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学报提升作者群层次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校学报提升作者群层次必须锁定目标作者群,提升作者整体水平,主要途径有抓住本校高层次作者、扩大校外高水平作者、通过网络寻求高水平作者、通过学术会议结识高水平作者、挖掘高水平在校研究生作者、形成自己的核心作者群等。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学报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高校学报编辑的队伍性质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高校学报通过对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反映,学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各门学科的历史的现实的问题的资料的发掘、观点的交流、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的论争,不仅可以发展和壮大科研队伍,把各门学科的研究推向纵深,不断打开科研工作的新局面,而且还直接促进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更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郭必裕 《编辑学报》2002,14(Z1):35-36
为使我国高校学报准确定位、健康发展,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学报应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特色为主,尽可能选用高质量外稿,设立特色栏目,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学报的特色,创立立足本校的高质量的学报.  相似文献   

4.
学报可读性与配发作者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高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工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学术性是学报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孙悦 《出版经济》2003,(4):47-49
高校学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公开申明它是以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为其宗旨。学报文稿的内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其主体,因而它的服务对象就是高校教师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具备面对广泛阅读的群体,发行量很小,这就给高校学报蒙上了一层高深的、神秘的面纱,同时也给高校学报带来了经营困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高校学报,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报开辟了“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或“农村教育”等栏目。因此高校学报的神秘面纱,在中学教师的面前被揭开了一角。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学报的特有属性不同于一般科技期刊,应当合理定位,充分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成果,发挥学报服务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功能.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专业化专栏建设实践为例,认为普通高校学报需合理定位,以优势学科为支撑,以特色求发展,充分发挥学报功能,提升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学报是传播与交流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和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的信息载体,这种“窗口和“载体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如何营造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摆在学报编辑人员乃至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最为关注并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拓宽办刊经费筹措渠道,为学报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高校学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办刊资金来源问题,也就是由谁出钱办刊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经费都来自主办学校拨款,但资金缺口问题普遍存在,有的还十分严重。因此,努力解决由谁出钱办刊问题就成为高等学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是因为办刊总是一种花钱的事业,学报要求生存、谋发展,最根本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1.高等学校仍是学报办刊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大家都明白,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学报也在其中,它既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可以增强高校在国...  相似文献   

8.
在前两年的报刊治理整顿过程中,国家新闻出版署根据“调整全国期刊结构的需要”,决定“将原有少数质量高的高校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从而使几百家内部学报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对繁荣和发展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过去对刊号控制较紧,许多学报办刊十几年也不能取得合法的地位,此次学报公开发行使他们多年的期盼变成现实,无不感到欣喜和鼓舞。然而,沧海横流,难免泥沙俱下。并不是所有的学报人和学校领导对中央的决策都有清醒的认识,有些学报人或学校领导对公开发行的学报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第一,学报选用稿件的误区。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也是学校形象的物化反映和学术交流的论坛。因此一般学报将内外稿的比例定为1:3。这种比例,既给本校科研成果以发表的机会,又促进了校际的学术交流,提高了本校的知名度。但是有的学校却采取封闭式的办刊方针,对内稿不论水平如  相似文献   

9.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维吾尔文版)是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物主要反映新疆医科大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者以本校及各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医务人员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学报综合性办刊模式,自学报产生之日起就已出现,而且作为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教育部197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指出,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  相似文献   

11.
牛怀岗 《今传媒》2009,(6):86-87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这个定义清晰地刻画出高校学报的属性是"学术理论刊物",是学术园地,必须以学术为本.  相似文献   

12.
邱峰 《出版科学》2016,24(4):72-76
对104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数据采集,探索现阶段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情况,并分析其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比率在20%—60%之间;985或211高校、具有社科博士点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从区域上来看,华东、华北、东北的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CSSCI 和非 CSSCI 高校学报在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上差异不显著;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并未显著影响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鲍红 《出版科学》2012,(4):31-34
由于职称评审、作者学历层次、科研成果评奖等客观因素以及学报"等米下锅"的被动办刊模式和编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优质来稿日趋匮乏。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智力支持和经费支持;发挥"近水楼台"优势,主动吸纳本校博士和有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稿件;立足本地,以地方文化特色专栏吸引优质稿源;组建一支能够"慧眼识才",具有"琢璞为玉"能力的编辑队伍;注重优秀论文的二次推荐工作,努力培养稳定的优秀作者群。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学报长期保持专业核心期刊地位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金铁成 《编辑学报》2006,18(6):445-446
对普通高校学报长期保持专业核心期刊地位现象的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学报走专业特色之路,是其长期保持专业核心期刊地位的坚实基础;普通高校学报走开放办刊之路,是其长期保持专业核心期刊地位的有力保障;普通高校学报走立体传播之路,是其长期保持专业核心期刊地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学报的个性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升才  刘淑明 《编辑学报》2001,13(Z1):19-20
从高校学报的基本定义论述了学报的个性特色与本校的关系,高校学报只有反映本校的特色,即本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才能形成学报的特色.并提出创建学报特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职称稿对学报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是一种由高校主办、以反映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近几年来高校学报有了长足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使编排合二为一,实现了排版印刷手段的现代化.但是,学报发行量小,学报编辑工作不能体现出经济效益,这始终是困扰学报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我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多角度透视学报类期刊的改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林山 《编辑之友》2011,(10):60-62
一学报模式及其流弊顾名思义,"学报"指的是以发表学术报告文章为主并且以"××学报"为名的纯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报)。教育部在197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办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由此可见,学报设立的初  相似文献   

19.
1.确立学报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相应机制 学报的特征有三:高等学校主办;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教学成果;学术理论刊物.由此确定了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穆刚 《出版广角》2016,(5):45-47
二维码即链接。本文对普通高校学报二维码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普通高校学报二维码生成软件的选用原则,并探讨普通高校学报应用二维码的策略。普通高校学报应把握互联网思维“链接”的实质,并将其作为与普通高校学报应用二维码的联结点,积极采用二维码,实现与读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链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拓展出版维度,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