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喆  谭晓兵 《乒乓世界》2012,(2):143-143
首届全国“雄洲食品”乒乓球超级大奖赛于2011年11月5日和6日在沈阳八一乒乓球俱乐部精彩上演,本届超级大奖赛是由沈阳雄洲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赞助并与八一乒乓球俱乐部合作,二者共同组织策划的这次盛会是乒坛精英的一次大碰撞,它也必将对沈阳业余乒乓球活动的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南奎从韩国国家队请辞以后,2010年初,韩国乒协最终决定由大宇证券队总教练金择洙担任韩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当球员时,金择洙是扬名世界乒坛的超级球星。作为教练员,其实他也是已经是位名帅了。雅典奥运会柳承敏能够夺金,正是因为有他的幕后指挥。也许,他的回归国家队,将会令其他的乒乓球强国感到一些紧张。记者在泰陵选手村,听金择洙讲述入主国家队的感想以及今后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定——这个一直被称为是中国乒乓球“福地”的冠军摇篮,如今又承载起了世界乒坛的希望,受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的委托,“国际乒乓球训练营”在这里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4.
徐寅生由于打球善于动脑子,球路变化莫测,被公认为乒乓球界的“智多墨”,并逐渐成为了中国乒坛的智囊之一,参与创造和完善了许多威震世界乒坛的技术与战术  相似文献   

5.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10,(12):2-2,4
前亚乒联盟主席李富荣被授予终身荣誉主席称号 11月16日下午在广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女子团体颁奖仪式前,亚洲乒乓球联盟现任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代表亚乒联向他的前任李富荣授予了终身荣誉主席称号。现年68岁的李富荣在他的运动员生涯中曾三次作为男子团体冠军成员站上世乒赛的最高领奖台,在国际乒坛享有“美男子加轰炸机”的美誉,是中国乒乓球“黄金一代”的杰出代表。在他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宋斐 《乒乓世界》2004,(6):18-19
2003—2004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于4月24日重燃战火,刚刚打完奥运会预选赛、经历过延庆“消遣”的乒乓球国手们,又投入到乒超联赛的诸侯之争中,国内乒坛再起狼烟。  相似文献   

7.
癸未深秋,东亚大地泛起一阵阵的秋凉,然而,这里的人们对乒乓球的热度却没有因此降温。11月1~2日。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爱和谊保险公司联合赞助的“丰田杯”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在天津举行,男子团体由中、日、韩三队角逐,女子团体则邀请了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四支劲旅,从当前世界乒坛的格局来看,  相似文献   

8.
4月9日晚7时,由今年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所有与会代表以及部分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投票产生的2001年中国乒坛“十佳教练员”与”十佳运动员”,高举起了手中的“乒坛双十佳”荣誉奖杯。  相似文献   

9.
提起我国乒坛的风云人物--陆元盛、何智丽、唐薇依、冯喆等优秀运动员,你也许并不陌生.但是昔日给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指引他们走上乒坛之路的人,你知道吗?他,就是上海市卢湾区巨鹿路一小体育教师兼乒乓球教练员柯元炘.……  相似文献   

10.
享有“乒坛美男子”称号的李富荣,长相酷似美国著名电影明星格里高利·派克。在六七十年代,李富荣曾经倾倒了全世界所有喜爱乒乓球的观众。在那些辉煌的日子里,人们称他为世界乒坛的“美男子加轰炸机”。 作为运动员,李富荣非常优秀。他精湛的球技、完美的步法、强大的手腕爆发力为人们津津乐道。他是直  相似文献   

11.
韩方廷  谭明义 《体育学刊》2005,12(3):123-125
回顾了中国乒乓球40多年来在国际乒坛拼搏经历,评价了中国为推动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分析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思想素质好、勇于创新技战术、内行的领导核心、“举国体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鼓励等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唐娜横握球拍.正反手技术全面,反手为生胶。石磊是一位两面反胶、力量型打法的选手。这两位选手在韩国乒坛登场.会给韩国乒乓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尚无法判断。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她们已经成为韩国人了.今后她们将为韩国乒乓球拼搏。  相似文献   

13.
宋斐  张晗 《乒乓世界》2010,(3):72-73
说起乒乓球,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日本。作为上世纪50年代世界乒乓球的“中心”,日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迄今为止还统治着世界乒坛的弧圈球技术,更涌现出了诸如松崎君代、荻村伊智朗等一批乒坛巨星。  相似文献   

14.
亚运乒乓球大战杀得甚烈,世界乒坛为之瞩目,前来观阵的国际乒联主席获村伊智朗先生触景生叹:“这是世界水平的角逐。”此言丝毫不为过。如今,大战已毕,拨开战场上的烟云,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景象。一、亚洲乒坛不再是中国一枝独秀中国的乒乓球运动近30年来一直在亚洲走在前列,虽然在第十届亚运会时,南朝鲜人从中国人手中抢走了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和男子单打3枚金牌,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世界乒坛的有关人士都把中国队的失利视为偶然的失手。然而在本届亚运会上,亚洲乒坛各路强兵悍将再次交手,却使人不得不对亚洲乒坛重新作出评价:中国队已无力独撑亚洲乒坛的大  相似文献   

15.
上期讲到孔令辉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 那时,世界上还没有“梦之队”这个名词,不过五、六年后的事实证明,中国的乒乓球的“梦之队”正跚跚来迟。每个黄金时期,中国乒坛都能出现几位天赋极佳的国手,当邓亚萍已经把中国女子乒乓球带到又一个颠峰的时候,中国男子乒乓球的天桅机亮起红灯。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队在决赛中战胜了瑞典队,夺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成为了中国乒坛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在那届比赛中,年轻的孔令辉和刘国梁闪耀登场,拉开了乒坛“双子星座”时代的帷幕,同时再次开启了中国乒乓球的“偶像时代”。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来,“金择洙”这个名字似乎成了韩国乒乓球的代名词,提到韩国乒乓球,就不能不提金择洙,提到金择洙,就一定会想到韩国乒乓球。在与中国选手多年的较量中,金择洙负多胜少,但他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似乎是命运使然,一直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手行列的金择洙,始终未曾得到过任何一次男单世界冠军,每次金择洙失败了,球迷们都会想:下次,也许下次就“轮”到他了。随着时光一点点流走,金择洙已成了“老金”,却始终没有被“轮”上。卡塔尔世乒赛后,网上传来了金择洙即将退役、改做教练的消息。在天津举行的LG中韩男子乒乓球对抗赛上,韩国男队新任的教练梁铉喆证实说:金择洙即将告别赛场,他将以韩国男队助理教练的身份参加雅典奥运会。 记者在天津与金择洙深谈一场。这可能是《乒乓世界》对“运动员金择洙”的最后一次采访了。  相似文献   

18.
由湖北黄石电视台推出的一部以反映中国乒乓球运动历史的电视片——《乒坛沧桑》,以纪实的手法,通过对中国乒乓球运动近40年沧桑历史的回顾,再现了中国乒坛将士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片中采集了不少珍贵的电影、电视及图片资料。其中,介绍中国乒乓球队1971年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前后经过,“小球转动大球”等动人的历史内幕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多少代人对它情有独钟,乒乓情结超越了时空和国界。金秋九月,近500名乒坛元老欢聚黄浦江畔,在21日至23日举行的“三鼎杯”2001首届上海国际乒乓球元老赛中以球会友,畅叙友情。 一直致力于中国乒乓球市场开拓的北京三鼎体育有限责任公司冠名主  相似文献   

20.
被南斯拉夫人称之为“乒乓球爷爷”的舒尔贝克是一个久经沙场的乒坛老将。他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在前几届世界锦标赛中,和同伴一起曾获得男双世界冠军(35届)并多次取得男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混双第三名的好成绩。最近,在第39届世界比赛中,他又和同伴一起夺取了男双世界冠军。36岁的舒尔贝克虽已进入运动生命的“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