传统。至于受西方影响,改以修建公共图书馆之类社会文化设施为纪念伟人之所,则大约是直到近现代之交方有此举。而这种社会风气与观念上的变革,又似当以内北两地松坡图书馆的创设...  相似文献   

10.
刍议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和人本理念的发展是图书馆发挥文化休闲功能的客观需求。文章阐述了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定位及发挥该功能的具体举措,并介绍了建设中的广州新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西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提出城市(包括旧城区、新城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方法,认为旧城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应以整合社区内原有的单位图书馆为主,政府投资新建(社区范围内无图书馆的)为辅,新建社区则可与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建立社区图书馆,并鼓励兴办私立社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中国内地图书情报事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内地图书情报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各类型图书馆发展迅速,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995年底达2615所(1980年为1732所),高校图书馆1994年底达1080所(1980年为675所);全国各地重点改善了部分图书馆的馆舍和兴建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图书馆建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进入21世纪,我国图书馆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关注人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基本宗旨;建设多元性的、园林式的、复合型的图书馆应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模式;在建中心馆的同时还要注意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在重视土建的同时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建设;建筑招标上实行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做法;在注重图书馆外型的同时更要注重满足功能的需要。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图书馆与继续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当今 ,教育具有终身性、国际化、特色化等特点。现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不断加强 ,肩负着继续教育的使命。图书馆在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等方面 ,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14。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vision session, Daniel Chudnov discussed how current specifications in development and use, including COinS and unAPI, could improve service discovery and resource delivery. The speaker focused on the benefits of each spec and examined each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He concluded that each spec could not deliver the ultimate performance of current commercial counterparts such as iTunes. The specs combined, however, contribute to a preferable ideal to which libraries should aspire. Throughout his talk, Chudnov built on a strategy libraries can utilize to begin implementing that ideal.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全国各高等学校图书馆都加快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步伐,而数字资源建设也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天津市19所高校积极参与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构建了天津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借此契机,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结合本馆特色文献资源,以办学特点和地方经济需求为选题依据,建设了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资源库,为天津商业大学乃至天津市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担任着开发和传承的角色。论文对国内55个大陆省级及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公共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的不足,提出图书馆应该增强非遗资源开发利用意识、注重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建立适当的合作机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当代城市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分析了现代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理念、空间设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4个层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路经,解读了天津泰达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案例及其实践意义,以期对同类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购买或自建了很多古典文献数据库。随着数据库的增加,用户遇到的使用困难也随之增加。面对古典文献数据库的使用困境,高校图书馆应该选择综合性的数据库,编制用户指南,为读者建立网上古籍资源检索平台,进行深度揭示、仿真展示,提供跨库检索功能,实现平台共享,才能将其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论复合图书馆与图书馆发展趋向   总被引:124,自引:5,他引:119  
复合图书馆是一种新事物、新概念、新思路、新模式。文章主要论述建立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复合图书馆不是图书馆发展的过渡阶段,而是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它有利于图书馆事业整体的发展,纯数字图书馆时代不会出现;新建和扩展图书馆馆舍仍是不可阻挡之势;复合图书馆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与数字图书馆同步建设;未来社会是以复合图书馆为主体的三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