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第一,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这样一句话,当然不可能概括党的新闻事业的全部内容和作用。比如它还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纽带和桥梁,又是在人民中间、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等等。但是,既然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那么  相似文献   

2.
关于党的新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这样一句话,当然不可能概括党的新闻事业的全部内容和作用。比如它还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纽带和桥梁,又是在人民中间、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传递信息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驻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这样一句话,当然不可能概括党的新闻事业的全部内容和作用。比如它还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纽带和桥梁,又是在人民中间、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等等。但是,既然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那么  相似文献   

4.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喉舌论"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的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新闻学说为核心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观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终于,胡耀帮同志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这种对新闻传媒性质的界定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新闻事业除了具有一般的新闻事业的特性外,还有自身的特性。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中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作了以下概括:“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之所以也同时是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同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党的新闻事业的这一特性,集中地体现在党的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中。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不同的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谈到新闻事业的性质问题时,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新闻事业是喉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能忘了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是很光荣的。新闻事业当好党的喉舌并不是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在着重阐述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时谈到,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喉舌,它同其他报纸有许多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也不应当影响它作为党的喉舌的根本性质。那么,中国青年报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我觉得,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青年同为青年服务的关系。我们报纸的任务历来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青年,用体现着共产主义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激励青年,同时,反映广大青年的愿望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概括地说,就是要教育青年,为青年服务。从这样的任务出发,我们曾把“跟中央紧些更紧些,离青年近些更近些”确定为自己的办报方针。我以为,这是符合报纸作为党的喉舌的根本性质的。因为,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党的新闻事业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就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的作用,包含着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需要的作用”。既然我们对报纸任务的规定没有错,那么又为何有时不能很好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这就从大的方面概括了我党新闻事业的内容和作用。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情决定的。晚报同全  相似文献   

10.
三、新闻要改革,喉舌的性质要坚持。目前有一种倾向,一谈新闻改革,就把它同喉舌的性质对立起来,似乎坚持当喉舌,新闻就不能改革,要进行新闻改革,党的新闻事业就不能当党和人民的喉舌。弄清当喉舌同新闻改革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把党的新闻事业比喻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中讲得非常明确:“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每天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同时把群众的呼声反映上来。“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一文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我们党和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党的新闻事业完全能够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徐州日报》是中共徐州市委机关报。作为这个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通讯联络组,自然要把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十年浩劫遗留下的冤假错  相似文献   

12.
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什么,喉舌的性质要不要坚持?这是目前新闻改革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类意见认为,把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比喻为党的、政府的、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恰当的;把喉舌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也是正确的。这种提法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势和长处所在,在新闻改革中应当坚持,至于理解和执行上可以有所改进。另一类意见不同意上述提法,其中有多种原因。主要的一种认为,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喉舌,或耳目喉舌,同新闻媒介、新闻事业的根本属性不相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主张,把人民的各方面的意见和活动,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这两段话,指出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同时为我们指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最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这不但是站得住脚的,而且是不能动摇的。”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主张,把人民的各方面的意见和活动,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当好喉舌并不容易。当前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以为: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突出读者来信,是我们黑龙江日报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83年10月以来,我们不仅把读者来信作为重要的新闻来源,而且把它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经常放在一版头题。把读者来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同消息、通讯等等量齐观,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部是站得住脚的。首先,这是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胡耀邦同志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读者来信在报纸上占据一席要地,正是发挥“人民自己的喉舌”的作用,体现党报的群众办报路线。其次,就新闻的含义来说,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讯息,是人民群众应知、欲知和未知的事实。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读者来信就象回音壁,雷达屏,能把时代脉搏的跳动之声,社会生活的光影,最迅速的反馈回来。另外,从社会效果看,读者来信影响面大,效果显著,解决问题,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新闻形  相似文献   

16.
经过去年的政治风波,我们对少数新闻单位的领导者或主持人,在政治方向上出了问题,在舆论导向上犯了错误,发出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声音的情况,已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来加以解决。现在,还有一种情况,也会使新闻事业的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性质发生蜕变,这就是一些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把新闻商品化。新闻事业既然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就决定了它宣传什么,不宣传什么是受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制约和支配的。而搞有偿新闻,登新闻要收钱,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当成商品出卖,这就使宣传报道受金钱的制约和支配。这样,在选择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闻记者是一个特殊职业,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日喉舌,新闻事业承担着传递信息、传达政令、引导舆论、舆论监督、服务受众的使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地位。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神圣性,也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在着重阐述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时谈到,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喉舌,它同其他报纸有许多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也不应当影响它作为党的喉舌的根本性质。那么,中国青年报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我觉  相似文献   

19.
在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中,怎样搞好通联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这是当前新闻战线应当认真研究、探索的新课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门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联工作从来就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们党自从有了报纸,就有了通讯员,有了通联工作。党报的通联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前,新闻改革朝着如何当好党的喉舌、当好人民的喉舌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通联工作的重要作用就进一步显示出来。所谓喉舌作用,就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包含着从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主要讲讲党报、党的新闻事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办好党报。我以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一个记者的角度,来谈谈思考和体会。一、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它是党联系群众和群众保持血肉关系的纽带、桥梁和媒介党报和党的新闻事业办得好不好,与群众关系密切不密切,直接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可以检验我们党和群众的关系,所以我们的责任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