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要求,国内100多家大学出版社,除了少数几家,基本完成了出版改制工作。改制工作已完成,但改制后大学出版社如何持续发展,是摆在各大学出版社面前的新课题。目前,国内大学出版社大都属于中小型出版社,与地方出版社相比,在人力财力方面均不具备明显优势。笔者认为,在此情况下,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应坚持发展特色,发挥母体高校优势,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大学出版梦”。  相似文献   

2.
刘静 《编辑之友》2012,(8):24-26
改制后,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压力空前,未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却被市场、被竞争,且这种竞争的无序和不规范,更使其步履维艰,有的甚至陷入惨淡经营的境遇。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困境中要撑住什么?路在何方?本文分析了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和困境,指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要撑住定位、教育、人才、品牌。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具体内涵,指出目前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走"专、精、特、新"发展路线,可成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建设和培育品牌的选择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面对"转制"后图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事实,图书市场真正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竞争局面,特别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由于种种原因,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部分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已经面临"孤岛效应"的残酷现实。本文就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面对"孤岛效应"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及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学社)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社今后如何发展,究竟向何处去,可以说对此莫衷一是,存在分歧.事实上,只有坚持在学科特色上下工夫,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走适合本社发展之路,才是大学社尤其是中小型大学社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崔青峰 《出版广角》2014,(14):74-75
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主体的确立,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转向战略竞争。文章在分析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特点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大学出版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出版社依靠自身的人才优势、学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教材、教辅书籍出版,服务教学科研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大学出版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2/3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很小,很多大学出版社的销售收入还在5000万元以下.加强图书市场营销力度,扩大本版图书发行量,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发挥出版资源优势,将前端编辑环节的"计划性"与后端销售环节的"市场性"衔接起来,就成为每一个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编辑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大学出版社资源整合的内涵、意义和具体措施 ,指出在新形势下整合并共享资源配置 ,是大学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改革向纵深推进,大学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把握方向,站稳脚跟,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郝静 《现代出版》2011,(4):27-30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缺少政策、资源和品牌优势的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其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形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和专长,准确定位,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内部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创新赢利模式,以实现边缘突围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小型的大学出版社必须要着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根据自己的资源积累和规划定位,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要以无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在中国出版业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树立特色和品牌就应该成为绝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营书业对大学社无形中的打压与冲击,迫使其面临着艰难的局面。差异化战略的引入可使大学出版社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多元化的视角阐述大学社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思想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出版社作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所有传统出版单位一样,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问题.本文立足大学出版社发展实际,从战略规划、品牌塑造、营销策略三个方面深入解析大学出版社在数字产品营销与传统纸书营销上的巨大区别.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索大学出版社的数字营销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是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军 《编辑之友》2015,(3):31-33
大学出版社是整个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企业规模实力日益增强.但在后转制时代,大学出版社依然面临出版产品结构失衡、重量不重质、人才问题突出、内部治理弊端等诸多发展困境.因此,大学出版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人才强社、学术出版、特色化发展、校际出版社合作以及数字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真正明晰大学出版社的产权、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学出版社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在推进产权多元化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合理配置主要投资主体之间产权比例、优化配置出版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原则。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的辅助性途径是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主要途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杨军 《现代出版》2006,(4):34-36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高校图书馆由于其所在学校的规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它们采购的图书与院校专业设置紧密相关,对于图书的内容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大学出版社的图书一般都具有其明显的教学和科研特色,图书的内容质量相对比较高,更适合高校图书馆采购和典藏;但是,图书馆采购供应服务竞争非常激烈,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很难达到其竞争需求。真正要为图书馆采购完成供应工作,需要做的环节太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一般很难向图书馆直接提供图书,这是因为图书馆的配送单比较零散、琐碎,做起来非常麻烦,一个单子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但每种书往往只有5本、10本,甚至1—2本,另外对图书加工业务从业务层次上说也很难,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很难适应也很难办得到。但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利用市场、服务市场,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9.
作为以大学为依托的出版单位,大学出版社有着特殊的属性和地位,担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任务;做好专业化、特色化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任务、宗旨及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社的定位.面对出版业竞争愈加激烈和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大学出版社的定位问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认为,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是立社之本.只有大力促进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把专业化做大做强,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大学出版特色的社会化经营道路,才是绝大多数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20.
作为德语区知名的学术出版物品牌,德国中小型教育出版联盟UTB为旗下的出版社统一封面设计、统一印刷、统一出版和发行,为出版社大大节省了成本,树立了中小型出版商成功合作的典范.本文从UTB的发展历史和运作机制两方面介绍了UTB的合作模式,希望对今天我国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转型提供益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