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之中广播的传播特点与传播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作为广播媒介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主持人也在这场变革中做着自身的调整与尝试,通过微博丰满个性形象,制作网络电台节目,打造充满思想力、表达力的个人声音频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塑造并传播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塑造政府形象的传播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了解数字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悉数字新媒体传播渠道,有助于在新的数字媒体环境中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寻找新的、可利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方式需要进行改变,在当前新媒体发展环境下结合区域的发展特征来制定出新内容,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的推动,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有助于区域环境的传播。本文主要结合晋东南的区域形象塑造,对新媒体时代下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方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品牌战略化发展观点,有助于我国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制作,结合传播区域的主体化特点,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优化纪录片内容,提高纪录片的整体制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肇燮 《新闻世界》2014,(5):83-84
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改变;同时,也在节目制作和主持人形象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媒体想出了各种办法去应对。但纵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人"作为这一环节的核心,一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体到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便成为各方博弈的关键点。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主持人的形象塑造进行一点思考,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2015年6月24日,《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体现了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信息传播业正在形成新的格局。随着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和推动,我国对外传播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传播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新媒体传播环境衍生新的传播模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传播新问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组织传播出现的负面效果并有效消解,促进有效传播是组织传播学亟需研究的课题。新媒体传播优势放大了媒介信息传播“倍增器”的作用,在引导舆论生成和公益事业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及舆情导控提出新的要求。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环境传播的特征及环保NGO在融媒时代的发展,阐述新形势下我国对外传播的新策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效果的优化与提升途径,同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具有负面影响的群集行为及应对策略,对大数据时代新的舆论引导方式及网络舆情的反转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网络行为及舆情导向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提升组织对外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融媒体媒介生态下,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媒介融合趋势,对传统传播语境下主持人的身份存在造成影响,引发了播音主持人的角色困境问题。【方法】本文将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主持人要求以及受众需求的对比中,探究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角色困境,进而立足于融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来对主持人的转型策略进行探究。【结果】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可以通过提升播音主持功底、掌握跨平台主持能力以及塑造亲民形象的策略来让自己在融媒体传播生态下保持竞争力。【结论】主持人的角色转型问题,能够通过掌握跨平台工作技能以及打造个人IP形象等途径来实现能力升级,进而突破困境,保持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兰凡 《声屏世界》2014,(4):39-39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形象直接反映了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重视塑造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修养能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和档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至关重要。职业形象塑造 职业形象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等。高安台目前主打的一档是时政新闻节目《高安新闻》,一档是专题类节目《瑞州大观》。  相似文献   

8.
舒欣 《现代视听》2013,(5):36-39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日,电视媒体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节目系统要素进行"再加工"与"新包装"。其中,主持人媒介形象的建构与提升自然就成为了关键一环。中央电视台历来重视对主持人形象的打造,本文通过对其完善主持人形象策略的分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常永强 《今传媒》2023,(11):45-48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文化媒介形象正在向可视化方向转变,并凸显出即时性、交互性、社群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基于此,笔者提出要从新媒体话语形象和文化传播者形象两方面入手,通过活用新媒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挖掘文化资源以及塑造文化品牌等方式,重构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媒介形象,旨在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对警务工作越来越关注,对警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警务管理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损害警察组织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在信息时代迅速传播,冲击着新时代下警察组织形象的塑造。新媒体具有大众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传播信息,新媒体在警察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警察组织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对外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展对外传播,如何通过这种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主持人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是主持人的素养问题还有待提高。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对主持人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的素养品质不仅可以决定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增强节目在社会上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人素养问题,分析了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区域形象有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区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区域形象传播方面积极尝试利用新媒体渠道,但由于传统媒体思维的影响,区域形象的传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更新观念、整合媒体平台等路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刘庆振 《今传媒》2015,(2):16-17
传播是政府公共形象树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塑造始终是政府对于公众传播的主线。本文主要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的态度要从单向灌输转向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精神以及新媒体手段的作用,从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奠定媒体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字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导致政府形象危机事件常态化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由被动式的危机公关转向在社会常态中主动塑造,除了在危机时期予以高度重视,更应从常态管理中入手,从新媒体应用的角度,加强网络社交媒体的管理,将其建设成为一种常态化与制度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蕴峰 《今传媒》2015,(3):126-127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手机、微博等一系列的新兴媒体应运而生。语言传播作为大众传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语言传播提出了诸多课题,语言传播现状的改变也对节目主持人的基本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规范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  相似文献   

18.
冯军伟  高菁 《新闻前哨》2021,(3):98-100
新媒体环境下要塑造好戚继光形象,获得高效的传播,需要凝练“核心形象”,守正“传播理念”;关注“传播对象”,构建以“人”为核心、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传播机制;开拓“传播渠道”,发挥矩阵内外联动的全媒体传播形式;策划“传播内容”,聚焦“个性文化”的内容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政府形象塑造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传播政府形象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形象传播的诸多手段和方法中,大众传媒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是不言而喻的。微博是一种新媒体,其功能强大,具有比传统媒体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特点,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政府形象的传播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微博科学传播政府形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政府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微博,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添砖加瓦:开通微博,塑造亲民形象;关注热点,塑造高效形象;即时更新,修复受损形象;付诸实践,树立负责形象。  相似文献   

20.
吴惠凡 《采.写.编》2018,(2):13-15,144
新媒体时代,得益于"公民新闻"的兴起,环境传播实现了全民参与,并且在时效性上取得了极大突破."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使得环境传播中出现了多样化声音,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风险.对此,媒体要在信息传播中加强对公众的议程设置和框架设定,引导公众讨论和思考的方向;政府要善于利用媒体的桥接作用,增强自身在环境传播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为城市形象塑造乃至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正面的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