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使用跨行为撤回实验设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在培智学校自然教学情境下对一名智障儿童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积极干预.研究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被试课堂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并实施以积极行为支持导向的干预.视觉分析、简化时间序列的C统计与社会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前事控制、后果控制等干预策略在改善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本研究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智障儿童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课堂中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现象的发生,验证该方法对干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者对智障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功能。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向行为支持计划,并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示,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处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智障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认知发展障碍,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滞后的矛盾,使得他们很难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场所表达性需求,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性教育迫在眉睫.文章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单一被试法,通过比较干预期与撤销实验处理后基线期的数据,探讨智障儿童性表达失当行为的有效干预技术、方法和策略.结果表明,该生的性表达失当行为干预期与基线期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恰当的干预可有效地规范智障儿童性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既会影响儿童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进行教育?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将为教师、家长正确对待儿童“攻击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也被称为侵犯性行为。根据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无意性、表现性、工具性和敌意性这四种类型。学前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来自个人的生理学因素和理解歪曲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度程度和强化方式以及社会影响等。有效解决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教给儿童正确解决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模仿榜样,强化儿童亲近社会的行为以及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观看动画片内容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攻击性行为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而这一时期的少年,思想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稍有不慎,也许就会走上歪路。因此,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老师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品行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见儿童攻击行为主要是欺负行为,主要包括:身体动作上的攻击,口头言语上的攻击,借助第三者实施的攻击等。这些行为有些还没有形成为固习,但它不利于儿童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大多数的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少不良心理行为,如轻率、焦躁、多动症、强迫症、神经过敏、任性、攻击行为等,其中攻击性问题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比例高达71.6%。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儿童在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对三名个案的观察研究,从冷处理、情绪转移、适当惩罚、情感体验、情绪宣泄、集体力量、成功体验、家校合作八个方面,阐述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形成原因很多,既有生物因素,饮食因素,又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影响,预防、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了解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对我们开展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对于被攻击者和攻击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伤害.功能性行为评估分为收集信息、建立假设、验证假设三个基本步骤,这一评估理论强调通过了解问题行为的前提和结果,推测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策略,有效消除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2.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婴儿期是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时期,婴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受到身心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婴儿的攻击性行为,通过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赏和关注、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情感宣泄、加强语言运用等方法引导成长中的儿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柳鹃 《云南教育》2004,(19):22-23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使他人受到伤害的问题行为,它影响着智力落后儿童安置方式的选择、教育及职业计划的制定和社会接纳程度.文章从智力落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率及特征、影响因素和评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为更有效地实施治疗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伤性行为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问题行为,它会给个体带来直接的身体伤害。在自闭症儿童中,有自伤性行为的个体不在少数。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填写行为动机量表,详细分析了自伤性行为的功能及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并依据注意力转移策略设计了替代行为,减少其自伤行为发生的频率。该儿童的行为变化验证了干预及替代行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提供了一种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了解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学校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对我们开展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现己引起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解释也众说纷坛。人们从伤害意图、社会判断、工具性侵犯、故意性侵犯等不同角度来研究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本人比较赞同把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儿童言语功能和思维等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而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不同的儿童,或者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攻击性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儿童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旨在引起家庭、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在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国内外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关研究,对塑造儿童良好行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处理方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性行为是以语言或行为对他人或物进行侵害 ,如踢、咬、揪、扯、骂、夺等。攻击性行为不仅包括可见的带攻击性的行为 ,而且包括隐形的攻击的意图。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彪勒、格林等的研究表明 ,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霍姆伯格发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之间的冲突行为呈下降趋势。一些研究人员以言语侵犯和身体侵犯为区分标准研究了儿童侵犯形式的发展变化 ,结果发现 ,儿童在 2 - 4岁间 ,侵犯形式发展的总的倾向是 :身体倾犯逐渐减少 ,言语倾犯相对增多 ,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