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最早实施中小学"放学后计划"的国家之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美国中小学"放学后计划"能解决放学后的难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对美国"放学后计划"实施策略与成效的梳理,审视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现状,从多个方面探究其对提升我国当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水平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面对双职工家庭数量增加、“少子化”现象加剧、儿童放学后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国际学业测评结果不理想等问题,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逐步推进课后服务。日本小学课后服务历经三个阶段:法制化阶段,将课后服务纳入基本法律体系,并逐渐形成课后服务福利事业;普及化阶段,一体化推进课后服务面向所有适龄儿童;“五年计划”阶段,将小学课后服务建设成为与正式教育平行共生的普及化教育事业,实现常态化。通过对日本“放学后儿童俱乐部”和“放学后儿童教室”两大类项目课后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日本课后服务趋于稳定和完备,在多元化和一体化之间实现稳态发展,体现出支援制度依法健全化、联合“家校社”一体化、双重评价机制走向可持续化、师资专业且多样的课后服务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课后服务作为长期实施的教育措施,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但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和挑战。以美国课后联盟多年的调查报告为数据,总结美国课后服务在满意度、内容形式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实施成效,并客观呈现其在未满足率、不公平现象和成本费用等方面的运行阻碍。通过总结成效和剖析问题,为我国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从而实现我国课后服务的长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韩国放学后学校的运营模式迄今已基本趋于成熟和稳定,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对优化我国学校课后服务的师资状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韩国放学后学校发展初期也曾深陷师资实践困境,遭遇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聘任和管理及评价制度不完善、缺乏师资激励与支持方案、区域或校际间师资水平差异巨大等问题。为此,韩国教育部门以“放学后学校委托讲师支援项目”为基础和核心,着力建构专职化、科学化、主动化、均衡化的放学后学校师资建设机制,具体包含:提高放学后学校专岗讲师比例、加强放学后学校讲师的遴选与高质量发展、建立放学后学校讲师激励与支持机制、强化区域或校际间放学后学校讲师的交流与共享等举措。韩国放学后学校的师资建设机制为我国课后服务的师资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如推行学校课后服务专岗教师制,激活社区、高校、公益组织、家庭等民间师资力量,开发学校课后服务教师研修课程,实行区域内学校课后服务教师共享制等。  相似文献   

5.
"课后服务"是帮助中小学校解决"三点半难题"、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明确课后服务的性质定位,建立健全课后服务配套制度,为课后服务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治能力,为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奠定基础;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为课后服务提供多样服务形式与内容;家长要给予理解与支持,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助力课后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发展与完善,也对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美国课后服务发展较早,其在课后服务教师的多元结构、专业培训、激励措施、工具性资源、职业要求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并且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支持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地方对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与保障;加强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属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涉及政府管理权、学校办学自主权、家长监护权、教师休息权等的交叉与嵌套。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修订自身边界,发挥主导而非主体作用,使市场与政府提供的学生课后服务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平衡与活力。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要责任主体,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但也要科学界定学校的课后服务责任限度,促使其积极履行与教育、管理职责相对应的安全保护职责的同时,避免因过于强调安全责任而弱化课后服务的教育功能。此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中教师的休息权、获得合理报酬权、家长的选择权等也应得到保障和尊重。  相似文献   

8.
美国“放学后计划”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成为校内外协同推进的课后服务系统。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样化人员结构、多主体信息互通和多机构协同评估运行质量的实施策略,保证了“放学后计划”为儿童提供优质的课后教育,体现了“放学后计划”凭借立法引领发展、强调协作提供资源、重视评估改进质量的特征。美国“放学后计划”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措施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保持儿童身体健康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在持续性发展中面临需求量大、资金不足、师资水平参差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市小学"课后托管"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主要受益群体支持和需要"课后托管",家长倾向"课后托管"中的素质培养服务,家长和社区群体对于"校内托管"有很高的认同度,政府对"课后托管"的财政支持不足,教师和校长群体对"课后托管"的思想认识仍未到位。为推进小学"课后托管",政府应确定"课后托管"为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范畴,明确"课后托管"服务的教育功能定位,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多元托管服务体系,构建政府家庭合理共担的"课后托管"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课后托管"工作的规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课后服务是支持“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课后服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变革来满足课后服务中的多方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高质量课后服务平台构建框架,平台包含教育局端、学校端、教师端、家长端和机构端五个端口,旨在促进多元主体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平台还可以与其他开放平台联通,促进课后服务的开放式发展。在平台的支持下,课后服务将展现出新的样态,包括“五育”并举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师课堂”模式的构建。高质量课后服务方案已应用于全国20余个省份的数十个教育局及中小学校,取得了良好效果。事实证明,高质量课后服务方案的应用可以构建课后服务的新生态、提升各方工作及交流效率、助力智能化教育治理,全面促进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有力举措.课后服务工作若真正做到高质量开展,促进学生多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就必须通过深入打造"走班制"课后服务校本化课程体系来实现,为学生自主学习、快乐阅读、发展爱好、发挥特长提供资源支撑与校内保障.  相似文献   

12.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作为转变学校育人方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力举措,其质量提升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劳动教育与课后服务在目标追求、内容形式等方面相契合,将课后服务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有利于优化课后服务的育人目标、丰富课后服务的活动内容、拓宽课后服务的实践场域。基于此,通过改进课后服务目标及评价标准、挖掘课后服务的时空资源、统整课后服务的活动内容、转变课后服务的活动形式等实践策略使劳动教育赋能课后服务成为现实,从而构建高质量课后服务实践体系,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的“下午三点半”问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保障儿童的安全,加州的“放学后计划”内容完备,包括学业辅导、STEM学科知识、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健康知识等主要活动内容。为了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联邦和加州政府通过立法以确保“放学后计划”的经费来源、加州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官方与民间组织通力协作以确保人力资源、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管以保障教育质量。加州的“放学后计划”兼具公平性及人本性,既覆盖了处境差异化的学生家庭,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加州“放学后计划”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国K-12阶段课后服务的三种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从实施主体、主要特色、工作人员、主要目标、经费来源、实施作用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课后服务供给单位主体多元化、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化、评估监管常态化、标准化等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关键,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集体行动,多元协同。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应遵循多元利益主体需求协同、多元行动主体利益关联、多元供给主体外部保障的行动逻辑。然而,目前课后服务行动目标离散、协同动力不足、合作生态文化缺失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多元供给主体的协同行动,弱化了合作育人效力。树立集体行动愿景、建立协调机制以及强化制度保障是走出课后服务多元现实困境的关键出口,最终形成高效的课后服务多元协同供给局面,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儿童放学后时间应如何利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困境。因此,本文对美国"放学后计划"的实施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减轻危险事件发生,增强学校、社区及家庭间的合作,为未来生活、升学及工作做准备等方面获得一定成效。美国"放学后计划"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开展放学后活动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是国家和整个社会共同的目标,调查显示,当前乡村小学生在“双减”之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很轻,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时间很多但都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双减”之后课后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师生满意度不高。明晰了不同区域和年级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实现按需减负增效,统筹规划课后活动,提出智能时代适恰乡村课后服务发展的“UGSC”(大学、政府、乡村小学、企业)模式,以高质量课后服务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乡村小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对不少学校来说,课后服务是个新生事物,要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更是新的挑战.针对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本文基于学校是课后服务实施主渠道的角度,提出学校眼睛向内、挖掘潜力,依靠自身优势,有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可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文登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8):64-70,112
课后服务循证评估的兴起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与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实施过程高度结构化,包括确定目标、明晰问题、选择评估方法、执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等五个步骤,拥有"课后服务项目效果数据库"等资源平台.美国课后服务循证评估历经多年发展,发现课后服务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加学校出勤率、改善课堂参与度、降低问题行为、提升社会情感学习技能以及促进营养与健康.当前,课后服务循证评估研究还存在着组间变量容易混淆、组内难以保证同质性等问题,未来将继续以追求"最有效的课后服务"为目标,以"遵循最佳研究"为手段,促进课后服务内容的"精细化"、形式的"项目化"与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需求增大,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后服务领域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如何结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目前各地的课后服务是以家长自愿承担费用为主,财政适当补助.在"十四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政府对义务教育兜底的范围可适当延伸,将普惠性延时服务逐渐纳入地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