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与“位育”的关系问题是当今教育实践活动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近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希望从这里升起——教育孩子的艺术》已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的作者是青少年教育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徐坤元教授和昆明学院曾汝弟教授。他们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对“位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书中多有亮点,理论性与实践结合好,对从事教育和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确实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先生提出的"艺术心"教育思想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主要从他的人生经历入手探索"艺术心"的发展脉络,结合美术教育现状深入思考如何将"艺术心"教育思想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民间艺术中带有明显的闽台文化特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福建省民间美术正面临逐渐衰亡的困境,把福建省民间美术和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相结合,不仅能有效保护福建省的民间美术,还能探索出一条适合福建省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前期中国的美术教育,是洋务派作为“实用”的技术引进来的,经过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的酝酿和“五四”新化运动的推波助澜,具有“美”的教育才推展开来。尽管对欧美、日本艺术教育的模仿构成了中国早期美术教育的特征,但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的条件下各行其是办学的探索精神在今天看来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倾向等,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的确,教师恰当适时地肯定与评价,是每次绘画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活动,多鼓励,多表扬,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欲望。以观察、教育叙事、个案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案例解析,探索幼儿美术作品分析的要素、方法,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并富有个性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转变观念,改革单一的培养模式,探索“音乐,美术主辅修,多能一专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专业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新机遇,学生学习观念和构建自己新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变化,引起我们深刻反思,深深感到在教育观,质量观,课程观等等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改深化和改革步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学生和社会需求,教育教学观念能否真正彻底转变,仍然是“音乐,美术主辅修,多能一专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课题成败和收效大小的关键。因此,在提高音乐,美术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进行培养模式的“整合”,使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系统科成为具有宽口径,多接口输出特征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母机,与基础教育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成为当前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杨艳 《学子》2013,(11):85-86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认真地探索着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并在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这要求广大幼儿教师改变旧有的思维惯势,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那么,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呢?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具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并已经形成“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门类,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0.
美术学科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启发着美术教学不断探索新的媒介。博物馆和纤维艺术作为两种美术教学的新媒介,分别在德国和香港地区受到了关注。在博物馆中进行美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对艺术原作直接的感受来提高审美,激发创造热情,在教学中应注重对作品的选择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纤维艺术教育的优势在于,技法容易掌握,打破了造型上的局限,能有效的激发创造力,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思维训练方面。这两种新媒体既各有侧重(博物馆中的美术教育强调对于“美”的认识和欣赏;纤维艺术教育则强调对于“术”的感受和表达),又有着内在统一:都注重激发兴趣这一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图画,后改名小学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图画与美术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区别的。图画是指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而美术,亦称“造型艺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因此,徐特立明确指出:“图画亦为美术之一种”。他撰写的小学图画教授法,包括教授目的与原则、教授内容与要点、教授方法与要求,基本上是在图画这一特定范畴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艺术教育的学科融合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确立了艺术课程的地位,以美术技能为中心的高师美术专业的“教师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艺术课程的需要。探讨美术学科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的异同及现代融合的可能性,并在高师美术学科中开设各种艺术形式特征的比较课程,可以尽快建构综合艺术教育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培养现代型的高师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艺术的发展正朝着与生活日益紧密的方向延伸,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正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情景下,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谈论艺术将是很自然的事情。艺术教育所指向的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应是综合的,对包括技法在内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之艺术创作能力,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更重要的。至少,在儿童应具有的艺术素质结构中它不应被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人文艺术教育逐步得到了重视;但由于这门课程起步较晚,教学方面的问题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当前主要是摆正公修美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施教对象确立教学内容,探索高校人文公修美术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化的交汇为美术发展提供了一种思维张力,孕育着丰富的艺术风貌。中国特有的民族审美观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面貌。明清以来人画家将笔墨及其表现力推向高峰的同时,又把权威笔墨神圣化,使之丧失活力。当代水山画家有借鉴与创作的充分自由,其探索自由多样又茫然无序。山水画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应负起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身在前沿的艺术教师共同的目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申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宙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离不开学校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艺术教育过程中大量的审美因素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真、善、美。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性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性灌输.  相似文献   

18.
李红 《云南教育》2001,(6):41-42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 (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 )两大部分,属于学前艺术教育的领域。在以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为内容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幼儿期主要进行的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从而完成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的审美任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形成幼儿的审美心理,陶冶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在未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大量的教育活动基本集中在“美术创造”的部分,其中又相对集中在平面造型的绘画部分,这样…  相似文献   

19.
林艳秋 《成才之路》2013,(35):16-16
中职美术作为素质教育所越修的课程,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探索一条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所提供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美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面对活生生的教育对象及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最好的发展时期,如何开展我们的小学美术基础教学,如何探索一种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如何寻找出更适合当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