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是产业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实践中,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紫浪装饰装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紫浪"订单班。通过实施三届紫浪订单班,不断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加大企业、学校资源的投入,完善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双主体互动,校企共赢"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1)
国家高职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机电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的专业运行机制下实践"校企双主体、工学双循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企业从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实现了学生、企业、高职院校的共赢。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模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完善和健全机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并结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人才培养实践的成功经验,针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就必须联合软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进行专业共建。本文根据目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前期大量考察、交流、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试点,最后总结形成了在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整合、实训基地共建、管理形式等几个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跨国金融机构的学习和竞争驱动下,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日趋明显,为满足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人才需求,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必须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入手,根据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为前提再造课程,重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联合,探索"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打造"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创新"双职场、双导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提升专业就业对口率。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后备应用性人才保障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全国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的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由于目前企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责、权、利不明确,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等造成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本文提出了订单培养与宽口径培养相结合、专业办实体、校企合作招生,共同培养三种基于双赢视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政 《科技风》2023,(14):96-98
为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发挥高职院校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校企联合成立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全链条产教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持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培养、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企业的"用工荒"。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可以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图通过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并结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人才培养实践的成功经验,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9)
过去20年中,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学校也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合作关系的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方面实效不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全国各高校加深知识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依然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为完善高职院校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在目前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对当前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做具体的分析发现,该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但是在实践中因为思想束缚、模式限制,具体的人才培养并未达到预期,所以需要针对市场实践队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做改革。文章就"深度校企合作真实项目"背景下的高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做分析,旨在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举措。本文重点探索了高职高尔夫专业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比例与时间分配,并以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高尔夫专业"观澜湖班"为例,例证了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孙宗丹 《大众科技》2021,23(8):121-123
基于百万扩招背景下,文章分析"四类群体"学情特点,以"教师、教学、教法"三教改革为理论依据,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行业所需为驱动,采用企业、合作院校协同育人、联合培养的"校校企"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先是分析"四类群体"学情特点;二是以"三教"改革为理论依据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原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三是构建"复合双师型"队伍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打造信息化"工作手册式""云活页式"等系列教材,制定企业、合作院校合作教育、联合培养的"校企"教学新模式;四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制定"学生需求"为导向,行业所需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五是成果推广、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学生成才发展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当前校企合作学生管理面临着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建设滞后、学生身份双重化和育人环境的复杂化等困难。因此,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创新,进而形成校企合作学生管理的有效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9,(9)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师傅+学徒"等为重要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用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之中。在高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开展精准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现代学徒制用于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中,以校企合作、联合招生、共同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推动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奕辰  李娜 《百科知识》2023,(15):69-70
<正>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作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习省内外先进办学经验,综合当前社会科技与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岗位需求、云南省的省情及学校的优势地理位置,提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基于"智慧学习工场"项目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介绍,充分展现了我校在高度校企融合方向上的探索与实践,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强化产教融合,实现从创新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企业优秀文化吸收等方面拓展合作育人的内容和成效,综合运用工学交替、"订单式"、共建科研平台、现代学徒式、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种模式,丰富人才培养路径,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