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体育赛事的商业化,体育赛事转播权成为体育产业商业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国虽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权利属性有所争议,但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作为一项待确定的权利或是一种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则普遍认同。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律视域探索世界各国在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权方面的经验,并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主体认定、电视播放者的邻接权保护、对新型传播技术的规制及对赛事转播权合理使用的界限等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权利,是指电视台、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转播机构就其制作的体育赛事节目和提供的转播信号享有的著作权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权、广播组织权,同时也是指赛事组织者就体育赛事享有的"转播许可权"。对其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当分别予以解读,而不宜笼统地在"体育赛事转播权"这一概念下进行讨论。对赛事组织者的权利保护,有赖于体育法对其权利予以法定化;对相应的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保护,需要在完善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坚持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并提升邻接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权利,是指电视台、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转播机构就其制作的体育赛事节目和提供的转播信号享有的著作权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权、广播组织权,同时也是指赛事组织者就体育赛事享有的"转播许可权"。对其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当分别予以解读,而不宜笼统地在"体育赛事转播权"这一概念下进行讨论。对赛事组织者的权利保护,有赖于体育法对其权利予以法定化;对相应的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保护,需要在完善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坚持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并提升邻接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如何推算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转让价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是指体育组织或赛会主办单位举办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时,许可他人进行电视现场直播、转播、录像并从中获取报酬的权利。当体育组织和赛会主办者将比赛转播权有偿转让给电视台时,由于是以价值实现和赢利为目的,转播权就变成了非物质商品。转让转播权的主要权益方是与赛会相关的主办单位(组委会)和体育组织,有些项目的俱乐部、运动队、运动员和经纪人也有分享部分转播权收入的权益。从资产特性看,电视转播权是属于他们的体育无形资产。适合实行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赛会有大规模综合性运动会、热门项目的职业化或半职…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立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未予以明确规定,学界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也存在误读,不利于认清这一权利的本来面目。从解释论角度而言,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的对体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的权利,在本质上是侵权法上的利益。但从立法论角度而言,体育赛事转播权应是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的排他性财产权,其所能控制的行为不仅应包括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还应包括一切以体育赛事为基础所形成的视听成果的传播。故应重构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制度,立法应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和权利内容,规定无论任何盗播行为,只要涉及以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权利的体育赛事为基础所形成的视听成果,体育赛事组织者均有权以体育赛事转播权为依据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2008年奥运会中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奥运舍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对28届奥运会中的相关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环境保护,资金运作,体育彩票的法制化管理,电视转播权和体育比赛门票出售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买方垄断是制约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有效开发的瓶颈,反电视媒体垄断是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有效开发的条件之一,但学术上对反电视媒体垄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忽略了反电视媒体垄断所面临的操作困境.通过分析体育赛事的属性和中国电视媒体的目前状态,依据福利经济学和博弈论建立模型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在体育比赛承办方具有上游垄断属性和电视媒体具备下游垄断状态条件下,走体育赛事承办方与电视媒体联合道路不仅可以减少反垄断至福利最大化时的反垄断成本,还能增加体育赛事承办方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玉玲 《体育学刊》2001,8(3):10-12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销售价格迅速上涨,销售方式多样化,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成为大型体育比赛以及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初步了解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销售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价格定位及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销售方式进行探讨,为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及其有偿转让进行了论述,对我国电视转播权市场的开发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认识观念、知识产权意识及操作、价格定位、广电和体育系统的体制机制、赛事质量及服务意识、转播权收入分配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电视转播权价格、过度商业化、汇率、互联网、赛事播出时段等在电视转播权收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源进行研究.电视转播权收入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之一.为了降低电视转播权收入中存在的风险,增强体育赛事的抗风险能力,需要找到那些会造成电视转播权收入减少的风险源,并对其引发的电视转播权收入减少的过程进行分析,为赛事管理者监管这些风险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9,(1):49-55
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赛事转播权的出售和收入再分配可以实现体育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平衡。特别是在职业体育领域,赛事转播权的集中出售可以实现联盟的"竞争平衡"。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但是我国赛事转播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制度体系及立法、司法实践面临权利归属不清、法律属性不明等困境。通过对欧美国家体育赛事转播权利益分配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建议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归属及利益分配,应明确以体育赛事实际投入方和风险承担方为主。同时,体育赛事转播产权的利益分配,建议采取联盟集中销售与多维度销售组合的模式,以引入市场竞争等方式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可以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提供间接的民法保护,但合同法的保护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显得力不从心.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在法理上无法确定,它不能作为一项绝对权利被我国民法涵盖和吸收,故得不到直接的民法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权作为一种正当的财产利益,已经获得了广泛地社会认同,具备了权利法律化的条件,我国《体育法》可以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做出明确的保护性规定,从而给予其周延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体育竞赛电视转播著作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豫 《体育科学》2003,23(3):6-10
采用文献资料、实证考察等方法,对体育竞赛与电视转播权的关系进行了法律、经济、社会的多维考察,旨在研究体育法制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法律与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表明: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是一种广播组织权;赛事主办者与参赛组织者是一种信托关系;运动员和其他协助人的创造性劳动应得到保护;可以考虑以单行法的形式确定其无形财产权形态;电视转播权经营应进行多极产业化运作,打破垄断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体育赛事广播电视转播权的开发(有偿转让),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积极开拓的重要课题。国际惯例,一个没有争议的规则体育赛事的广播电视转播权属于赛事的主办者,这已成为国际惯例,一个没有争议的游戏规则。道理很简单,因为举办体育赛事,主办者从硬件(场地、器材、设备)到软件(策划、组织、接待、比赛)都需要投入,有投入就要追求产出,产出来自产品的有偿转让。就是这么一条被公认的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法则,使全世界约定俗成地自觉遵守着体育赛事广播电视转播需要有偿转让这个游戏规…  相似文献   

15.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为开发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无形资产,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中外体育赛事“电视转播”及“电视转播权的营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上,电视转播体育赛事和营销转播权经历了萌芽、争议犹豫、初步探索和繁荣发展4个历史阶段;当今世界营销转播权有多种模式;国际上各体育组织营销转播权多得到一定法规条例的保护;我国体育组织对赛事电视转播权的营销刚萌芽,需要加快立法,加速体制改革,创造条件,繁荣体育赛事电视转播营销市场。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带给观众观看体育赛事新体验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侵权现象频发,侵权纠纷增多等诸多问题,由于国内外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规定不太明确,体育赛事新媒体侵权的司法判决也不尽统一。主要采用逻辑思维法及案例分析法将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分开讨论,分析了国内外法律、司法判决和专家学者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和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性质与权利归属认定。研究认为: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分析应该根据体育赛事项目类型具体分析,对抗性体育赛事项目纳入商品化权保护,艺术性体育赛事纳入著作权保护;体育赛事节目依据独创性高低具有"制品"和"作品"两种观点,体育赛事节目应向体育产业发达的美国看齐,降低体育赛事节目独创性要求,将体育赛事节目视为作品纳入著作权法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权权利主体归属于体育赛事组织、协会及联盟,体育赛事节目权利主体归属于获得授权的新媒体转播机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翁飚 《体育科学》1999,19(3):12-16
为借鉴国外转播权有偿转让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正常运行,研究从转播权的属性、转播权转让方式、转播权收入的分配、在转播权上的两类竞争4个方面对国内外转播权问题进行探讨。阐明了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属于非物质商品及其价格定位的10条依据。概括出转播权有偿转让的5种方式。推论转播权价格呈上升趋势,以及电视机构争夺转播权和有关各方在转播权收入分配上的竞争将愈演愈烈。指出国内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必须朝法规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与知识产权划界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我国“电视转播”常在“转播”和“直播”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现象,然后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电视转播”的概念,由此得出“电视转播权”概念。根据这一概念,对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法律性质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部分属于普通的无形财产权,部分属于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最早通过电视转播职业体育赛事的国家,巨额电视转播收入成为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的重要基石。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可分为萌芽期、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全面繁荣期等四个时期。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主要开发策略有:建立赛事竞争力平衡机制;电视转播权的整体出售;建立电视转播权联合购买机制;电视转播方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20.
体育赛事组织者是指组织、策划体育赛事,享有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体育赛事的观众规模迅速扩大,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让体育赛事组织者面临权利保护的难题。鉴于我国当前无明确保护体育赛事组织者传播权的法律,以往的相关判决中常用体育赛事组织的章程证明体育赛事组织者对其体育赛事享有传播权。体育赛事组织的章程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但由于赛事传播权属于绝对性权利,而体育赛事组织不具备立法主体资格,其章程规定不能作为体育赛事组织者享有赛事传播权利的法律依据。对比他国采取的保护模式,认为我国可在《体育法》《著作权法》上明确对体育赛事组织者传播权的保护,同时权利人还可借助《合同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主张其对体育赛事节目享有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