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OECD全球教育治理的工具,PISA最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通过PISA等一系列教育评价项目的实施,OECD逐步表现三重教育身份,即教育理念建构者、教育质量评价者与全球教育治理者。OECD此三重教育身份相互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对OECD的三重教育身份进行探索有利于分析“PISA热”产生的原因并揭示OECD教育治理的局限性,为正确认识PISA的本质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国际评估成为近些年国际组织涉足教育领域的主要方式.由OECD发起的PISA项目成为近些年国际学生水平测试的先锋,参与成员从起始年份2000年的43个增长到2015年的72个.与此同时,PISA的覆盖范围已不仅局限于国家,地方参与的热情随之高涨,成为PISA参与的新趋势.由于PISA主要通过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衡量国家教育体系的质量,所以它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与方针的"知识库".这也标志着OECD对国家教育体系质量评估话语体系的建立.为了使其教育影响深刻而持续,OECD通过多种途径建构自身在全球教育治理过程的行动框架并逐步使其合法化,主要包括:建构教育危机,以经济增长为改革方向;建立高效能参照系统,为改革建立标准;批判其对立观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项目)有极高的国际认可度,其评价理念和评价结果对OECD成员国的政策取向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以PISA项目的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为例,对PISA项目的测试维度、评价结构及达成水平标准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其在评价理念、评价核心的界定、评价结构、评价内容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对我国考试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胜任力框架和测评提出的原因和内容之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其争议:"全球胜任力"本身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带有鲜明的经济导向、精英主义和西方中心的属性.中国需谨慎对待OECD全球胜任力的直接引入,建构适应本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6.
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在2017年5月4日发布《2017技能展望》(OECD Skills Outlook 2017),主题是《技能与全球价值链》(Skill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建立在OECD《2013成人技能调查》报告和OECD-WTO"价值增值贸易数据库"分析基础上。研究以OECD发布的官方报告和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全球价值链和技能的相互关系、各成员国表现、相关政策建议及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沈晓敏 《上海教育》2023,(35):20-2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国际组织陆续将“冲突解决能力”纳入到21世纪的核心素养框架中。例如,2005年OECD发布的《关键能力的定义和选择:行动纲要》中,“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被作为“异质群体互动能力”的组成部分。2018年OECD进一步将“冲突解决能力”作为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入2018年的PISA测试中,并在OECD官方文件《PISA全球能力框架》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冲突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最近,2009年PISA评估的结果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议论。前几年,OECD负责教育的官员来中国访问时,曾一再对我强调:PISA本来是为各国审视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并不是为了作国际比较,但实际上,正如我们有些地  相似文献   

9.
PISA是一项在各参与国政府共同利益驱动下开展的政策导向研究,其政策导向主要包括效能、竞争力导向、终身学习导向、社会公平导向和成本效益导向。我国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改进教育政策,因此PISA研究的政策导向能够给予我国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4,(20):6-7
2013年7月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财经素养测评国际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PISA中国上海项目研究中心同步发布了“PISA2012财经素养中国上海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了解学生的受教育状况,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4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参加测试的学生年龄都是15岁——这是一个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龄,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 今年7月1日,在“PISA2000”的基础上,OECD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明日世界的基本文化技能——来自“PISA2000”的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就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在被调查的43个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呈“阴盛阳衰”之势。  相似文献   

12.
PISA是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它的产生与教育治理领域中的新自由主义、数目化管理及比较转向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全球教育政策的“趋同”现象,并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发挥着“教育政策改革指引”或“教育政策或立场背书”的作用,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则由各国具体的PISA成绩、文化传统、地缘政治地位、国内政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德国中小学经历了一次所谓的“PISA-Shock”(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震惊):依据当年PISA研究报告,德国15岁的学生中有1/4的学生无法正确书写和阅读,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远远落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2月10日,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最新的一份PISA报告。该报告对2012年度PISA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德国教育虽然进步明显,然而仍然有近1/5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在数学学科方面,14万名15  相似文献   

14.
成人技能调查是经合组织(OECD)的一项综合性国际测评项目,对16~65岁成人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行测评,被称为"成人的PISA"。[1]其首轮调查报告不仅分析了测评数据和结果,而且为各参与国提供了政策建议。报告指出,技能熟练程度与经济发展、劳动者就业以及个人幸福指数呈正相关,各国政府可通过加大对各类教育、培训的投入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各发达国家无不将提升教育质量放在国策的高度予以重视,但什么是"教育质量"以及如何衡量与判断教育质量,其理论框架的形成与实践操作层面、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层面始终存在争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测试结果是以学业成绩(或学业成就、学习能力)的形式呈现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PISA结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  相似文献   

16.
应美国的要求,OECD于2011年发表了《PISA给美国的启迪》报告,报告分析了在2009年PISA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最快的国家(经济体)的相关经验。从该报告中可以梳理出OECD视野下中国教学管理的三项独特优势,分别为:科举文化留给今日教学管理的有利因素、严密的教研管理系统和严格的教学常规以及"标语口号"和"由上至下"的美丽一面。  相似文献   

17.
游韵  梁言 《教育发展研究》2023,(Z2):100-110
继侧重于认知领域的PISA之后,OECD于2018年正式开展针对非认知领域的社会与情感技能研究(SSES)。面对长久以来学界对国际测评以单一标准评测多样文化的质疑,OECD针对SSES的跨文化可比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合法性自证。然而,通过对SSES相关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指出,OECD的跨文化可比性自证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SSES的测评框架所依据的西方大五人格模型难以准确测量包括中国人格在内的非西方人格结构,且心理测量与教育测评存在本质差异,后者根基于“何为好教育”的文化诠释和价值导向。对于我国而言,在充分理解和重视国际测评意义和优势的同时,应直面当前测评框架的跨文化局限性,以更加文化自觉的立场,进一步探索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价值融入国际教育测评体系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徐瑾劼 《上海教育》2013,(35):88-89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3日下午6点,上海与OECD同步,分秒不差地发布了备受全球瞩目的PISA2012结果。如果说PISA2009把上海推到了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那么PISA2012则把上海推向了世界最好教育体系标杆中的头号交椅。  相似文献   

19.
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共同开发的项目,其目的是测试15岁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建立一套学生评价方面的教育指标,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从2000年开始,PISA每三年实施一次。根据本文研究的选题,以下将以2003年的PISA(以下简称PISA2003)数学试题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凤  魏春洋 《贵州教育》2007,(22):21-22
近几年,北欧国家芬兰的教育科技水平引世人注目.在2003年欧洲经合组织(OECD)组织的有"教育界的世界杯"之称的PISA(国际学生评量)的国际评比中,芬兰连续两次夺冠.此外,全球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芬兰竞争力连续四年保持第一.近年来,芬兰科技发展更是闻名于世,全球知名的诺基亚手机,即是芬兰高科技工业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