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景区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双世"遗产地、国家五A级山岳型旅游区——武夷山景区为例,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游客问卷与访谈,对景区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岳型景区武夷山旅游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景区的交通及游客登山游览环节;通过景区旅游安全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以得出武夷山景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山体广阔、环境复杂而脆弱,以及游客不安全行为;武夷山旅游安全管理要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实行安全智能化管理,规范景区容量管理,更要做好游客的安全教育与景区管理人员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旅游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众多类型的旅游景区中,地质公园类型的景区大多数地处偏远地区,地质构造相对不稳定,旅游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形成原因也更为复杂。以野三坡景区为例,分析地质公园类型的景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减少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提高景区的形象,同时对其他地质公园类型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访谈法研究明孝陵景区经营问题,通过对景区内参观游览的游客进行随机访谈和参观过明孝陵的游客进行QQ访谈,发现明孝陵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旅游产品体验性较低,景区讲解系统不完善,旅游设施不健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等。根据游客反映的情况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五项改进性措施:运用高科技打造"智慧景区";挖掘明朝文化,增加文化体验性产品;创设特色旅游纪念品;举办节事活动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增加景区内公共休息设施,建设服务一流的旅游信息中心,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微信、QQ等自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宣传变得快速而透明,旅游景区与游客的信息在自媒体时代变得更容易扩散.而景游关系历来是旅游业学者们探讨的社会问题,游客蜂拥而至后时出现的游客破坏景区环境、身后垃圾遍地等不良现象,通过自媒体的宣传变得更加紧迫,日益影响着游客形象与旅游业的形象.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自媒体时代景游关系提升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提出对于改善旅游景区与游客关系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是一个旅游景区的名片,也是旅游景区自身的重要部分之一,这种标识能够更直接、更直观的使游客对于景区有一个认识,也能够有助于游客更有主题、有目的的去完成旅游项目,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由此可见,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本文从介绍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的现状出发,对于国内的一些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做出优化的对策.目的是为了使国内的旅游标识系统的设计规划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实地调查稻城亚丁旅游景区自驾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景区信息互动、交通管理、游客救助及汽车俱乐部、旅行社、旅馆、景区等支撑要素,基于自驾车旅游过程中的行前、行中、景区内、行后反馈四个阶段,创新性地提出了稻城亚丁自驾车服务体系构建的新思路和新框架,以期为政府、旅游企业、自驾车游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琴 《中国轻工教育》2016,(4):27-30,79
通过现场调研广西北海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获取景区双语公示语数据,统计其误译类型,分析旅游公示语双语覆盖率及其英译质量,研究景区公示语英译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入境游客旅游体验造成的影响,为规范和完善北海主要景区公示语英译奠定基础,旨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旅游环境,吸引境外游客,提升其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9.
智慧旅游是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主要举措.以18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建设代表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官方网站旅游动态新闻进行了编码,统计对比分析了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和游客对其服务质量感知现状.研究依据景区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对游客游览景区的作用机理,将智慧旅游建设的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类型划分为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和辅助服务,从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发现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着重复交叉建设、宣传力度不够、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景区作为整个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游客出游的主要刺激因素,也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成分。景区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景区对游客的吸引程度,从而成为影响景区效益的主要因素。文章以青秀山景区为例,通过对游客问卷调查构建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单项指标得分而进行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尤为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青秀山景区旅游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游客对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在餐饮、交通、住宿、游览、娱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实评价,引入游客满意度概念,通过德尔菲法和态度赋值法测算了游客对天池风景区的满意度为"一般"。说明该景区在产品开发层次、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景区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国家5A级景区--常熟尚湖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游客进行旅游购物项目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调查,通过样本T检验发现有7个项目存在显著差异;运用IPA分析法将尚湖旅游购物项目游客感知现状划分为4个区域,发现有7个项目位于高重要性与低满意度区域。针对这一结果,尚湖风景区应该在旅游点空间布置、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加以改善,以提升游客景区购物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凤凰古城为案例研究区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的维度结构及潜在旅游者的感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包括旅游环境、地方特色与自然风光、建筑与古迹、居民友好、历史文化特色、休闲度假等六个维度,潜在旅游者对不同认知成分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具有一致性。其中,潜在旅游者对建筑与古迹、历史文化特色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较高,对旅游环境、居民友好的熟悉度与认同度的感知较低。本文研究成果将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的实证积累并为古城景区旅游形象管理与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其实践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现状显示,在景区开展环境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现状也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发挥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绿色营销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游客视角下旅游景区绿色营销模型的构建,强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调研收集游客需求,建立游客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绿色营销。在营销过程中采用三向沟通的方式,将游客、景区、生态环境反馈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并把这些反馈信息作为下次策略制定、实施的参考。通过如此反复循环的过程,实现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旅游,这使得旅游风景区中的娱乐休闲场所越来越重要。其场所的室内空间设计影响着游客出行的质量。风景区中的建筑类型与室内设计直接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南岳风景区中烟霞茶院室内设计进行研究,其设计理念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概念“old is new”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传统材质烘托茶文化气氛,并与现代材质进行融合,旧物器具的展示勾起人们的情感回忆。总结出南岳风景区茶院的室内设计特征,对茶院进行功能分区,为游客营造舒适的空间氛围,更好的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普者黑旅游景区水环境的影响,发现游客接待量以及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是造成水体TP和TN超标的原因。因此提出合理控制景区旅游人数,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强化科技力量以及建设节水防污型村镇四项措施,以保证普者黑湖水体免受旅游污染,使旅游业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人数的逐年提高,如何对景点和游客进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外游客也由单纯的游玩享乐开始转向对自然与人文知识的获取,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同时,近年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文章主要就是研究通过以网络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教育平台,隐形地帮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便捷地获取丰富的知识资源,引导游客的行为和理念,合理地分配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水体类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以薄山湖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薄山湖风景区为例,建立了水体类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含义和计算公式,在实用上对簿山湖风景区环境容量的计算得出了最适值,并提出了对旅游者数量进行调控的价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